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個古鎮到處都是老房子,成為世界遺產後加速爆紅!

南潯到處都是名人舊宅, 成為世界遺產後加速爆紅!

撰文/攝影:一路南風

在南潯的時候, 參觀過不少當地名人的舊居和商會舊址,

各座建築風情各異, 令人讚歎!

做為近代江南經濟和文化重鎮, 南潯的名人舊居堪稱古鎮之最, 成為世界遺產後更加速爆紅!

嘉業藏書樓

嘉業藏書樓是小蓮莊主人劉鏞的孫子劉承幹所建。 劉承幹繼承祖上的大筆遺產卻不善於經商, 只喜歡藏書、讀書、印書,

劉承幹在上海收購大量藏書以後, 在小蓮莊旁邊於1920年動工, 歷時5年建了嘉業藏書樓, 當時花費銀子12萬兩, 共20畝地, 分為書樓和園林兩部分。

嘉業藏書樓的主人劉承幹1881年出生于南潯, 1963年在上海過逝, 他是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和刻書家, 花費20年的時間, 30萬兩白銀, 共收藏16萬冊60萬卷藏書, 我國的邊境線麥克馬洪線的資料就是在這裡找到的。 劉家于1933年家道中落, 為了維持書樓, 賣掉五萬冊書, 到1951年, 主人主動把書樓捐獻給了國家, 當時由浙江圖書館來接收, 嘉業藏書樓現屬為浙江圖書館的一個分支機搆。

劉氏梯號

劉氏梯號的主人是劉鏞的第三個兒子劉梯青。 劉梯青原名劉安生, 號梯青是屬梯字輩, 因此其私人住宅便取名為劉氏梯號。 因為劉氏梯號的西式建築都是用紅磚砌成的, 老百姓習慣上稱為“紅房子”。

紅房子整個建築線條簡潔、高敞、佈局通暢, 是典型的江南豪宅。 建築雖然為歐式, 不過室內的佈置卻以中式為主, 中西結合, 相得益彰。

“紅房子”的主人劉梯青不僅是個文物收藏家, 也是一個實業家, 他曾與西洋人合資在南方經營橡膠園, 還經營祖傳的錢莊典當。 他在上海、杭州等有不少房地產, 據民國十七年四月份出刊的《上海總商會會員錄》排在當時最具規模的16家房地產中, 其中他與劉承幹、劉湖涵皆榜上有名,

且名列前茅。

“紅房子”是南潯人文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 全面瞭解南潯, 劉氏梯號值得一走!

清醒書屋是劉氏梯號文氣最盛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潑墨揮毫,也可以體驗印刷術的奇妙!

張石銘舊宅

到了南潯當然要參觀號稱江南第一巨宅的張石銘故宅。張氏故宅建於1899年,樓上樓下共有房間244間,豪華程度令人驚歎!

張石銘原名叫張鈞衡,祖籍在安徽休寧縣,舊時隸屬徽州。張石銘是一位金石家,也是西冷印社的發起人和贊助人之一,舊宅裡有四種雕刻,被稱為小型的雕刻博物館。

洋樓結合中式建築,是張石銘舊宅最大的特點。

張石銘舊宅的四種雕刻分別為磚雕,石雕,東陽木雕和世上已絕版的玻璃雕,每一種雕刻都巧奪天工,是中國建築史上的頂級之作。

張石銘舊宅玻璃雕的玻璃從法國進口,具有三大特點:100年不沾灰,不用擦;單面玻璃,從裡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看不到裡面;每塊花紋都不一樣。這種玻璃以前有154塊,現在只剩73塊,當時是主人先請人畫好之後到國外定做的,因為張石銘的母親信佛吃素,因此這些玻璃圖案都是花卉,瓜果,蔬菜。

張石銘舊宅的大廳叫懿德堂,是由通州張謇所題,通州就是現在的南通,張謇是甲午科狀元,是一位實業家,教育家。“懿”是對婦女的尊稱,張石銘的父親很早就過逝了,家裡都是他的母親操持,所以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可以看出他對母親是非常尊敬。

故宅的每一個細節都精工細雕,秉承徽派風範!

庭院深深,流轉著多少故事。穿行庭院,仿佛穿越流年!

