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充滿仇恨、困惑、焦慮和絕望的巴格達,究竟被誰詛咒了?

《巴格達警報》 [阿爾及利亞] 雅斯米納·卡黛哈(著) 陳姿穎(譯)
理想國 | 學林出版社 2017年4月出版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 愛一座城市也是,

反過來, 憎恨一座城市, 就要像憎恨一個人一樣給足解釋:它的治安很差, 還是建築醜陋, 還是人情冷漠, 還是曾經殘酷終結過你的一段難捨難分的感情?當一個人說“我恨某某城市”時, 你會比他說他愛某某城市時更加好奇, 想知道城市跟他有怎樣的碰撞。

有些城市, 似乎早就應該被恨意所壓垮, 譬如每每出現在國際新聞頭條的中東城市, 你會好奇, 加沙這種地區的城鎮怎麼還會有人待, 難道不是早就應該被棄作無人之地?也許, 這些地方的人已經恨不起來, 走不了的, 就聽任慣性而活著了吧。 巴格達也是一樣。 在雅斯米娜·卡黛哈的《巴格達警報》裡, 每一個在當今的巴格達做生意或者有一份職業的人, 看上去都像是活在某種癲狂狀態,

要不就是別有所圖, 想從這裡的戰亂之中撈到一點什麼。 生活在伊拉克的人, 一說“到巴格達去”, 大有“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衝冠”的意味, 似乎恐懼早已轉化為投入什麼事業的激動。

雅斯米娜·卡黛哈是個阿爾及利亞的阿拉伯人, 不是女人, 是男人, 但堅持用妻子的姓名為自己的作品署名, 這有點荒誕, 好像這人害怕承擔什麼似的, 不過據作者在一次訪談中解釋, “你若拿一個阿拉伯男人當女人來稱呼, 一般情況下他都會殺了你”, 言下之意, 他“釣魚執法”式地取個女子名, 就是為了違抗自己民族的風俗——他不會殺任何人。 在《巴格達警報》裡, 一如他之前的小說《哀傷的牆》所顯示的, 人跟人之間仿佛受了詛咒, 很容易發生暴力接觸,

別說政治觀點有分歧的兩人, 就是擦肩而過的生人, 一個不友好的眼神, 都會激出肉搏。

詛咒從哪裡來?按書中不少人物的說法, 這筆賬得記在美國人頭上。 他們在討論中, 不住地交換對薩達姆時代和後薩達姆時代區別的看法, 多數人都認為, 在前者的狀態下, 人沒有自由, 但至少形成了一種穩定的獨裁局面, 而來到後者, 美國人打著“解放”的旗號, 推翻了薩達姆, 卻奪走了伊拉克人的尊嚴和他們的民族榮譽感。 美國人忽視, 或者說無視榮譽法則在伊斯蘭世界的地位, 這是比自由分量更重的考慮。

書中的一個極端激進分子, 雅辛, 認為薩達姆不是好人, 但美國人逮捕了他, 將他“像戰利品般可恥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則是無法容忍的奇恥大辱。 “他提醒我們, 沒錯, 薩達姆是怪物, 但終歸是我們伊拉克的怪物。 這樣侮辱薩達姆, 就等於是在侮辱整個阿拉伯世界。 ”另外, 美國人或許也沒有考慮到, 他們預期之中的碾壓式的勝利會給伊拉克人帶來多大的創傷, 會把多少原本不滿薩達姆的人推向同情他的一邊。 “我們根本沒得打, ”一個司機說, “聽說我們的人一槍也沒開, 在美軍到來之前就像兔子一樣逃之夭夭了。 真可恥!”

“眾惡之門”?

