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你就給我這麼點薪水,還好意思叫我加班?

‘70後’是加班狂, ‘80後’拒絕加班, ‘90後’拒絕上班;

‘70後’吃飯願坐在老闆身邊, ‘80後’不願坐老闆身邊, ‘90後’認為自己是老闆

這些描述可能大家都聽過,

實際上有主管訴苦, 不知道該如何回覆來自一位90後的e-mail。

主管要求:在明天上午之前提供PPT

下屬則回覆:你就給我這麼點薪水, 還好意思叫我加班?

90後當中也有相當優秀, 自動自發的員工。 這些“代溝”主要的原因來自對彼此的不瞭解。 主管不瞭解90後, 90後也不瞭解80後之前的世代, 但這個困難我們必須解決, 因為我們企業需要不斷地注入這些90後、95後甚至於00後的新血液, 才可以永續經營。

根據青年報(Youthology)的分析, 迄今為止,所有關於 90 後的討論,都毫無例外的聚焦在一個詞“自我”。 這是中國歷史上自我意識和感知最為強烈的一群年輕人。 只有這群人,才會全面拒絕各種集體標籤和比較乾淨地用一句“我就是我”來開啟和結束對話。 而外界關於 90 後這樣全新自我的看法也判若雲泥。

腦殘,不靠譜,自私,拜金,實用主義,享樂主義,性開放。 或是多元,行動力強,善良,有創造力,理性。 其實,這仍然像極了當年外界對 80 後的評價。 當年的 80 後的“小皇帝”,對於主流社會,也是極為“自我” 的另外一種人。

在同樣的年齡階段, 90 後擁有比 80 後更為強烈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我實現的使命感。 他們深刻地感知了風險, 以至於在沒有進入社會之前就已經全面轉向[以當下而不是未來為基礎], 圍繞日常生活構建和守護個體小世界。 他們嚮往能夠[以品質生活定義安全感、以興趣界定自我的深度]以獨而不孤界定個體歸屬, 以善良微光影響社會。 這種來自 90 後年輕個體對自我日常生活世界建立和守護的全面訴求,標誌著中國社會的個體化進程到了新的階段。

所以剛剛提到的“這麼點薪水好意思叫我加班?”是對品質生活, 也就是安全感上的追求。 興趣界定自我深度則是對於“可以做想做的事情”的渴望。 其實, 大部分人, 不管是70後或80後或是90後, 都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 越年輕越容易受環境影響。 換句話說, 企業可以透過給予更強的使命感與賦權, 讓90後感到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而因此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但前提在於有一個清晰強烈的企業文化, 就像是airbnb的HR在看人才的時候, 會有兩批人來面試。 一批人只看能力, 另一批人只看人才是否符合公司的文化。 即使能力非常強, 只要不符合企業文化的人才一律不錄取。

唯有堅守公司的文化, 員工才可以盡心盡力, 就像是微軟CEO的納德拉所說的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