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華為的自亂陣腳 幕後有什麼難言之隱

編者按:

輿論是一面哈哈鏡,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品牌的態度, 但是它不是無差別的。 輿論會挑肥揀瘦, 偏好明星公司、熱門人物;輿論會劍走偏鋒,

專門抓住優秀公司的小辮子說事;輿論偶爾也欺軟怕硬, 譬如穀歌退出中國之後, 有哪家網媒敢惹百度之鋒芒?

文/熊出墨請注意(id:xiongxiongbiji)

合作轉載qq:14762604

“態度決定一切”, 曾經是唯一一位將中國男足帶進世界盃舞臺的主教練米盧蒂諾維奇的座右銘。 這是他選擇球員的首要標準, 多年來在業界廣為傳頌。

在米盧看來, 即便名氣再大的球員, 如果在訓練和比賽態度方面不能夠呈現出最積極一面, 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棄用。

體育圈的套路和科技圈比, 到底哪個更深?或許無從判斷。 但華為近期頻頻曝出的系列爭議性話題反倒折射出一個樸素道理:有些時候, 態度還真的能決定一些事情。

“記憶體門”走遠後的思考

比如最近發生的“記憶體門”事件,

一度引發了業界沸騰的口水戰。 或許連華為自己也沒想到, 有一天會因為某一小小部件用了不同廠商的貨源, 被輿論逼至風口浪尖。

儘管華為官方進行了多次辯解, 也提供了測試數據稱讀寫速度並未受到影響,

但依然有不依不饒的媒體和消費者在持續追問。 於是令華為鬱悶的一幕還是出現了:向來兢兢業業細心打磨產品, 被稱為國產手機品牌的扛大旗者, 卻由此被蓋上了“傲慢對待消費者”的帽子。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快閃記憶體問題麼?你們至於這樣窮追猛打麼?華為的怨氣一定來自這裡。 實際上, 為了保障出貨供應穩定, 並且在上下游產業鏈上不至於受制於人, 華為等大品牌一般都會選用多家供應商, “手機體驗流暢與否, 並非由某一零部件決定”, 華為認為, 用戶的反應實在有點過於大驚小怪。

熟悉科技行業的使用者可能都知道, 終端產品完成生產往往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精密合作和細緻分工, 採購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華為的快閃記憶體供貨受制於上游供應鏈, 廠商選擇多家供應商的做法屬於業內常見。 但從深層次來看, 中國品牌廠商依然在研發、設計和供應鏈方面存在天然短板。

此前華為由於擁有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 一度在CPU領域占得先機, 這樣讓小米等公司羡慕不已, 受制於產業鏈多年之後, 雷軍終於下狠心發誓小米一定要研發自己的處理器, 從而扭轉產品上市週期不斷打亂的局面, 更多的掌握產業鏈話語權成為國產品牌能否立足的關鍵因素。

信心與尷尬

事實上, 近期除了快閃記憶體門, 還有記憶體門、疏油層等事故, 不斷頻頻在業界曝光出來, 這讓自研CPU、海外市場不斷勝利、通訊領域世界第一等目標逐漸成為或者接近成為現實的華為,

卻在另一側持續面臨著尷尬——曾經多年積累的口碑, 面臨著不斷做大之後, 因為忽視用戶的體驗和感受而被質疑的局面。

華為不願意面對用戶的質疑, 與此前iPhone4產品遭遇信號缺陷的“天線門”時的蘋果公司態度有著相似之處, 但最後蘋果公司還是承認了這一問題, 並在後續版本中積極改進了這一缺陷。 而華為一直將蘋果公司設定為自己的追趕目標, 且在榮耀V9等產品中積極向蘋果手機致敬。 那麼華為的傲慢態度, 為什麼會與蘋果形成鮮明對比呢?

眾所周知, 產品缺陷會讓消費者對某一品牌信心產生動搖, 但還不足以擊垮一個品牌。 天線門事件不能打敗蘋果, iPhone 4仍是當年銷量最高的手機之一;排放門也不能擊垮大眾, 2016年大眾集團全球交付銷量為1030萬輛,仍是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商;就算是類似於Galaxy Note 7讓三星如此聲名狼藉的燃損爆炸事件,已經嚴重威脅消費者的人身安全,不得不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召回,也沒有讓消費者喪失對三星下一代產品的期待。

資料顯示,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市場,華為銷量占比已經超過iPhone,躍居銷量占比第一位。但華為接下來的動作卻頗有自亂陣腳之嫌。有業內人士爆料,華為已經削減了P10的產能,同時nova 2、Mate 10提前上市。如爆料者所言,nova 2已於5月正式發佈,但據悉預約量並不理想。

自亂陣腳為哪般

在新品發佈的節奏和產品線規劃上,業界早有一些聲音認為華為“陣腳已亂”,這一點從nova 2的發佈時機上可以得到一些佐證。

華為P10於3月24日在中國正式發佈,主打顏值和拍照,是面向年輕市場的時尚旗艦手機;僅僅兩個月後,也就是5月26日,華為另一款面向年輕群體的時尚手機nova 2接踵而至,雖然定位上略低於P10,但2499元的起步價卻表明,這是一部中端以上的智慧手機,在定位、行銷、銷售上將無可避免地和P10產生衝突。

作為華為nova的升級產品,nova 2原本的發佈時間該是何時?有爆料者表示曾經定為6月以後,而從手機廠商的發佈節奏來看,手機真正上市離發佈是有一段時間的,廠商需要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充分的行銷和備貨。所以按照原本計畫,nova 2的大規模上市會是6月底7月初,與華為P10拉開了3個月的時間,這樣既能保證華為在時尚手機市場的熱度,又不會與P10形成衝突。

“nova 2提前發佈的原因,無非就是華為P10快閃記憶體門”。快閃記憶體門對華為手機的銷量有影響麼?當然有,但效果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那麼華為為什麼要自己亂了陣腳呢?是急於想用下一個新產品來轉移用戶的注意力,還是輿論的漫天風雨使華為產生了錯覺進而影響了判斷?目前不得而知,但如今的華為已經不再像以前那個大氣沉穩低調務實的華為,卻是不爭的事實。

假設一下,傲慢的不是華為,媒體們會如何報導呢?如果是蘋果,作為最大的果粉群體,產品編輯們會不會在結尾處再次強調iPhone仍是體驗最好的智能手機?如果三星,是不是又是輿論的集體狂歡,最好的安卓手機果然花落中國?

