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做一位獨立成熟的媽媽?她的故事可以啟發你

文/小妖精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四月天!”這是林徽因的經典之作《人間四月天》, 在1932年寫下的, 那一年她的兒子梁從誡出生了, 她懷著兒子出生的喜悅, 寫出了這麼一首閃爍著母愛光輝的經典詩作。

說起林徽因, 大家對她的第一印象民國一代才女, 集美貌與才華一身, 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攜手一段美滿姻緣, 與徐志摩和金嶽霖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傳說也不少。 很少有人能關注到她是一位母親, 養育了梁從誡和梁再冰一兒一女, 並且這一兒一女也都非常優秀。

女兒梁再冰, 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西語系, 後擔任新華社記者, 曾與丈夫于杭一起先後在英國、澳大利亞和香港作為新華社駐外記者工作多年, 1991年退休。

兒子梁從誡,

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和常委,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中國文化書院·綠色文化分院)創辦人、會長。 1999年, 獲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和香港地球之友頒發的“地球獎”, 以及國家林業局頒發的“大熊貓獎”。

在一雙優秀兒女的眼中, 林徽因是怎樣一位母親?梁從誡在《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一文中是這麼描述的:她是一位熱心的主婦, 一位溫柔的媽媽。

01

作為一位熱心的主婦, 林徽因很有生活情趣, 這從家裡的日常擺設中就能看出來。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 林徽因住在北平東城北總布胡同, 一座方磚鋪地的四合院。 院子裡有個美麗的垂花門, 院裡種了海棠和馬纓花;中式平房裡放著從舊貨店裡買來的老式傢俱。 作為建築藝術家, 從野外考察撿到的殘破石雕也成了擺設, 當然屋裡最多的是無數的書。

家的品位格調, 很大程度上能代表女主人的生活情趣。 林徽因對於家的佈置, 將她對文學、藝術、建築等方面的才能都顯現出來了。

這樣溫馨而又有書香氣息的家, 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 每逢節假日, 四合院裡就充滿了年輕人的高談闊論和笑語喧聲。 梁從誡的姑姑、叔叔、舅舅和姨, 他們都是其中的座上客, 喜歡與林徽因這位長嫂和長姊交流。

梁再冰和梁從誡是幸運的, 他們有這麼一位會生活的媽媽, 從小就給他們營造了溫馨和睦、充滿愛意的家庭氛圍。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即使經歷動盪的戰爭歲月, 他們也可以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 林徽因、梁思成故居

02

梁從誡的回憶文裡有提到外祖父母的婚姻狀況, 林徽因的父母之間是一段包辦婚姻, 雖然她的母親容貌端正, 但是一位沒有受過教育的、不識字的舊式婦女, 因為出身在有錢的商人家庭, 所以也不善女紅和持家。 這樣的一種處境, 註定林徽因的母親得不到丈夫的寵愛, 也討不到婆婆的歡心, 一直以來過著與丈夫分居的孤單生活。

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和, 讓林徽因對父母有一種雙重矛盾。 她愛父親, 卻恨他對母親的無情;她愛母親, 卻又恨她不爭氣。正是這樣一種童年家庭環境,林徽因的個性裡沒有特別多的三從四德的歸順,她一直在追求人格的獨立和自由。在林徽因人生的個性化標籤裡,她追求愛情、經營婚姻以及養兒育女,都一直都遵從內心,堅信活得更忠實於自我,才會有更好的人生。

作為一位溫柔的媽媽,林徽因的母性溫柔也更多的體現在她的堅韌與獨立,對兒女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林徽因並沒有被戰爭和疾病擊倒。在精神和事業上,她總有新的追求,極少以傷感的情緒單純地緬懷過去。

即使心情很抑鬱的時候,她依舊保持著一種勤奮學習的姿態,每天都讀大量的書。讀了許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最喜歡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並且要求當時十二歲的梁從誡當成功課去讀它,讓他一句句去體味屠格涅夫對自然景色的描寫。

在閱讀這件事上,林徽因在兒女們面前做到了言傳身教。她讀了很多書以後,找不到人交談,就直接和梁思冰、梁從誡交流,不管他們在那個年紀是否真正能懂,但從小培養了一雙兒女的文學鑒賞力。

林徽因給孩子們讀羅曼·羅蘭寫的《米開朗基羅傳》(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全英文版的。基本是自己讀一章,然後翻譯一章再給孩子們講一遍,講的時候會帶上很多感情色彩。她也會為孩子們讀自己寫的詩文,一首首韻律上口的詩文,經林徽因演繹朗誦出來,有如歌那麼美而好聽。

她給孩子們讀《唐睢不辱使命》,讀得特別繪聲繪色,讀出了唐雎的英雄膽氣,秦王的前踞而後恭的窘態。梁從誡說每次聽這樣的朗誦,就猶如聽了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

愛,自由和美是林徽因畢生追求的三個境界,她將這三重境界也應用到了親子閱讀上。作為媽媽一直給孩子們讀經典,也買了大量的經典讓他們自己去讀。在閱讀經典中,林徽因用對成年人的平等視角來教會孩子們閱讀這件事,陶冶他們幼小的心靈。通過閱讀這個載體讓教會孩子們瞭解自然界和社會,給予他們尋求自由,發現美並且懂得怎麼愛的能力。

