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下個假期,我為什麼不帶孩子去一趟農家樂呢?

農創精華 | 實戰解讀

閱讀前, 請先思考:

作為農創人, 特別是農莊主人, 每逢假期你是否都會期盼多做幾單跟孩子有關的生意?

你覺得想做好親子生意, 最需要優化的條件是什麼?

農說呂不白丨不白在觀察

第九十二期

全文2048字丨4分鐘閱讀

今天是六一, 屬於大小兒童的歡樂節日。 趁著節日熱點, 不白也來談談農創裡的“兒童生意”應該咋做?

在高速互聯網時代的帶動下, 如今國人的家庭教育方式, 也早已從相對單調的說教式變成豐富多彩的體驗式。 據資料統計, 都市兒童現在休閒消費、學前教育、課外體驗及親子旅行的年均消費約2.2萬元, 部分家庭超過20萬元, 總市場份額超180億元/年。

而上述所列的各單項裡, 我們農創人都可以大膽介入, 從“兒童經濟”裡去攫取到屬於自己的商機和財富。 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大家不急, 待不白細細說來。

1 “兒童經濟”火爆之因及遇到的瓶頸

超180億的大市場,

農創人豈能袖手旁觀?不白覺得, 做火“兒童經濟”的關鍵在於親子, 目標是利用充分開發的農業生產、觀光等基礎, 巧妙引導城市家庭前來享受鄉村氛圍和田園生活, 用體驗、教育和互動的形式, 讓來賓充分領略親子帶來的快樂時光。

如今, 在我國各地, 將親子農業玩轉得不錯的農創人也不少。 在不白看來, 他們之所以能“兒童經濟”做得相對火爆, 主要基於以下四點原因。

一、環境。 選到好地方, 利用原生態環境, 建起非城市化的體驗設施和玩具。 這樣的環境氛圍可帶給孩子新奇的體驗, 使兒童遠離城市喧囂, 幫助孩子擺脫憂慮情緒, 也有助於父母放鬆身心、緩解疲勞。 不白覺得, 這是“兒童經濟”能做好的基礎,

環境不引人、體驗不暢快, 親子互動就沒了基本, 很難拿到自己設想的效果。

二、平臺。 這是在環境基礎上的人為創造, 也是“兒童經濟”能否做火的關鍵。 一般好的平臺都會備好體驗農耕場所、親子互動區、創意活動遊玩地等, 讓兒童在自然場景體驗中, 充分體驗勞動艱辛、享受家庭歡樂和原生態良性教育。

三、互動。 想做好“兒童經濟”, 必須設法讓孩子父母甘願掏錢消費, 這就要靠互動的力量了。 做得比較的農創專案, 一般都會同時具備參與主體的雙重性與旅遊產品的互動性。 比如農場農莊, 會去想辦法提供好玩、又有創意的互動場所, 讓兒童一進去, 就能和父母玩到上癮不想離開。

四、安全。 這是保障。 目前做得比較火的親子農創平臺, 一般都選在地域開闊、地勢平緩的場地, 並充分配套各類安全應急措施, 可讓父母和孩子放心地投入到輕鬆愉悅的遊戲之中。

在不白看來, 我們的“兒童經濟”市場雖潛力巨大, 也有不少人已經做得不錯。 但縱觀整個市場,

仍存在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和發展瓶頸。 總結下來, 有4大難點亟待解決。

▎1、親子產品還不成熟

想做好“兒童經濟”, 我們必須將孩子視為主體。 而從根本上講, 兒童對親子產品的要求更高, 想做好它, 就必須付出更多成本、承擔更多風險、做出更多保障。 也因此, 真正在這方面深耕細作的人很少, 成熟產品依舊缺乏。

▎2、體驗服務配套缺乏

目前,我們在親子設施的準備上已日趨完善,但凡有點規模的農莊,都會提供相對安全、好玩的親子設施。可在兒童型體驗、旅遊等的服務配套上,往往就顯得不完善。服務不到位,旅行社也不敢貿然設計類似的成熟親子遊產品。

▎3、安全保障仍需完善

當前我國親子產品繁多、內容也豐富多樣,且大多為自發性的活動。如此一來,往往會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比如保險不成體系等,都容易成為“兒童經濟”型產品發展的障礙。

▎4、互動不強定位失准

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親緣關係定位中,“孩子大過天”的思想一直存在,父母通常都是以孩子“衛士兼保姆”的身份體現,並深刻體現在各類親子產品中。如何提供能讓孩子與父母平等互動和玩樂的優質產品,讓孩子真正感受親子互動的意義,就成了“兒童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

而且,如今的親子體驗設施,大多是諸如蹦蹦床、旋轉木馬等的現代設施,而父母一代的童年體驗多以抓蛐蛐、爬樹、玩泥巴、下地勞作等為主,如何從兩者中找到相似性和共鳴,也是必須解決的難題。

2 如何解決難題?4個模式可以參考

遇到瓶頸,就得設法解決。不白認為,若想有效解決,必須遵循一個前提:扎扎實實從親子角度出發,還原真實而有創意的生活體驗。若是過分表演或誇張,反而達不到良性效果。

接下來,不白來講講4個解決模式,供各位農友參考。

一、可租賃的親子開心農場。這種模式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普通使用,我們國家也有一些農莊正在嘗試。每個都市家庭都能在農場租片地方,讓兒童可以和父母一起體驗農業生產、經營以及收穫的過程,享受農耕生活的樂趣。