因為快閃記憶體門發生在華為身上,因為華為接下來一系列傲慢的公關手法,才有了媒體們連篇累牘的報導。即便如此,深消協依舊站在華為一邊,表示未發現華為P10系列手機存在虛假宣傳和批量性產品品質問題的情況。而華為近期沾染上了“一出事就怪友商”的不良習氣,甚至還可能會去各種“維權”,但如果說樹大根深手眼通天的華為贏了官司,卻輸了人心,這兩者又孰重孰輕呢?

世界上沒有哪家公司是被輿論打敗的,輿論只是企業行為的放大鏡。或許,真正能夠打敗企業的只有企業自己。是否真的自亂陣腳,華為未必會承認。3G記憶體經過優化是否能夠擁有4G一樣的流暢體驗,用戶其實也未必真正關心。與其與媒體、用戶頻繁進行口舌之爭失了大品牌身份,華為倒不如多反思一下自身的公關和行銷策略,多在產品本身上下下功夫。用戶心中的那個令人欽佩和嚮往,代表著民族品牌無比榮耀的華為不應該是漸漸遠去,而是應該快點歸來。

文/熊出墨請注意

合作qq 14762604

2016年大眾集團全球交付銷量為1030萬輛,仍是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商;就算是類似於Galaxy Note 7讓三星如此聲名狼藉的燃損爆炸事件,已經嚴重威脅消費者的人身安全,不得不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召回,也沒有讓消費者喪失對三星下一代產品的期待。

資料顯示,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市場,華為銷量占比已經超過iPhone,躍居銷量占比第一位。但華為接下來的動作卻頗有自亂陣腳之嫌。有業內人士爆料,華為已經削減了P10的產能,同時nova 2、Mate 10提前上市。如爆料者所言,nova 2已於5月正式發佈,但據悉預約量並不理想。

自亂陣腳為哪般

在新品發佈的節奏和產品線規劃上,業界早有一些聲音認為華為“陣腳已亂”,這一點從nova 2的發佈時機上可以得到一些佐證。

華為P10於3月24日在中國正式發佈,主打顏值和拍照,是面向年輕市場的時尚旗艦手機;僅僅兩個月後,也就是5月26日,華為另一款面向年輕群體的時尚手機nova 2接踵而至,雖然定位上略低於P10,但2499元的起步價卻表明,這是一部中端以上的智慧手機,在定位、行銷、銷售上將無可避免地和P10產生衝突。

作為華為nova的升級產品,nova 2原本的發佈時間該是何時?有爆料者表示曾經定為6月以後,而從手機廠商的發佈節奏來看,手機真正上市離發佈是有一段時間的,廠商需要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充分的行銷和備貨。所以按照原本計畫,nova 2的大規模上市會是6月底7月初,與華為P10拉開了3個月的時間,這樣既能保證華為在時尚手機市場的熱度,又不會與P10形成衝突。

“nova 2提前發佈的原因,無非就是華為P10快閃記憶體門”。快閃記憶體門對華為手機的銷量有影響麼?當然有,但效果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那麼華為為什麼要自己亂了陣腳呢?是急於想用下一個新產品來轉移用戶的注意力,還是輿論的漫天風雨使華為產生了錯覺進而影響了判斷?目前不得而知,但如今的華為已經不再像以前那個大氣沉穩低調務實的華為,卻是不爭的事實。

假設一下,傲慢的不是華為,媒體們會如何報導呢?如果是蘋果,作為最大的果粉群體,產品編輯們會不會在結尾處再次強調iPhone仍是體驗最好的智能手機?如果三星,是不是又是輿論的集體狂歡,最好的安卓手機果然花落中國?

因為快閃記憶體門發生在華為身上,因為華為接下來一系列傲慢的公關手法,才有了媒體們連篇累牘的報導。即便如此,深消協依舊站在華為一邊,表示未發現華為P10系列手機存在虛假宣傳和批量性產品品質問題的情況。而華為近期沾染上了“一出事就怪友商”的不良習氣,甚至還可能會去各種“維權”,但如果說樹大根深手眼通天的華為贏了官司,卻輸了人心,這兩者又孰重孰輕呢?

世界上沒有哪家公司是被輿論打敗的,輿論只是企業行為的放大鏡。或許,真正能夠打敗企業的只有企業自己。是否真的自亂陣腳,華為未必會承認。3G記憶體經過優化是否能夠擁有4G一樣的流暢體驗,用戶其實也未必真正關心。與其與媒體、用戶頻繁進行口舌之爭失了大品牌身份,華為倒不如多反思一下自身的公關和行銷策略,多在產品本身上下下功夫。用戶心中的那個令人欽佩和嚮往,代表著民族品牌無比榮耀的華為不應該是漸漸遠去,而是應該快點歸來。

文/熊出墨請注意

合作qq 147626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