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淩峰踏上新“八千里路”:三十年變遷是最重要意義

1987年, 淩峰與中新社夥伴一起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臺北6月25日電 (記者 劉雙雙 劉舒淩)1987年, 父親以及眾多老兵不可抵擋的鄉愁讓臺灣藝人淩峰衝破重重阻礙,

拍攝出驚動台港及海外華人社會的電視片《八千里路雲和月》, 也衝開臺灣藝人赴大陸拍片的法令限制。

30年後, 過了古稀之年的淩峰決心再行“八千里路”, 要從30年變遷裡窺探中華文化脈絡。

“老‘八千’和新‘八千’是連在一起的, 中國30年的變遷是最重要的意義, 我希望用永恆的影像來記錄變遷的中國、變遷的兩岸、變遷的世界。 ”近日, 在位於臺北信義區莊敬路上的公寓樓中, 淩峰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講述《八千里路雲和月》背後種種衝突、曲折。

30年後, 淩峰再次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 尋訪昔日採訪對象。 受訪者供圖

“八千里路是兩岸共生的孩子”

父輩們隔不斷的鄉愁, 是淩峰在拿過金鐘獎、歌唱演藝事業攀上巔峰之際, 不惜轉身來衝撞體制、跨界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動因。

1945年生於山東青島市, 本名王正琛的淩峰在4歲時隨父遷來臺灣。 自幼居住在臺北眷村, 他成長於濃濃的思鄉氛圍中, 見過父輩唱著《我的家在松花江上》淚流滿面的場景,

也曾陪父親在香港踮起腳尖遠眺大陸, 《黃河》《梁祝》讓他和友人聽得熱淚滿襟。

淩峰再拍《八千里路雲和月》, 關注中國三十年變遷。 受訪者供圖

1983年, 淩峰已罹患癌症的父親輾轉回山東探親, 達成心願的老人當年在台去世。 外省長輩返鄉的急迫感催促著他,

“我要完成父母、完成所有眷村人的鄉愁”。 少年時曾“耍過太保”、一路在“跌倒、爬起”中成長, 淩峰一向是想別人不敢想、幹別人不敢幹的事情;這一次, 他決心要到大陸去拍電視片, 用臺灣人的視角紀錄祖國山河, 紓解鄉愁。

在當時多數人看來, 這是毫無可能的事。 但淩峰在東京和大陸方面駐日使館溝通, 與梁立基等友人細膩的籌畫下成行:1987年11月11日, 淩峰和攝製組分別繞道轉赴大陸。

“‘八千里路’是兩岸共生的孩子。 ”回憶起這段往事, 淩峰說, 當時臺灣對大陸的政策正在鬆動, 但如果沒有大陸相關部門以及合作夥伴中國新聞社的共同付出, 就沒有“八千里路”鏡頭下那麼多的故事和濃濃鄉愁。

拍攝的過程已非一帆風順,

“摸著石頭過河”的淩峰既是製片人也是主持人, 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事物太多, 性格略火爆的他要克服重重困難;也因此, 多年後他對於中新社時任副社長陳光忠、提供技術保障的王楠等夥伴的一路協助仍深深地銘記在心。

另一面, 他籌謀著如何突破禁令實現在臺灣播出。 兩年裡, 在各方友人支持及謀劃下, 淩風于蔣經國去世後回台徑赴靈堂祭拜、頂住軍情局長指責在全台南北街頭開巡迴說明會、在“立法院”舉辦“不要讓歷史嘲笑我們”聽證會等;經過各種折衝、抗爭, “八千里路”終打開一扇大門, 臺灣當局1989年4月修改法令, 取消媒體赴大陸製作電視節目的禁令。

同年6月2日起, 片長1小時的《八千里路雲和月》每週五晚上在被稱為“老三台”之一的台視播出, 這檔介紹大陸風土民情的電視節目產生了始料未及的效果。

淩峰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講述自己在臺北眷村長大的故事。 劉雙雙 攝

“用另一種視角講述中國”

“(‘八千里路’)明天要播哪裡啦?”“明天是播你家鄉湖南了吧?”出身眷村的淩峰,用熟悉的湖南口音模仿當年國民黨中常委等高層開會前熱聊《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場景。這成了政界高層不能返鄉、卻難抑鄉愁的寄託,也讓多年被禁止播出的《東方紅》《黃河》等配樂跨越了海峽。

