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空軍:我國戰機年產量是俄3倍,兩年可生產一個英國空軍

戰鬥機進入四代機以後, 以往哪種平時小批量生產, 戰時突擊生產的方式行不通了。 平時的戰鬥機生產量就體現了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弱。

如果以四代和四代以上戰機的年產量為標準作個劃分的話, 中美俄三國可以屬於第一梯隊。 不過同在第一梯隊裡, 也有強弱。 中美兩國可以說是齊頭並進, 俄羅斯就落後一些了。

我們先來看看俄羅斯的情況。 飛機的生產都有個生產週期, 從購買材料到加工生產再到交付, 一般需要3年時間。 如果是2017年交付的飛機, 基本上是2014年開始生產的。

俄羅斯在兩個生產週期, 也就是6年的時間裡, 一共交付了241架飛機, 平均每年40架左右。 這其中包括:88架su-30Sm, 58架SU-35、95架SU-34。 這個數量已經很不錯了, 要知道現在英國空軍的四代以上戰機一共才217架, 俄國在6年時間裡就生產了一個英國空軍出來。

由於國際油價下跌, 加上國際禁運導致俄國經濟持續低迷。 在重重困難下還能達到這樣的產量, 不得不讓人佩服。 雖然俄羅斯的飛機年產量並不低, 但和我國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 我國共有三家主要的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的生產廠商, 分別是沈飛、成飛和西飛。

根據目前公開的2014年的資料來看,

沈飛當年一共生產了10架殲15、4架殲11BS、16架殲11BH、8架殲11BSH以及4架殲16原型機。 年產量突破40架。

成飛大約在同一時間生產了48架殲-10A、殲-10S和殲-10B戰鬥機以及4架殲-20原型機。

此外西飛還生產了12架殲轟-7A/B飛機, 合計年產量大約為100架左右。 還是僅僅是2014年的資料。 在之後的三年裡, 三家廠商都有脈動生產線投產, 飛機的生產速度比2014年有較大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 我國僅沈飛和成飛中的任意一家, 就相當於俄羅斯全國的飛機產量。 我國全國的的飛機年產量約是俄羅斯的3倍。

換句話說, 以目前中國的生產速度, 可以在兩年的時間裡生產出一個日本空軍或者一個英國空軍。

飛機和發動機製造技術所涉及的領域包括裝配、鑄造、鍛造、成形、機械加工、特種加工、焊接、熱處理和表面處理、工藝檢測、複合材料加工等等很多方面,

它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學與技術的基礎能力和水準, 更是直接決定了戰鬥機生產的能力。

2011年, 我國的工業生產總值首次超美國, 結束了美國在世界工業生產總值頭把交椅上坐了整整100年的歷史。

這是目前還在世的人們一生都沒有經歷過的事。

也正是這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 體現在軍事實力上, 才有了這令人驚喜的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