說說我們的主角吧——這位作者已經創造了一系列“卡黛哈式人物”。 《巴格達警報》裡, 主角上了大學, 深感承擔了父母的眾望, 就戴上了近視眼鏡, “以顯示自己的博學”, 遮擋自己“鷹般的銳目”。 你去往從中東到北非的任何一個地方,

都能看到無數有那樣一副眼神的人, 它跟博學、有文化簡直天然就不相容。

他是一個貝都因家庭的後代——是的, 這個身份簡直可以解釋他何以終將站到美國人的對立面。 貝都因人世代遊牧, 居無定所, 因而格外具有鄉土情懷, 對自己定居的地方——例如書中寫到的伊拉克卡拉姆村——感情至深至厚。 書中僅有的寧靜祥和的景物描寫, 僅有的親族之愛, 都集中在“卡拉姆村”這一章節裡, 我們看到, 主角有個疼他愛他的雙胞胎姐姐, 有一雙關係穩定的父母, 母親勤勞樂觀, 父親, 則像傳統的貝都因家長一樣, 擔負著維護家庭的信仰支柱, 並維繫自家與大伊斯蘭共同體之間紐帶的重任:“父親盤腿坐在內院一棵大得幾乎看不到邊際的樹下。 每天在清真寺做完必要的晨禱後,他就回到內院這棵樹下開始撥撚念珠,手邊放一杯咖啡……”

在美國人到來之前,卡拉姆村井井有條, “所需的一切都無須外求”,因此幾乎自絕於外界。就是這麼一個幾乎把自己都給忘了、只在日落時分浮出地表一下的村落,也被美國人的炸彈給驚醒了。一件又一件痛人心扉的事情發生:那些按說是“解放者”的美國人,對村裡的一個智障患者蘇萊曼開了幾槍,就此破去了對平民的殺戒。主角被越來越多的流血事件逼到牆角:先是村裡富人家的一場婚禮被炸上了天,隨後是致命一擊——父親被打死,且在死時不幸地把生殖器暴露在了兒子面前,讓主角決心前往巴格達,只因他聽說,對美國懷有深仇大恨的力量都在往那裡集結。

一個被仇恨成群結隊湧入的城市有可能是不招人恨的嗎?這事關個人的經驗。假使主角能在那裡得到同志般的擁抱,自然就不一樣了;然而,事實上,他這顆報仇之心長時間地無人問津,以至於他都無法清楚地說明自己想要什麼。在前往巴格達途中,有個素不相識的人,一番試探後讓他搭自己的車,兩人足足共處了半個小時,司機才問:“你為什麼不說話?”主角答:“我天生話少。”

這本書裡提到“話少”、“沉默”的地方是如此之多,顯得人人都心事重重。在家裡,父親和兒子可以一直沉默地坐到天黑。在巴格達,表哥奧馬爾給了主角接濟,告訴他“不要隨便殺人”,他“沉默不語”。他投奔的上司賽義德殺了人之後,他們“在沉默中吃著晚餐,只聽見湯匙輕微碰撞的聲響”。賽義德也是個沉默的人,“沉默寡言,甚至有些高傲”。在貝魯特,等待行動開始時,恐怖主義的吹鼓手賈拉勒博士和主角一起沉默,“各自望向城市的兩端”。

雅斯米娜·卡黛哈並不否認是美國人開啟了眾惡之門,但是,從他對巴格達以及其他地方的伊拉克居民的描述來看,你會懷疑那些人是否在美國人到來之前就是些沾火就著的乾柴。他們太不善於交流了。本該同仇敵愾的人們之間,驚人地缺少互相發現的熱情,反而動輒懷疑、傷害,驅逐甚至消滅潛在的同路人。就像一些命定的失敗者,例如《三國演義》裡袁紹之類的人物那樣,愈入困境,愈愛猜忌。

因果混合在一起,纏繞著墜落。世上的絕大多數壞事,在發生之前,或長或短,都經歷過一段惡性循環。

巴格達街頭

膽怯與殘忍

雖然積聚了無數人的恨,但巴格達又是膽怯的。膽怯讓人只能靠著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來炫耀威武。主角到了巴格達,投奔賽義德後,親眼看見他們如何以肅清美軍眼線的名義殘殺無辜,被殺的人不僅手無寸鐵,還因為同性戀的緣故受到殘酷的虐待。雅斯米娜·卡黛哈總能寫出恐怖分子,或那個孕育恐怖分子的人群,在極度可憐之餘極度可恨的一面。他們永遠能給自己的暴力傾向找到安全的發洩口和自我開脫的理由——“都是美國人造的孽”,或者,“我都沒打算活,你也別活了”。