“‘八千里路’是應民意的需求、時代的需求推出來的。”熬過兩年的壓制,淩峰將當時的反響歸功於同情票:“這是第一個臺灣人用鄉愁拍攝的‘八千里路’,片子帶著情字,所以一個不留神就造成了轟動效應。”

此後,淩峰每年投入一半以上時間在大陸奔波拍攝,天南地北包括許多偏遠小鄉村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腳印。崔健、鞏俐、王洛賓、張百發等各領域代表性人物都進入鏡頭,他們的故事和時代風雲都在風趣的旁白、移動式的現場採訪中傳遞到寶島與海外華人社會。前前後後共播出300多集,沉澱下來的影像資料在很多方面可說是獨一份的珍寶。

淩峰在片庫裡向中新社記者講述《八千里路雲和月》背後的故事。 劉雙雙 攝

例如,1987年,蘇州一個學唱評彈、名叫王佩瑜的9歲女孩進入到淩峰鏡頭。10年後,淩峰再度尋訪,發現她已進入上海戲曲學校;如今更已是頂著余(叔岩)派第四代傳人、“梨園小冬皇”、“當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等光環的京劇名角。

2016年初,在中華文化人物頒獎禮上第三次見到王佩瑜,淩峰進一步得知,“粉絲”眾多的“瑜老闆”正用時尚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她還專程赴美國南加州大學學習影像,只為用更現代的方式傳承戲曲。

“這就是變與不變。”從王佩瑜身上,篤信大歷史觀的淩峰看到蘇州人30年的變遷,乃至於這座2500年古城開發與保護的矛盾。他說,三十年後重走“八千里路”,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就在於“變遷”二字。

“大陸這三十年,翻開歷史,前所未有。”淩峰認為,從歷史影像來說,最有價值的是,自己有機會記錄下這前後的變遷。

淩峰播放著手機裡保存的《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歷史影像,若有所思。 劉雙雙 攝

“功成不必在我”

《八千里路雲和月》改變了淩峰的生命軌跡,也敲開了一扇又一扇兩岸文化交流的大門。1991年他促成兩岸共同創立“希望工程海外愛心基金”、同年主持希望工程百場巡迴義演,協助楊麗萍、騰格爾等赴台,雲門舞集、小虎隊實現登陸演出。

2000年以後,淩峰逐漸淡出公眾視線,卻從未閑下來。他帶著記者走進自家公寓專門留出來、保持恒溫恒濕的片庫,滿滿一屋不同格式的原始影像帶,每一盒都清晰地編碼、記錄下拍攝時間及內容;近些年更是投入了大量時間和資金,將這些珍貴的母帶一一轉化成數字格式。

這當中,有1980年代初留下來的綜藝節目的母帶,例如淩峰的好朋友鄧麗君參加活動的影像,主要的還是在大陸拍攝的電視片。他說,帶子品質都很好,他們是公共財產;往大了講,就是民族化,我要替華文、漢學、影像歷史留存一份記憶。

淩峰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講述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背後的故事。 劉雙雙 攝

30年過去,淩峰初心未改,希望做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他說,時間給了自己成長和力量,大陸山川大河與多元文化成就了“八千里”。“現在重拍《八千里路雲和月》,我需要打敗的是我自己”;中國已成世界機會之國、智慧之國,需要大歷史觀和文化積澱,他追求變化卻有些跟不上變化。

當下,有些固執己見的淩峰為了不在拍攝上受制於人,賣掉了一套北京的房產,而不願引入外部資金。“新八千路”會拍成什麼樣,又會以怎樣的形式、在什麼平臺播出,一切都尚存變數。

李可染、冰心、王洛賓……記者臨走前,淩峰打開手機中收錄的歷史影像,講述起當年拍攝採訪這些人物的情形依舊激情滿懷。“功成不必在我。”充滿緊迫感的淩峰說,他只有先拍下來再說,未來會證明這筆歷史影像的價值。(完)

這檔介紹大陸風土民情的電視節目產生了始料未及的效果。

淩峰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講述自己在臺北眷村長大的故事。 劉雙雙 攝

“用另一種視角講述中國”