比如在德國,能夠擁有或租賃一小塊自由的開心農場,已成為繼汽車、住房之後一種新的財富象徵。

二、巧妙利用自然環境融合教育。我們有很多自然資源可以利用起來,如建起“森林幼稚園”。設想傳統的教室被蔥郁的森林取代,孩子們在戶外觀察動植物、做遊戲、畫畫等,想休憩的時候,孩子們就躺到由樹樁和樹枝做成的巨大“沙發”裡。這種場景大大解放了孩子的天性,也有助於讓他們和父母產生共鳴,形成良好互動。

三、把鄉村變成“生態教育農業園”。整合鄉村資源,建立多樣化模式,把農業與優美的自然環境、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新型生態環境及其他社會文化歷史融合在一起,將整個村子變成一個“寓教于農”的“生態教育農業園”。

在休閒娛樂上,盡可能追求原汁原味,注重對自然、人文景觀的保護。體驗產品以簡單化、原生態和趣味性為主,如玉米迷宮、稻草堆、鄉村博物館等都是受人青睞的親子產品。

四、創造資源,開展農業創意節。據不白所知,在美國農業節慶中,有南瓜節、草莓節、櫻桃節等創意節慶活動。創意節包含了很多活動,有草莓採摘品嘗、副產品加工製作、草莓小姐選舉等,還專門針對兒童和殘疾人設計了眾多娛樂專案。

我們不妨學習這種農業創意節的概念,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節日,在一系列親子活動中,體驗父母與孩子互動的快樂。

互動話題:作為農創人,你願意在做火“兒童經濟”方面多下功夫嗎?

(全文完)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標明出處

【農說呂不白】每天為大家分享農業創業行銷知識,為你打開涉農創業的新思路,組建社群專業導師為您解答創業難題,定期舉辦行銷分享會和創業沙龍。

▎2、體驗服務配套缺乏

目前,我們在親子設施的準備上已日趨完善,但凡有點規模的農莊,都會提供相對安全、好玩的親子設施。可在兒童型體驗、旅遊等的服務配套上,往往就顯得不完善。服務不到位,旅行社也不敢貿然設計類似的成熟親子遊產品。

▎3、安全保障仍需完善

當前我國親子產品繁多、內容也豐富多樣,且大多為自發性的活動。如此一來,往往會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比如保險不成體系等,都容易成為“兒童經濟”型產品發展的障礙。

▎4、互動不強定位失准

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親緣關係定位中,“孩子大過天”的思想一直存在,父母通常都是以孩子“衛士兼保姆”的身份體現,並深刻體現在各類親子產品中。如何提供能讓孩子與父母平等互動和玩樂的優質產品,讓孩子真正感受親子互動的意義,就成了“兒童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

而且,如今的親子體驗設施,大多是諸如蹦蹦床、旋轉木馬等的現代設施,而父母一代的童年體驗多以抓蛐蛐、爬樹、玩泥巴、下地勞作等為主,如何從兩者中找到相似性和共鳴,也是必須解決的難題。

2 如何解決難題?4個模式可以參考

遇到瓶頸,就得設法解決。不白認為,若想有效解決,必須遵循一個前提:扎扎實實從親子角度出發,還原真實而有創意的生活體驗。若是過分表演或誇張,反而達不到良性效果。

接下來,不白來講講4個解決模式,供各位農友參考。

一、可租賃的親子開心農場。這種模式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普通使用,我們國家也有一些農莊正在嘗試。每個都市家庭都能在農場租片地方,讓兒童可以和父母一起體驗農業生產、經營以及收穫的過程,享受農耕生活的樂趣。

比如在德國,能夠擁有或租賃一小塊自由的開心農場,已成為繼汽車、住房之後一種新的財富象徵。

二、巧妙利用自然環境融合教育。我們有很多自然資源可以利用起來,如建起“森林幼稚園”。設想傳統的教室被蔥郁的森林取代,孩子們在戶外觀察動植物、做遊戲、畫畫等,想休憩的時候,孩子們就躺到由樹樁和樹枝做成的巨大“沙發”裡。這種場景大大解放了孩子的天性,也有助於讓他們和父母產生共鳴,形成良好互動。

三、把鄉村變成“生態教育農業園”。整合鄉村資源,建立多樣化模式,把農業與優美的自然環境、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新型生態環境及其他社會文化歷史融合在一起,將整個村子變成一個“寓教于農”的“生態教育農業園”。

在休閒娛樂上,盡可能追求原汁原味,注重對自然、人文景觀的保護。體驗產品以簡單化、原生態和趣味性為主,如玉米迷宮、稻草堆、鄉村博物館等都是受人青睞的親子產品。

四、創造資源,開展農業創意節。據不白所知,在美國農業節慶中,有南瓜節、草莓節、櫻桃節等創意節慶活動。創意節包含了很多活動,有草莓採摘品嘗、副產品加工製作、草莓小姐選舉等,還專門針對兒童和殘疾人設計了眾多娛樂專案。

我們不妨學習這種農業創意節的概念,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節日,在一系列親子活動中,體驗父母與孩子互動的快樂。

互動話題:作為農創人,你願意在做火“兒童經濟”方面多下功夫嗎?

(全文完)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標明出處

【農說呂不白】每天為大家分享農業創業行銷知識,為你打開涉農創業的新思路,組建社群專業導師為您解答創業難題,定期舉辦行銷分享會和創業沙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