《巴格達警報》中的恐怖分子,或那個孕育恐怖分子的人群,在極度可憐之餘總有極度可恨的一面。

雅辛和賽義德,是這種既恨又怯的人的兩種代表。他們都仇恨美國人,但彼此又互相蔑視,雅辛蔑視賽義德怯懦,賽義德又嫌棄雅辛光說不做。在卡拉姆村的一次“辯論”中,雅辛痛斥所有對美國抱有幻想的伊拉克人,賽義德便向雅辛轉述了他父親說過的一個故事,說一個在下層人之中自封為王的開羅人,以正義的羅賓漢自居,對鄉鄰恩威並濟,但某日被警察局長傳喚後,“突然下垂的肩膀明確顯示他受到了污辱”,但無法說出自己所受的傷害,只是從此萎靡不振,終至氣絕。據說,他在局長面前跪倒在地,請求原諒,“可是局長根本沒責怪他任何事。”

對這麼一個挑釁意味大過諷刺的所謂“故事”,雅辛給出的回答則純屬孩子賭氣:“蠢故事”,“聽不懂”。他之後的行動與懂或不懂無關,因為他們的榮譽法則倫理學是非常簡單的。雅辛直接去了巴格達,拉起了自己的人馬。賽義德則在巴格達幹起了生意,以零售商為幌子製造炸彈,並在一次“行動”中踐行了從他父親的故事中得到的教益:虐殺了一名企圖訛詐他的警察局長。

而我們的主角,終於還是跟他們有一點不同的。雖然沉默,但有時他的沉默包含著血債血償的決念,有時則升起了懷疑。在目睹了卡拉姆村的兄長們來到巴格達殺戮異己之後,他繼續沉默地接受賽義德交給自己的任務,一份“‘9·11’和這比起來不過是小兒科”的任務。他來到了貝魯特,又一個讓他恨意塞胸的城市。“每天,她都大聲疾呼自己已經承受了夠多的苦難,卻又下不定決心有所改變。昨天,城市滿街緊閉的櫥窗還吐露著她的怨憤;而今晚,她仿佛又要飛上極樂雲霄,任憑自己再次沉溺於黑夜的懷抱。”作為對它的蔑視,他沉浸到去當一名恐怖分子的角色之中,直到與自己的人性相遇。

沒有生活的人群

卡黛哈的書總是很寫實的,能把一樁殺戮寫得鮮血淋淋。然而,這種紀實也常常顯得有意為之,因為,作者總想讓人物向一個西方讀者傾吐自己的內心,這個讀者對伊斯蘭世界持有一般大眾的刻板印象。比如主角的表哥卡德姆,有一次談起音樂時說了一番話:

“如果西方能夠瞭解我們的音樂,如果他們能夠聽我們唱歌,經由齊特拉琴來瞭解我們的脈動,如果他們能夠經由小提琴所表達的靈魂,來瞭解我們的心靈……這還只算開頭。若是他們也聽過蘇蔔希·法赫裡或瓦迪·薩菲的歌聲,還有阿卜杜勒·瓦哈卜那永恆的歎息,阿斯馬漢那令人哀傷的呼喚,還有烏姆·庫勒蘇姆的高八度音……假如西方人能夠和我們一同領受這些音樂的奧妙,我想他們就會放棄他們的尖端科技、太空衛星,還有槍炮火藥,進入我們的世界,追隨我們的藝術了……”

這是說教。作者可以躲在一個模糊的觀點地帶,不必明確表示自己是同意卡德姆的觀點,還是在玩“高端黑”,即用這種簡單的、一廂情願的思維表達來暴露說話人的短淺。因為在整本書中,我們看不到“我們的藝術”有什麼可值得追隨的地方,更看不到與這種美妙的藝術相匹配的心靈習性。類似的說教,從《哀傷的牆》到《巴格達警報》都有出現,從坐守清真寺的伊瑪目到整裝出發的人肉炸彈,要麼沉默,只要一開口,就是關於“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一番表白。

他們沒有寒暄,不說“今天天氣哈哈哈”,也不問對方的家長里短。單憑這一點就可以厭惡一座城市了,誰受得了沒有生活的人群呢?然而,倘若你真的像書中人所經歷的那樣,親眼目睹過當一條醃臢的車流頓足在醃臢的車道上時,前方的車突然被兩聲炸彈的巨響掀翻、墜落——這麼奇幻的情景,你大概就不會懷疑,這裡的生活確實已經被仇恨、困惑、焦慮和絕望所掏空。還是有人在往這裡來,用生活換取一樁據說能雪洗前恥的任務。巴格達的警報長鳴,但“警報”一詞(siren)的本意,是女妖誘人的歌唱。

