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Spark國內體驗會有感:消費級無人機發力娛樂性與用戶體驗 參數已經不那麼重要

2017年5月31日, 環球網無人機頻道應邀參加大疆創新在北京舉行的spark無人機國內體驗會。 對於這款產品的外觀與參數我們已經並不稀奇,

但現場試飛體驗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續航時間16分鐘, 支持4K照片、國內售價3299元……這些參數許多人已經爛熟於胸。 其實在這前幾天我們就已經拿到了樣機, 並已經發佈了初體驗評測;在這一周前大疆已經在國外發佈過spark, 參數與價格已經早已公佈;而在國外發佈會前,

spark的諜照與爆料已經滿天飛。

不過國內的體驗會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宣傳spark的飛行或是攝影參數, 主要介紹的是便攜性、避障功能、手勢操作等帶來的用戶體驗。

還請來了旅行達人現場分享帶著無人機去旅遊的經驗, 講述了便攜性與易用性的重要性。

並著重介紹了spark有多種顏色。

Spark無人機還有像iphone7+等最新一代智慧手機一樣的景深(大光圈)模式, 可以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

其實也不能說多意外, 今年北京模型展上環球網無人機頻道就發現消費級無人機的新面孔中極少有偏重性能的傳統航拍機、更多是以娛樂為主(參見《模型展上的消費級無人機新面孔:專注娛樂與賣萌》)。 從市場的角度講作為消費級無人機企業中的老大, 大疆推出又萌又好玩的小無人機搶佔新興市場順理成章。

從技術角度講,這兩年傳統的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已經發展得已經比較令人滿意:商品化和可靠性突飛猛進,到手即飛而且“炸機”與“一鍵放生”變成了很小概率事件;拍攝清晰度與雲台穩定度不錯,甚至可以在一些行業運用中派上用場;續航時間並不是很短,一塊電池可滯空20分鐘,2塊電池就夠拍一次比較奢侈的婚禮……(參見《進擊的消費級無人機:當是玩具卻在搶行業應用的蛋糕》)新產品在性能上已經比較不容易打動普通用戶。

在技術上的另一方面,受制於電池等基礎配件的技術水準以及重量與成本的制約,消費級無人機也碰到了與智慧手機相似的瓶頸:續航提高難、機械變焦難、硬體擴展難……(參見《進擊的消費級無人機②:行業應用可行嗎?實測很難拍清車牌號》)在性能上產生革命性突破的可能性也不太大,那麼在人性化方面向下拓展用戶群體相對則更容易。

而在活動最後的場外試飛環節裡,飛行性能、甚至拍照水準也沒有得到太多展示。展示的重點是環繞、漸遠、沖天、螺旋環繞等一鍵拍攝功能,還有一鍵生成10秒短視頻。這些功能對於無人機的性能沒有多麼明顯的提高、對於一些老司機而言或許可有可無;但對於新用戶而言,上手就能拍出複雜航線的鏡頭真是太貼心了。(參見《假裝是個老司機:超簡單實用的10個無人機航拍技巧》)

在試飛的最後是媒體體驗環節,讓大家著重體驗的則是人臉識別與手勢識別功能:用戶的臉被識別後,不用遙控器、不用APP就可以起飛和降落;揮手就可以像“萬磁王”一樣指揮Spark的位置;像擦玻璃一樣揮揮手,它就飛到更遠的地方。

對於“科技達人”而言手勢識別或許並不是一個很新奇的功能,幾年前智慧電視剛興起時大家就已經玩過一波,但用手勢控制量產化的消費級無人機這依然很新鮮。Spark也確實得到了更多無人機“圈外人”的注意,我們的Spark初體驗評測得到了更多普通人的關注。

無論是試飛環節還是媒體提問環節,普通人最關心的還是6月1日起執行的實名制登記與其它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大疆的工作人員介紹:Spark的最大起飛重量300克,超過民航局規定的250克需要登記。但作為守法公民而言,登記並不是壞事兒、也不麻煩,大疆沒必要規避監管而專門設計250克以下的無人機。

無人機畢竟不是玩具,即使是以娛樂為賣點的無人機,飛行性能也是值得關注的。天氣預報軟體顯示體驗會時的陣風可達5級,Spark的“小身板”拼命的穩住自己已經非常不容易,但此時的手勢功能就已經不是很聽話了。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拍攝性能,購買消費級無人機主要還是為了拍出美麗的航拍作品,有朋友擔心Spark這麼小的相機與雲台能否給力?好在環球網無人機頻道已經拿到了樣機,實飛出真知,這些內容敬請期待我們後續的深度評測。

環球網無人機

跟著環環去飛翔!

