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你知道甘肅敦煌莫高窟,還有一個低調的“百里石窟群”

一提起甘肅, 大家就知道甘肅佔有四大石窟中的兩大石窟敦煌莫高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 卻不知在陝甘交界的平涼市涇川縣還有一個“百里石窟群”, 低調存在於涇河兩岸山崖, G22青蘭高速兩旁。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在涇川縣G22青蘭高速兩旁的山崖間隨處可見不規則, 高低不同的石窟。

鑿掘在山崖之間, 有些只是模糊不清的雕像, 自然和人為的破壞, 讓石窟殘缺不全, 但石窟裡面還是殘存許多精美的壁畫雕塑。

這裡是甘肅省的東大門, 銜接陝甘兩省的紐帶。

這裡也是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地域, 渭河最大的支流涇河流域。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涇川縣, 屬甘肅省平涼市, 古稱涇州。 居絲綢古道要衝, 為華夏文明腹地, 自古以來是西出長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鎮。

涇川縣距離省會蘭州400公里, 距離西安市250公里。

這裡是中國古文明農耕文化的發源地, 也是東西文化的陸上樞紐。 從伏羲女媧到秦漢唐宋, 這條古絲綢之路上商賈來往, 軍隊馳騁。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涇川境內文化遺產豐富,

以西王母文化和佛教文化最富盛名,

特別是以南石窟寺和王母宮石窟為代表的

百里石窟長廊世所罕見,

石窟內殘存許多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這些石窟群主要鑿刻於北魏至北宋年代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當時的涇川是長安踏往西域的第一重鎮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從平涼涇川到崇信百里內

的涇河兩岸,蒼山岩壁上

殘存著無數精美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洞裡留下的不文明遊客隨意的刻畫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崖上石窟內殘缺的佛像

好像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石窟內精美的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精美的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精美的壁畫和雕塑。

古道兩邊山崖當年鑿刻的石窟,壁畫彩繪敘述了當年的情景,商賈馬隊駝隊,在駝鈴和馬的嘶鳴聲中往來于長安和西域。

————涇川西王母宮————

西王母宮位於中國絲綢古道甘肅涇川縣城以西1華里處,涇汭二河交匯的回山之上,回山又稱王母宮山,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古籍載,“回”者,西王母俗名,如是,回山者乃西王母之山。周穆王來回山拜謁西王母時,手植古槐一棵,名“降真樹”,並題“西王母之山”。

回山,猶如一座美麗的金字塔,側看則顯西方白虎之相,神奇之中,象徵著古西部先民對虎的圖騰崇拜,與華夏民族崇拜龍的圖騰一樣,遙相對應。回山背依天池,面臨高峰、誇父峰,左帶涇水,右繞汭河,環抱瑤池,兩河交匯於其下,山環水繞,古蒼翠青,交相輝映,又如蒼龍飲水,地理文脈堪絕。

————涇川大雲寺————

涇川大雲寺和西王母宮都是國家4A級景區,沿312國道分為王母宮、大雲寺兩個景區。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據碑刻史料和文物古跡考證,王母宮始建于漢武帝元封元年,後經宋初、明嘉靖年間兩次重修,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廟,清代毀於兵燹,改革開放後臺灣信眾捐資重建。位於涇河對岸的大雲寺,歷史上是武則天敕令珍藏《大雲經》的皇家寺院,由隋代大興國寺改建而成。

涇川大雲寺1964年因發掘出盛裝14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金棺、銀槨等而轟動海內外,被稱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69年大雲寺遺址範圍內發現北周寶寧寺地宮,再次出土石函、二重鎏金銅函、琉璃瓶供養佛舍利32粒。2012年12月,大雲寺遺址內先後兩次發現大量窖藏佛像。2013年1月又在佛像窖藏旁發現宋代龍興寺地宮1處,第三次出土琉璃瓶盛裝佛舍利2000餘粒,被認為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大考古發現”。2013年6月19日(農曆五月十二),舉辦了大雲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會,實現了大雲寺對外開放。

在涇川除了看石窟,拜佛寺院,還可以去泡涇川溫泉,參觀完顏部落民俗村遺址,吃當地特產罐罐饃。

從平涼涇川到崇信百里內

的涇河兩岸,蒼山岩壁上

殘存著無數精美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石窟內殘存的精美壁畫和雕塑。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洞裡留下的不文明遊客隨意的刻畫

以上圖片 by 大唐行者

崖上石窟內殘缺的佛像

好像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石窟內精美的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精美的壁畫和雕塑。

石窟內精美的壁畫和雕塑。

古道兩邊山崖當年鑿刻的石窟,壁畫彩繪敘述了當年的情景,商賈馬隊駝隊,在駝鈴和馬的嘶鳴聲中往來于長安和西域。

————涇川西王母宮————

西王母宮位於中國絲綢古道甘肅涇川縣城以西1華里處,涇汭二河交匯的回山之上,回山又稱王母宮山,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古籍載,“回”者,西王母俗名,如是,回山者乃西王母之山。周穆王來回山拜謁西王母時,手植古槐一棵,名“降真樹”,並題“西王母之山”。

回山,猶如一座美麗的金字塔,側看則顯西方白虎之相,神奇之中,象徵著古西部先民對虎的圖騰崇拜,與華夏民族崇拜龍的圖騰一樣,遙相對應。回山背依天池,面臨高峰、誇父峰,左帶涇水,右繞汭河,環抱瑤池,兩河交匯於其下,山環水繞,古蒼翠青,交相輝映,又如蒼龍飲水,地理文脈堪絕。

————涇川大雲寺————

涇川大雲寺和西王母宮都是國家4A級景區,沿312國道分為王母宮、大雲寺兩個景區。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據碑刻史料和文物古跡考證,王母宮始建于漢武帝元封元年,後經宋初、明嘉靖年間兩次重修,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廟,清代毀於兵燹,改革開放後臺灣信眾捐資重建。位於涇河對岸的大雲寺,歷史上是武則天敕令珍藏《大雲經》的皇家寺院,由隋代大興國寺改建而成。

涇川大雲寺1964年因發掘出盛裝14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金棺、銀槨等而轟動海內外,被稱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69年大雲寺遺址範圍內發現北周寶寧寺地宮,再次出土石函、二重鎏金銅函、琉璃瓶供養佛舍利32粒。2012年12月,大雲寺遺址內先後兩次發現大量窖藏佛像。2013年1月又在佛像窖藏旁發現宋代龍興寺地宮1處,第三次出土琉璃瓶盛裝佛舍利2000餘粒,被認為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大考古發現”。2013年6月19日(農曆五月十二),舉辦了大雲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會,實現了大雲寺對外開放。

在涇川除了看石窟,拜佛寺院,還可以去泡涇川溫泉,參觀完顏部落民俗村遺址,吃當地特產罐罐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