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麥收手動模式,一粒麥子從農田到倉庫要經過多少步驟?|豫記

河南是全國小麥第一生產大省, 2017年, 河南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8200萬畝。 河南產麥, 河南人對面也有特殊的感情。 三頓不吃麵食, 百爪撓心。

但是, 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今天, 很多城市裡長大的娃娃根本不知道麵粉是怎麼來的, 更別提麥收是什麼了。

豫記的小夥伴們整理了麥收的步驟, 希望喚起諸君的記憶, 也希望沒有收過麥的人, 瞭解農人的辛苦, 珍惜盤中餐。

豫記 | 文

►造場

“造場”簡單而言就是創造一個場地, 是麥收的第一步, 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因為接下來麥收的大部分工作都要在造的這個“場”裡進行。

這個場地一般會在麥田就近而造。 田地土壤鬆軟, 而“造場”則是讓土地瓷實起來。

先用耙子將場地的土塊給篩檢出來, 然後用牲口拉著石滾碾平,

潑水滲透土地, 再撒上一層麥糠。 然後, 再用石滾碾, 知道土地夯實, 不再有一絲浮土。

一般而言, 若是地方大, 造的場會鄰里幾家公用;若是造的場小, 則是自家用自家造。

►割麥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割麥先磨刀。

割麥時節, 天氣炎熱。

農人大多起早貪黑, 趁著早起日頭不毒, 抓緊時間多幹些。 割麥真是個體力活, 麥子低矮, 人們收割時, 便得一直彎腰。 體力好的老手, 都是割了一程地才會直起腰歇一歇。

“五黃六月爭回耬。 ”農民不誤農時, 邊收邊種, 力爭全年好收成。 (1985年) 張培林作品

割麥是和老天爺搶時間, 過了時節雨來了, 多半年的辛苦就白搭了。 也有放了“麥忙假”的孩子, 在麥茬地裡撿麥穗。

►攤場

攤場, 即在糙好的場地上鋪曬莊稼。

攤場也是個技術活, 割好的麥子用架子車拉來, 要一挑一挑地取下攤開——這裡要用到農具“叉”, 三齒的, 結實好用。

青壯年勞力負責把成捆的、不成捆的帶著長長秸稈的麥子平鋪到場上,厚薄均勻。麥場一般要攤成圓形,便於碾場時牲畜或機械的運作。

►碾場

如果用牲畜碾場,平原多用老牛,長輩會給牛嘴罩上竹籠,牛身套上石滾,牽著牛在麥場一圈圈打轉;條件好點的農戶會用上拖拉機,後邊拉一石滾或鐵疙瘩“嘟嘟嘟”轉上半個小時,一塊攤好的麥場就差不多碾成了。

手扶式拖拉機拖滾打場(1984年) 張培林作品

當然這其中會有“翻場”環節,為保證下層的麥子也能被碾到,當老牛或機器轉到其他地方時,農人眼明手快,用叉挑起上層秸稈,把下面還帶麥穗的翻上來,石滾再經過時便可碾到。

碾場軌跡也一直變動,後來基本是在半個圓裡轉橢圓,這樣中間的麥子就不會被遺漏啦。

►揚場

這是穀物過濾的環節,過去沒有機器,只能靠風和人。

脊樑·汗水·豐收糧(1983年) 張培林作品

一個人用木鍁、鐵鍁等工具把穀物揚起,劃出一道抛物線,風就把糠啊、灰塵啊什麼的吹走了,落下來的顆粒就是麥粒;還得一個人站在揚場人的下風處,用掃帚在落下的麥粒上捋兩下,掃掉沒有被風吹走的雜質,這樣一來,揚出的麥粒才基本乾淨。

