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交大一附院“演員”出場了啦!

本報訊交大一附院成功進行2017年醫師資格考試(臨床類別)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考試

6月2~4日, 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進行2017年醫師資格考試(臨床類別)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考試。

為提高醫學人才培養和准入品質,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醫考中心”)於2015年開始此項考試,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資料和經驗。 為進一步完善考試方案, 積累經驗, 2017年繼續開展此項實證研究工作。

據西安交大一附院臨床技能實驗中心常務副主任、柏宏亮教授介紹, 現行的實證研究採用的OSCE(即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是國外醫學教育中一種成熟的臨床技能考試模式, 其優勢在於可根據考試目的設立相應數目和內容的考站, 在模擬臨床環境中, 利用SP(Standardized Patients, 標準化病人)或醫學模型測試考生臨床實際操作能力, 具有客觀性強、一致性好的特點。 因此, 已被國內很多醫學院校所採納。

本次考試分為病史採集、體格檢查、基本操作三部分共6站, 每站時間10分鐘, 每輪考核6名學生, 共用時70分鐘。 其中的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考站由SP參與。 SP是指那些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後, 能準確表現病人的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病人。 據柏主任介紹,

目前西安交大一附院有19名非醫學背景的志願者擔任SP, 經過兩年的不斷培訓和實踐, 他們已經能夠很好地發揮扮演病人、參與評分與評價回饋三大功能。 多次參與醫學生的OSCE考試及臨床教學工作, 得到了醫學生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參與本次考試的SP首先面對考生扮演“病人”,

敘述病史, 配合考生完成病史採集的工作, 然後SP從病人的視角, 對考生在交流溝通與人文關懷兩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分, 並與醫生來源的專業考官所作的專業評分一道, 對考生進行全面的評價。

柏主任介紹, 為了更好勝任SP工作, 這十幾名志願者平時都是放棄自己正常休息時間參與培訓和考試。 考前除了熟悉腳本, 還要為相同考站、相同“病人”的一致性表現不斷推敲、商討。 在此次分階段考試中, 每站10分鐘一個考生, 半天需要扮演24次相同的“病人”, 連續工作約五個小時。 如果在上、下午連續扮演兩個不同的“病人”, 則要持續十小時高強度敘述病情。 這是對SP的意志、體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因此,

我常常被她(他)們的愛心和付出所感到。 ”柏主任由衷的感慨到。

西安交大一附院是委屬委管的三級甲等教學醫院, 作為西北區域的醫療中心同時還承擔著醫學教學工作。 為了不斷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 發揮標準化病人在現代醫學人文教育中作用, 他們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 不斷擴大SP在醫學教育和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推動臨床教學不斷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