▲ 林徽因給孩子們讀書

03

1946年,林徽因一家經歷戰亂動盪後,重新回到北平。梁思成出任了清華大學營建系主任,林徽因以特邀教授身份擔任了清華大學講學任務。女兒梁再冰也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她隨後報考了父母所在的清華大學。

當考試成績張榜公佈後,梁再冰的分數沒有達到清華大學的錄取標準。林徽因擔心會不會是考試評分有誤差,出於對孩子大學夢想的負責,她請人調閱了女兒的試卷查看。查看結果沒有發現卷子中有錯判、漏判的情況。

按照現代很多父母的思維,憑藉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清華的背景、人脈,動用一些關係,梁再冰的清華夢很容易實現。但林徽因沒有動用任何特權甚至關係,平靜接收了這個現實,讓女兒改投北京大學,入了西方語言文學系。

1950年,兒子梁從誡也到了上大學的年紀,為了繼續圓父母夢,他報考了清華大學的建築系,但考試結果,差了分數線兩分未被錄取。同樣,與當年對待女兒一樣,林徽因讓兒子改投了分數線稍低的清華歷史系。

從這兩件事上,我們可以感知到林徽因作為一位溫柔的媽媽,她對孩子們的愛是恰當的,而不是一味的寵溺。在他們考大學不順利的情況下,沒有給予兒女特殊的待遇。保持了母愛該有的尺度,用理性的母愛保證孩子健康的人格發展,讓孩子養成獨立生存的能力。

你對林徽因怎麼看?留言說說你對她的印象吧。

卻又恨她不爭氣。正是這樣一種童年家庭環境,林徽因的個性裡沒有特別多的三從四德的歸順,她一直在追求人格的獨立和自由。在林徽因人生的個性化標籤裡,她追求愛情、經營婚姻以及養兒育女,都一直都遵從內心,堅信活得更忠實於自我,才會有更好的人生。

作為一位溫柔的媽媽,林徽因的母性溫柔也更多的體現在她的堅韌與獨立,對兒女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林徽因並沒有被戰爭和疾病擊倒。在精神和事業上,她總有新的追求,極少以傷感的情緒單純地緬懷過去。

即使心情很抑鬱的時候,她依舊保持著一種勤奮學習的姿態,每天都讀大量的書。讀了許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最喜歡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並且要求當時十二歲的梁從誡當成功課去讀它,讓他一句句去體味屠格涅夫對自然景色的描寫。

在閱讀這件事上,林徽因在兒女們面前做到了言傳身教。她讀了很多書以後,找不到人交談,就直接和梁思冰、梁從誡交流,不管他們在那個年紀是否真正能懂,但從小培養了一雙兒女的文學鑒賞力。

林徽因給孩子們讀羅曼·羅蘭寫的《米開朗基羅傳》(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全英文版的。基本是自己讀一章,然後翻譯一章再給孩子們講一遍,講的時候會帶上很多感情色彩。她也會為孩子們讀自己寫的詩文,一首首韻律上口的詩文,經林徽因演繹朗誦出來,有如歌那麼美而好聽。

她給孩子們讀《唐睢不辱使命》,讀得特別繪聲繪色,讀出了唐雎的英雄膽氣,秦王的前踞而後恭的窘態。梁從誡說每次聽這樣的朗誦,就猶如聽了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

愛,自由和美是林徽因畢生追求的三個境界,她將這三重境界也應用到了親子閱讀上。作為媽媽一直給孩子們讀經典,也買了大量的經典讓他們自己去讀。在閱讀經典中,林徽因用對成年人的平等視角來教會孩子們閱讀這件事,陶冶他們幼小的心靈。通過閱讀這個載體讓教會孩子們瞭解自然界和社會,給予他們尋求自由,發現美並且懂得怎麼愛的能力。

▲ 林徽因給孩子們讀書

03

1946年,林徽因一家經歷戰亂動盪後,重新回到北平。梁思成出任了清華大學營建系主任,林徽因以特邀教授身份擔任了清華大學講學任務。女兒梁再冰也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她隨後報考了父母所在的清華大學。

當考試成績張榜公佈後,梁再冰的分數沒有達到清華大學的錄取標準。林徽因擔心會不會是考試評分有誤差,出於對孩子大學夢想的負責,她請人調閱了女兒的試卷查看。查看結果沒有發現卷子中有錯判、漏判的情況。

按照現代很多父母的思維,憑藉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清華的背景、人脈,動用一些關係,梁再冰的清華夢很容易實現。但林徽因沒有動用任何特權甚至關係,平靜接收了這個現實,讓女兒改投北京大學,入了西方語言文學系。

1950年,兒子梁從誡也到了上大學的年紀,為了繼續圓父母夢,他報考了清華大學的建築系,但考試結果,差了分數線兩分未被錄取。同樣,與當年對待女兒一樣,林徽因讓兒子改投了分數線稍低的清華歷史系。

從這兩件事上,我們可以感知到林徽因作為一位溫柔的媽媽,她對孩子們的愛是恰當的,而不是一味的寵溺。在他們考大學不順利的情況下,沒有給予兒女特殊的待遇。保持了母愛該有的尺度,用理性的母愛保證孩子健康的人格發展,讓孩子養成獨立生存的能力。

你對林徽因怎麼看?留言說說你對她的印象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