除了人的技術,關鍵是風。條件好的,用三輪發電的大電扇造風,人就可以不用等。條件差的,就得靠老天爺送風,一個字“等”,人需要在場上守著,不放過每一個風來的時候。

►堆麥秸垛

整完了麥粒剩下的麥稈也要妥善處理。麥稈可以當燃料,做飯使,也可給老牛當食材。所以就要堆成垛狀(一般為弧形頂的圓柱體),存起來慢慢用。

這可是個苦差事,麥收最怕下雨,幹活兒必須速度,前邊兒的工序一結束這堆垛就得趕著來,不能等,再累也得扛著。有時候,為了防雨會在垛上蒙一層塑膠薄膜。

►曬麥

麥子揚淨了,但最少要在場上暴曬一天。曬麥的地點有很多,但凡像樣點的馬路都是曬麥的好地方。

不畏酷暑,翻曬新糧(1984年) 張培林作品

太陽晴好,全家一起動手,把堆成小山一樣的麥子用刮板刮、用簸箕推,在場地上把麥子盡可能攤薄,這是曬麥子。

頭頂烈日,豐收場上打麥忙(1985年) 張培林作品

在四十來度高溫下暴曬一整天的麥子,放到嘴裡一咬,嘎嘣有聲,就是真正幹透了。咬麥子的角色往往是家裡的男人來扮演。

►灌麥、入倉

麥子曬了一天,灌麥也要抓緊動作。下午四點多,大人們就來灌麥了,太晚了不行,曬乾了的麥粒會返潮,收糧的不要。

灌麥的同時,還要用紗布包著麥藥,一併放在麥囤裡。畢竟老鼠不會放過新曬的麥子。

打麥場上(1981年) 張培林作品

一會兒功夫,撐起了一個個癟著的布口袋,然後裝車進家。家家戶戶的房子裡都囤有一個大大的糧囤,麥子入囤,一家人一年的吃食和花銷便有了保障。

►交公糧

大概從戰國時期開始,農民還是“交糧”,到了漢代,糧食成了農民的主要稅負。糧站的檢察員會仔細檢查麥子是否完全曬乾,十分嚴格。

黃泛區,國家的大糧倉(1983年) 張培林作品

趕著架子車去交公糧(1987年) 張培林作品

一直到2006年,國家全面取消了農業稅,農民排隊交糧的場景才成了歷史。

麥子入了囤,麥秸垛成了垛,交了公糧,整個麥收就算結束了。這七八天的時間,通常是農家人最重要的一季農事,麥收活兒急,加上超常的體力勞作,就連一日三餐都失了常,大人孩子,幾乎人人累得脫了一層皮。

白居易的《觀刈麥》在麥收時節是農家人辛勞的最好詮釋。

(除備註外,其他圖片來自網路)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結實好用。

青壯年勞力負責把成捆的、不成捆的帶著長長秸稈的麥子平鋪到場上,厚薄均勻。麥場一般要攤成圓形,便於碾場時牲畜或機械的運作。

►碾場

如果用牲畜碾場,平原多用老牛,長輩會給牛嘴罩上竹籠,牛身套上石滾,牽著牛在麥場一圈圈打轉;條件好點的農戶會用上拖拉機,後邊拉一石滾或鐵疙瘩“嘟嘟嘟”轉上半個小時,一塊攤好的麥場就差不多碾成了。

手扶式拖拉機拖滾打場(1984年) 張培林作品

當然這其中會有“翻場”環節,為保證下層的麥子也能被碾到,當老牛或機器轉到其他地方時,農人眼明手快,用叉挑起上層秸稈,把下面還帶麥穗的翻上來,石滾再經過時便可碾到。

碾場軌跡也一直變動,後來基本是在半個圓裡轉橢圓,這樣中間的麥子就不會被遺漏啦。

►揚場

這是穀物過濾的環節,過去沒有機器,只能靠風和人。

脊樑·汗水·豐收糧(1983年) 張培林作品

一個人用木鍁、鐵鍁等工具把穀物揚起,劃出一道抛物線,風就把糠啊、灰塵啊什麼的吹走了,落下來的顆粒就是麥粒;還得一個人站在揚場人的下風處,用掃帚在落下的麥粒上捋兩下,掃掉沒有被風吹走的雜質,這樣一來,揚出的麥粒才基本乾淨。

除了人的技術,關鍵是風。條件好的,用三輪發電的大電扇造風,人就可以不用等。條件差的,就得靠老天爺送風,一個字“等”,人需要在場上守著,不放過每一個風來的時候。

►堆麥秸垛

整完了麥粒剩下的麥稈也要妥善處理。麥稈可以當燃料,做飯使,也可給老牛當食材。所以就要堆成垛狀(一般為弧形頂的圓柱體),存起來慢慢用。

這可是個苦差事,麥收最怕下雨,幹活兒必須速度,前邊兒的工序一結束這堆垛就得趕著來,不能等,再累也得扛著。有時候,為了防雨會在垛上蒙一層塑膠薄膜。

►曬麥

麥子揚淨了,但最少要在場上暴曬一天。曬麥的地點有很多,但凡像樣點的馬路都是曬麥的好地方。

不畏酷暑,翻曬新糧(1984年) 張培林作品

太陽晴好,全家一起動手,把堆成小山一樣的麥子用刮板刮、用簸箕推,在場地上把麥子盡可能攤薄,這是曬麥子。

頭頂烈日,豐收場上打麥忙(1985年) 張培林作品

在四十來度高溫下暴曬一整天的麥子,放到嘴裡一咬,嘎嘣有聲,就是真正幹透了。咬麥子的角色往往是家裡的男人來扮演。

►灌麥、入倉

麥子曬了一天,灌麥也要抓緊動作。下午四點多,大人們就來灌麥了,太晚了不行,曬乾了的麥粒會返潮,收糧的不要。

灌麥的同時,還要用紗布包著麥藥,一併放在麥囤裡。畢竟老鼠不會放過新曬的麥子。

打麥場上(1981年) 張培林作品

一會兒功夫,撐起了一個個癟著的布口袋,然後裝車進家。家家戶戶的房子裡都囤有一個大大的糧囤,麥子入囤,一家人一年的吃食和花銷便有了保障。

►交公糧

大概從戰國時期開始,農民還是“交糧”,到了漢代,糧食成了農民的主要稅負。糧站的檢察員會仔細檢查麥子是否完全曬乾,十分嚴格。

黃泛區,國家的大糧倉(1983年) 張培林作品

趕著架子車去交公糧(1987年) 張培林作品

一直到2006年,國家全面取消了農業稅,農民排隊交糧的場景才成了歷史。

麥子入了囤,麥秸垛成了垛,交了公糧,整個麥收就算結束了。這七八天的時間,通常是農家人最重要的一季農事,麥收活兒急,加上超常的體力勞作,就連一日三餐都失了常,大人孩子,幾乎人人累得脫了一層皮。

白居易的《觀刈麥》在麥收時節是農家人辛勞的最好詮釋。

(除備註外,其他圖片來自網路)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