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蟲吃掉塑膠袋:清除白色污染新希望

蠟蟲能夠生物降解最常用但卻最難降解的塑膠之一——聚乙烯。

蠟蟲是常見昆蟲大蠟螟(或大蠟蛾)的幼蟲。 野生大蠟蛾寄生在蜂群中,

對全歐洲的蜂巢來說都是禍害。 蠟蛾在蜂巢中產卵, 而它們的幼蟲就依靠蜂蠟孵化和成長——蠟蛾也因此而得名。

該科研小組成員之一 Federica Bertocchini 是一名業餘養蜂人, 她在除去蜂巢內的寄生蟲時偶然發現了這種幼蟲。 Bertocchin 將這些幼蟲暫時放在塑膠購物袋裡, 之後卻發現袋子上佈滿了孔洞。

Bertocchini 來自西班牙坎塔布裡亞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所(CSIC), 她和同事 Paolo Bombilli、以及劍橋大學的生物化學系的 Christopher Howe 進行了計時實驗。

他們讓大約一百隻蠟蟲與英國某超市的塑膠袋接觸, 僅40分鐘後袋子上就開始出現孔洞, 而12小時後塑膠袋重量比開始時減少了92 mg。

科學家認為, 和近期發現的其他降解方式相比, 這一速度是極快的:比如去年報導的細菌生物降解某些塑膠的速度只有每天0.13 mg。

該研究於4月24日發表於 Current Biology。 文章第一作者, 劍橋大學的 Paolo Bombelli 表示:“如果這一化學過程中只有一種酶起作用, 那麼使用生物技術複製這一過程應該是可行的, 該發現可能會成為一種重要的工具, 能夠幫助我們清理垃圾填埋廠和海洋中累積的聚乙烯塑膠垃圾。 ”

聚乙烯廣泛應用於包裝, 占歐洲塑膠產品用料總需求的40%, 而其中38%都會被丟棄到垃圾填埋場。 世界各地的人每年要消耗約一萬億噸塑膠袋。

一般來說, 塑膠極難被分解, 即使是較小的碎片也很難被生態系統降解。 因此它造成的環境破壞十分嚴重。

而大自然或許能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供養蠟蟲的蜂蠟是很多種脂類化合物的混合物, 而脂質是構成脂肪、油脂和某些激素等生物細胞的關鍵分子。

雖然蠟蟲生物降解蜂蠟的分子細節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但研究者表示, 消化蜂蠟和聚乙烯的過程中打斷的化學鍵是可能是類似的。

來自 CSIC 的 Bertocchini 是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 他說:“蠟屬於聚合物, 是一種‘自然塑膠’, 其化學結構和聚乙烯類似。 ”研究人員進行了光譜分析後發現, 聚乙烯的化學鍵的確斷裂了。 分析表明, 蠟蟲將聚乙烯轉化成了乙二醇——一種未互相連接的“單體”分子。

為了確認塑膠降解並非僅由蠟蟲的咀嚼機制造成, 研究團隊將其中一些蠟蟲搗碎後塗在聚乙烯塑膠袋上, 得到的結果與之前類似。

“這些毛毛蟲並不只是簡單地吃下塑膠, 而不改變其化學成分。

我們證實了這些蠟蟲的確破壞了聚乙烯塑膠的高分子鏈, ”Bombilli 說, “這種毛毛蟲會生產出一些破壞化學鍵的物質, 該物質可能存在於它們的唾液腺或腸道共生細菌中。 在今後的研究中, 我們會嘗試確定該反應的分子過程, 再看看能否將起作用的酶純化出來。 ”

一旦瞭解了分子水準的過程, 研究人員就會利用其原理設計工業規模的生物技術方案, 用於處理聚乙烯廢料。 Bertocchilni 補充道:“我們計畫將這一發現轉化為可行的方法, 清理塑膠垃圾, 從而拯救海洋、河流等各種環境, 扭轉當前還無法避免的塑膠垃圾累積。 ”

翻譯 王可

校對 夏燁 張士超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17-04-caterpillar-bags-biodegradable-solution-plastic.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