每天在清真寺做完必要的晨禱後,他就回到內院這棵樹下開始撥撚念珠,手邊放一杯咖啡……”

在美國人到來之前,卡拉姆村井井有條, “所需的一切都無須外求”,因此幾乎自絕於外界。就是這麼一個幾乎把自己都給忘了、只在日落時分浮出地表一下的村落,也被美國人的炸彈給驚醒了。一件又一件痛人心扉的事情發生:那些按說是“解放者”的美國人,對村裡的一個智障患者蘇萊曼開了幾槍,就此破去了對平民的殺戒。主角被越來越多的流血事件逼到牆角:先是村裡富人家的一場婚禮被炸上了天,隨後是致命一擊——父親被打死,且在死時不幸地把生殖器暴露在了兒子面前,讓主角決心前往巴格達,只因他聽說,對美國懷有深仇大恨的力量都在往那裡集結。

一個被仇恨成群結隊湧入的城市有可能是不招人恨的嗎?這事關個人的經驗。假使主角能在那裡得到同志般的擁抱,自然就不一樣了;然而,事實上,他這顆報仇之心長時間地無人問津,以至於他都無法清楚地說明自己想要什麼。在前往巴格達途中,有個素不相識的人,一番試探後讓他搭自己的車,兩人足足共處了半個小時,司機才問:“你為什麼不說話?”主角答:“我天生話少。”

這本書裡提到“話少”、“沉默”的地方是如此之多,顯得人人都心事重重。在家裡,父親和兒子可以一直沉默地坐到天黑。在巴格達,表哥奧馬爾給了主角接濟,告訴他“不要隨便殺人”,他“沉默不語”。他投奔的上司賽義德殺了人之後,他們“在沉默中吃著晚餐,只聽見湯匙輕微碰撞的聲響”。賽義德也是個沉默的人,“沉默寡言,甚至有些高傲”。在貝魯特,等待行動開始時,恐怖主義的吹鼓手賈拉勒博士和主角一起沉默,“各自望向城市的兩端”。

雅斯米娜·卡黛哈並不否認是美國人開啟了眾惡之門,但是,從他對巴格達以及其他地方的伊拉克居民的描述來看,你會懷疑那些人是否在美國人到來之前就是些沾火就著的乾柴。他們太不善於交流了。本該同仇敵愾的人們之間,驚人地缺少互相發現的熱情,反而動輒懷疑、傷害,驅逐甚至消滅潛在的同路人。就像一些命定的失敗者,例如《三國演義》裡袁紹之類的人物那樣,愈入困境,愈愛猜忌。

因果混合在一起,纏繞著墜落。世上的絕大多數壞事,在發生之前,或長或短,都經歷過一段惡性循環。

巴格達街頭

膽怯與殘忍

雖然積聚了無數人的恨,但巴格達又是膽怯的。膽怯讓人只能靠著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來炫耀威武。主角到了巴格達,投奔賽義德後,親眼看見他們如何以肅清美軍眼線的名義殘殺無辜,被殺的人不僅手無寸鐵,還因為同性戀的緣故受到殘酷的虐待。雅斯米娜·卡黛哈總能寫出恐怖分子,或那個孕育恐怖分子的人群,在極度可憐之餘極度可恨的一面。他們永遠能給自己的暴力傾向找到安全的發洩口和自我開脫的理由——“都是美國人造的孽”,或者,“我都沒打算活,你也別活了”。

《巴格達警報》中的恐怖分子,或那個孕育恐怖分子的人群,在極度可憐之餘總有極度可恨的一面。

雅辛和賽義德,是這種既恨又怯的人的兩種代表。他們都仇恨美國人,但彼此又互相蔑視,雅辛蔑視賽義德怯懦,賽義德又嫌棄雅辛光說不做。在卡拉姆村的一次“辯論”中,雅辛痛斥所有對美國抱有幻想的伊拉克人,賽義德便向雅辛轉述了他父親說過的一個故事,說一個在下層人之中自封為王的開羅人,以正義的羅賓漢自居,對鄉鄰恩威並濟,但某日被警察局長傳喚後,“突然下垂的肩膀明確顯示他受到了污辱”,但無法說出自己所受的傷害,只是從此萎靡不振,終至氣絕。據說,他在局長面前跪倒在地,請求原諒,“可是局長根本沒責怪他任何事。”