“(‘八千里路’)明天要播哪裡啦?”“明天是播你家鄉湖南了吧?”出身眷村的淩峰,用熟悉的湖南口音模仿當年國民黨中常委等高層開會前熱聊《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場景。這成了政界高層不能返鄉、卻難抑鄉愁的寄託,也讓多年被禁止播出的《東方紅》《黃河》等配樂跨越了海峽。

“‘八千里路’是應民意的需求、時代的需求推出來的。”熬過兩年的壓制,淩峰將當時的反響歸功於同情票:“這是第一個臺灣人用鄉愁拍攝的‘八千里路’,片子帶著情字,所以一個不留神就造成了轟動效應。”

此後,淩峰每年投入一半以上時間在大陸奔波拍攝,天南地北包括許多偏遠小鄉村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腳印。崔健、鞏俐、王洛賓、張百發等各領域代表性人物都進入鏡頭,他們的故事和時代風雲都在風趣的旁白、移動式的現場採訪中傳遞到寶島與海外華人社會。前前後後共播出300多集,沉澱下來的影像資料在很多方面可說是獨一份的珍寶。

淩峰在片庫裡向中新社記者講述《八千里路雲和月》背後的故事。 劉雙雙 攝

例如,1987年,蘇州一個學唱評彈、名叫王佩瑜的9歲女孩進入到淩峰鏡頭。10年後,淩峰再度尋訪,發現她已進入上海戲曲學校;如今更已是頂著余(叔岩)派第四代傳人、“梨園小冬皇”、“當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等光環的京劇名角。

2016年初,在中華文化人物頒獎禮上第三次見到王佩瑜,淩峰進一步得知,“粉絲”眾多的“瑜老闆”正用時尚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她還專程赴美國南加州大學學習影像,只為用更現代的方式傳承戲曲。

“這就是變與不變。”從王佩瑜身上,篤信大歷史觀的淩峰看到蘇州人30年的變遷,乃至於這座2500年古城開發與保護的矛盾。他說,三十年後重走“八千里路”,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就在於“變遷”二字。

“大陸這三十年,翻開歷史,前所未有。”淩峰認為,從歷史影像來說,最有價值的是,自己有機會記錄下這前後的變遷。

淩峰播放著手機裡保存的《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歷史影像,若有所思。 劉雙雙 攝

“功成不必在我”

《八千里路雲和月》改變了淩峰的生命軌跡,也敲開了一扇又一扇兩岸文化交流的大門。1991年他促成兩岸共同創立“希望工程海外愛心基金”、同年主持希望工程百場巡迴義演,協助楊麗萍、騰格爾等赴台,雲門舞集、小虎隊實現登陸演出。

2000年以後,淩峰逐漸淡出公眾視線,卻從未閑下來。他帶著記者走進自家公寓專門留出來、保持恒溫恒濕的片庫,滿滿一屋不同格式的原始影像帶,每一盒都清晰地編碼、記錄下拍攝時間及內容;近些年更是投入了大量時間和資金,將這些珍貴的母帶一一轉化成數字格式。

這當中,有1980年代初留下來的綜藝節目的母帶,例如淩峰的好朋友鄧麗君參加活動的影像,主要的還是在大陸拍攝的電視片。他說,帶子品質都很好,他們是公共財產;往大了講,就是民族化,我要替華文、漢學、影像歷史留存一份記憶。

淩峰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講述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背後的故事。 劉雙雙 攝

30年過去,淩峰初心未改,希望做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人”。他說,時間給了自己成長和力量,大陸山川大河與多元文化成就了“八千里”。“現在重拍《八千里路雲和月》,我需要打敗的是我自己”;中國已成世界機會之國、智慧之國,需要大歷史觀和文化積澱,他追求變化卻有些跟不上變化。

當下,有些固執己見的淩峰為了不在拍攝上受制於人,賣掉了一套北京的房產,而不願引入外部資金。“新八千路”會拍成什麼樣,又會以怎樣的形式、在什麼平臺播出,一切都尚存變數。

李可染、冰心、王洛賓……記者臨走前,淩峰打開手機中收錄的歷史影像,講述起當年拍攝採訪這些人物的情形依舊激情滿懷。“功成不必在我。”充滿緊迫感的淩峰說,他只有先拍下來再說,未來會證明這筆歷史影像的價值。(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