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安丘好媳婦30年傾情照料癱瘓婆婆 孝心構築溫馨家庭

齊魯網濰坊3月21日訊(安丘台 潘鳳)在安丘市石堆鎮梯門村, 有一位上孝敬婆婆, 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婦, 多年以來, 她用孝心構築起一個溫馨美滿的家的港灣, 她的事蹟在周邊村廣為傳頌, 她就是游玉英。

游玉英日復一日的精心照顧、護理癱瘓在床的婆婆, 這一照顧就是三十年, 老人現在已是90歲高齡, 在她的悉心照顧下老人已能下地簡單走動, 雖然肢體不那麼靈活, 但老人心滿意足, 用老人自己的話說:“沒有玉英, 就沒有我的今天。 ”

1958年, 游玉英出生于景芝鎮游家莊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家裡除了還有兩個姐姐,

游玉英雖然文化水準不高, 但在父母的教育薰陶下, 她自幼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 1982年年底, 游玉英結婚, 婚後不久她便有了身孕, 全家人沉浸在喜悅中。 一天, 游玉英在家做好了飯菜等外出的丈夫歸來, 然而丈夫沒回來, 等來的卻是丈夫因車禍身亡的噩耗。 痛不欲生的游玉英在家人的勸說下, 於1983年嫁入梯門村與韓德忠結為夫妻。 雖然她年長丈夫5歲, 但婚後, 夫妻恩愛, 相敬如賓。 婆婆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淳樸熱情。 跟婆婆相處一段時間以後, 婆婆見人就誇游玉英是個聰明智慧的好媳婦。 生活雖不是很富裕, 但一家上下其樂融融, 婆媳關係處得也非常融洽。

天有不測風雲。 游玉英婚後第4年, 婆婆突發腦溢血,

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靂。 當時游玉英的大兒子只有4歲, 二兒子2歲, 女兒1歲。 外表柔弱的游玉英, 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困難打倒, 卻堅強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婆婆當時在市區醫院住院, 還要照顧年幼的三個孩子, 她就每天家裡、醫院兩頭跑。 每天一早, 她先做好飯給婆婆送去, 喂婆婆吃下, 然後給婆婆洗洗涮涮, 一閑下來再給婆婆按摩。 由於孩子小沒人照看, 她就把孩子帶到醫院, 邊照顧婆婆邊照看孩子。 婆婆出院時, 整個人瘦到了九十斤。 雖然辛苦忙碌, 游玉英卻從不在婆婆面前抱怨, 反而經常鼓勵、寬慰婆婆。 同病房的人看到忙前忙後的游玉英, 都對這個兒媳婦嘖嘖稱讚。 婆婆也說:“她比我親閨女還要親呢。 ”

婆婆出院後, 游玉英每天按時給婆婆煎藥、翻身、泡腳、按摩、做康復訓練,

為了能讓婆婆吃上一口熱乎飯, 她總是先喂婆婆吃飽, 然後再喂孩子, 等自己吃的時候飯菜都已經涼了。 因為家裡還種著地, 游玉英的丈夫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地裡, 家裡的大小事情就全落在游玉英一個人身上。 在游玉英的悉心照料下, 婆婆終於能自理了, 婆婆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每次一提到自己的兒媳婦, 老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照顧婆婆這麼多年, 游玉英沒有一句怨言, 面對別人的稱讚, 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的責任, 婆婆這些年也不容易, 公公去世的時候丈夫才3歲, 小叔子只有14個月, 她一個女人拉扯大九個孩子不容易, 我要讓她安享晚年。

”一大家子在這個有愛心、明事理的兒媳的經營下井井有條、幸福溫馨。

人常說好事多磨, 可現在的游玉英是好人遇事多。 2012年不幸又降臨到這個善良的女人身上。 游玉英突發腦溢血住院了。 躺在醫院的病床動彈不了, 游玉英心裡又急又氣, 著急的是婆婆在家無人照料, 生氣自己怎麼會得這個病。 為了爭取早日康復, 游玉英忍著疼痛讓兒子扶她下床, 圍著病床一小步一小步的轉。 功夫不負有心人, 沒過幾天, 她就能扶著牆在醫院走廊裡轉, 連主治醫生都說:“沒想到能恢復得這麼快”。 現在, 游玉英雖沒有了得病前的利索勁兒, 但她依然給婆婆洗臉、梳頭、做飯, 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照顧老人。 “雖然幹不了重活, 但能伺候婆婆吃上熱乎飯也很知足了,

我希望老人過好每一天。 ”游玉英說。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媳婦, 游玉英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 她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 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裡, 抒寫著“孝”的樸實無華。 在今年全鎮“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活動中, 游玉英和婆婆倆人被評選為石堆好媳婦好婆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