對這麼一個挑釁意味大過諷刺的所謂“故事”,雅辛給出的回答則純屬孩子賭氣:“蠢故事”,“聽不懂”。他之後的行動與懂或不懂無關,因為他們的榮譽法則倫理學是非常簡單的。雅辛直接去了巴格達,拉起了自己的人馬。賽義德則在巴格達幹起了生意,以零售商為幌子製造炸彈,並在一次“行動”中踐行了從他父親的故事中得到的教益:虐殺了一名企圖訛詐他的警察局長。

而我們的主角,終於還是跟他們有一點不同的。雖然沉默,但有時他的沉默包含著血債血償的決念,有時則升起了懷疑。在目睹了卡拉姆村的兄長們來到巴格達殺戮異己之後,他繼續沉默地接受賽義德交給自己的任務,一份“‘9·11’和這比起來不過是小兒科”的任務。他來到了貝魯特,又一個讓他恨意塞胸的城市。“每天,她都大聲疾呼自己已經承受了夠多的苦難,卻又下不定決心有所改變。昨天,城市滿街緊閉的櫥窗還吐露著她的怨憤;而今晚,她仿佛又要飛上極樂雲霄,任憑自己再次沉溺於黑夜的懷抱。”作為對它的蔑視,他沉浸到去當一名恐怖分子的角色之中,直到與自己的人性相遇。

沒有生活的人群

卡黛哈的書總是很寫實的,能把一樁殺戮寫得鮮血淋淋。然而,這種紀實也常常顯得有意為之,因為,作者總想讓人物向一個西方讀者傾吐自己的內心,這個讀者對伊斯蘭世界持有一般大眾的刻板印象。比如主角的表哥卡德姆,有一次談起音樂時說了一番話:

“如果西方能夠瞭解我們的音樂,如果他們能夠聽我們唱歌,經由齊特拉琴來瞭解我們的脈動,如果他們能夠經由小提琴所表達的靈魂,來瞭解我們的心靈……這還只算開頭。若是他們也聽過蘇蔔希·法赫裡或瓦迪·薩菲的歌聲,還有阿卜杜勒·瓦哈卜那永恆的歎息,阿斯馬漢那令人哀傷的呼喚,還有烏姆·庫勒蘇姆的高八度音……假如西方人能夠和我們一同領受這些音樂的奧妙,我想他們就會放棄他們的尖端科技、太空衛星,還有槍炮火藥,進入我們的世界,追隨我們的藝術了……”

這是說教。作者可以躲在一個模糊的觀點地帶,不必明確表示自己是同意卡德姆的觀點,還是在玩“高端黑”,即用這種簡單的、一廂情願的思維表達來暴露說話人的短淺。因為在整本書中,我們看不到“我們的藝術”有什麼可值得追隨的地方,更看不到與這種美妙的藝術相匹配的心靈習性。類似的說教,從《哀傷的牆》到《巴格達警報》都有出現,從坐守清真寺的伊瑪目到整裝出發的人肉炸彈,要麼沉默,只要一開口,就是關於“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一番表白。

他們沒有寒暄,不說“今天天氣哈哈哈”,也不問對方的家長里短。單憑這一點就可以厭惡一座城市了,誰受得了沒有生活的人群呢?然而,倘若你真的像書中人所經歷的那樣,親眼目睹過當一條醃臢的車流頓足在醃臢的車道上時,前方的車突然被兩聲炸彈的巨響掀翻、墜落——這麼奇幻的情景,你大概就不會懷疑,這裡的生活確實已經被仇恨、困惑、焦慮和絕望所掏空。還是有人在往這裡來,用生活換取一樁據說能雪洗前恥的任務。巴格達的警報長鳴,但“警報”一詞(siren)的本意,是女妖誘人的歌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