不管老司機還是新司機,只要對無人機感興趣,歡迎加入環球網無人機粉絲群,在這裡有志同道合好友,一起探討好玩有趣亦或者專業的無人機內容。只要你想來,我們隨時歡迎。

ps:非誠勿擾,廣告勿擾

從技術角度講,這兩年傳統的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已經發展得已經比較令人滿意:商品化和可靠性突飛猛進,到手即飛而且“炸機”與“一鍵放生”變成了很小概率事件;拍攝清晰度與雲台穩定度不錯,甚至可以在一些行業運用中派上用場;續航時間並不是很短,一塊電池可滯空20分鐘,2塊電池就夠拍一次比較奢侈的婚禮……(參見《進擊的消費級無人機:當是玩具卻在搶行業應用的蛋糕》)新產品在性能上已經比較不容易打動普通用戶。

在技術上的另一方面,受制於電池等基礎配件的技術水準以及重量與成本的制約,消費級無人機也碰到了與智慧手機相似的瓶頸:續航提高難、機械變焦難、硬體擴展難……(參見《進擊的消費級無人機②:行業應用可行嗎?實測很難拍清車牌號》)在性能上產生革命性突破的可能性也不太大,那麼在人性化方面向下拓展用戶群體相對則更容易。

而在活動最後的場外試飛環節裡,飛行性能、甚至拍照水準也沒有得到太多展示。展示的重點是環繞、漸遠、沖天、螺旋環繞等一鍵拍攝功能,還有一鍵生成10秒短視頻。這些功能對於無人機的性能沒有多麼明顯的提高、對於一些老司機而言或許可有可無;但對於新用戶而言,上手就能拍出複雜航線的鏡頭真是太貼心了。(參見《假裝是個老司機:超簡單實用的10個無人機航拍技巧》)

在試飛的最後是媒體體驗環節,讓大家著重體驗的則是人臉識別與手勢識別功能:用戶的臉被識別後,不用遙控器、不用APP就可以起飛和降落;揮手就可以像“萬磁王”一樣指揮Spark的位置;像擦玻璃一樣揮揮手,它就飛到更遠的地方。

對於“科技達人”而言手勢識別或許並不是一個很新奇的功能,幾年前智慧電視剛興起時大家就已經玩過一波,但用手勢控制量產化的消費級無人機這依然很新鮮。Spark也確實得到了更多無人機“圈外人”的注意,我們的Spark初體驗評測得到了更多普通人的關注。

無論是試飛環節還是媒體提問環節,普通人最關心的還是6月1日起執行的實名制登記與其它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大疆的工作人員介紹:Spark的最大起飛重量300克,超過民航局規定的250克需要登記。但作為守法公民而言,登記並不是壞事兒、也不麻煩,大疆沒必要規避監管而專門設計250克以下的無人機。

無人機畢竟不是玩具,即使是以娛樂為賣點的無人機,飛行性能也是值得關注的。天氣預報軟體顯示體驗會時的陣風可達5級,Spark的“小身板”拼命的穩住自己已經非常不容易,但此時的手勢功能就已經不是很聽話了。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拍攝性能,購買消費級無人機主要還是為了拍出美麗的航拍作品,有朋友擔心Spark這麼小的相機與雲台能否給力?好在環球網無人機頻道已經拿到了樣機,實飛出真知,這些內容敬請期待我們後續的深度評測。

環球網無人機

跟著環環去飛翔!

不管老司機還是新司機,只要對無人機感興趣,歡迎加入環球網無人機粉絲群,在這裡有志同道合好友,一起探討好玩有趣亦或者專業的無人機內容。只要你想來,我們隨時歡迎。

ps:非誠勿擾,廣告勿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