輯裡湖絲館原來是南潯商會的所在地,主要展示的是植桑、養蠶、采繭、繅絲、織綢等過程,包括展示一些絲綢成品。

輯裡絲是世界聞名最好的蠶絲,是一種絲中極品,因產于南潯鎮輯裡村而得名。清康熙和明萬曆年間,輯裡絲就聞名暇爾。近代南潯有被稱為“四象八牛七十條金黃狗”的近百余家絲商巨富,俱皆因此致富。輯絲一直作為帝王的御用品,帝王的黃袍明確規定必須用緝絲做,這代表了帝王的崇高權威。

湖絲製作場面。

張靜江故居↓

看過很多有錢人的舊宅,自然也想看看革命先驅的舊居。出於對張靜江的崇敬,我決定到他的故居看看。

張靜江是國民黨元老,和張石銘是堂兄弟。

張雖然是一位殘疾人,但身殘志堅,當時在政界頗有混得開,曾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結識孫中山先生後便開始對孫中山先生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孫中山先生稱他為“革命聖人”。後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其主持建設委員會工作,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在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為主席團成員,並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在孫中山逝世後召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又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蔣介石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推舉張靜江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張靜江與蔡元培、吳稚暉、李石曾並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

張靜江故居,又名尊德堂,是其祖父南潯“四象”之一的張頌賢,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所建。

張靜江故居保持清代傳統三進五間式古建築風格,一進有一廳五室,每進之間各有天開,每進一堂便遞高一級,俗稱步步高升。每進連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故居顯露一種豪華、古樸、幽深的遺風。封火牆高於屋頂,坡面屋頂覆蓋龍鱗般的小青瓦,屋簷口加蓋即利排水,又能防風的滴水瓦。室內棟如鱗次,宛如宮殿;雕刻十分精湛,以戲文、民俗圖案為主,崇尚一種古樸,自然美,為南潯一絕。

張靜江在1930年退出政界,之後開始研究佛學,跟僧人打交道,取佛號為“臥禪”。命運多乖的是,在1945年,張靜江近視惡化,雙目失明,這使他的晚年過得比較淒苦,只能靠念佛經,收聽收音機度過。1950年,在美國紐約,74歲的張靜江與世長辭!

清醒書屋是劉氏梯號文氣最盛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潑墨揮毫,也可以體驗印刷術的奇妙!

張石銘舊宅

到了南潯當然要參觀號稱江南第一巨宅的張石銘故宅。張氏故宅建於1899年,樓上樓下共有房間244間,豪華程度令人驚歎!

張石銘原名叫張鈞衡,祖籍在安徽休寧縣,舊時隸屬徽州。張石銘是一位金石家,也是西冷印社的發起人和贊助人之一,舊宅裡有四種雕刻,被稱為小型的雕刻博物館。

洋樓結合中式建築,是張石銘舊宅最大的特點。

張石銘舊宅的四種雕刻分別為磚雕,石雕,東陽木雕和世上已絕版的玻璃雕,每一種雕刻都巧奪天工,是中國建築史上的頂級之作。

張石銘舊宅玻璃雕的玻璃從法國進口,具有三大特點:100年不沾灰,不用擦;單面玻璃,從裡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看不到裡面;每塊花紋都不一樣。這種玻璃以前有154塊,現在只剩73塊,當時是主人先請人畫好之後到國外定做的,因為張石銘的母親信佛吃素,因此這些玻璃圖案都是花卉,瓜果,蔬菜。

張石銘舊宅的大廳叫懿德堂,是由通州張謇所題,通州就是現在的南通,張謇是甲午科狀元,是一位實業家,教育家。“懿”是對婦女的尊稱,張石銘的父親很早就過逝了,家裡都是他的母親操持,所以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可以看出他對母親是非常尊敬。

故宅的每一個細節都精工細雕,秉承徽派風範!

庭院深深,流轉著多少故事。穿行庭院,仿佛穿越流年!

輯裡湖絲館原來是南潯商會的所在地,主要展示的是植桑、養蠶、采繭、繅絲、織綢等過程,包括展示一些絲綢成品。

輯裡絲是世界聞名最好的蠶絲,是一種絲中極品,因產于南潯鎮輯裡村而得名。清康熙和明萬曆年間,輯裡絲就聞名暇爾。近代南潯有被稱為“四象八牛七十條金黃狗”的近百余家絲商巨富,俱皆因此致富。輯絲一直作為帝王的御用品,帝王的黃袍明確規定必須用緝絲做,這代表了帝王的崇高權威。

湖絲製作場面。

張靜江故居↓

看過很多有錢人的舊宅,自然也想看看革命先驅的舊居。出於對張靜江的崇敬,我決定到他的故居看看。

張靜江是國民黨元老,和張石銘是堂兄弟。

張雖然是一位殘疾人,但身殘志堅,當時在政界頗有混得開,曾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結識孫中山先生後便開始對孫中山先生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孫中山先生稱他為“革命聖人”。後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其主持建設委員會工作,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在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為主席團成員,並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在孫中山逝世後召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又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蔣介石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推舉張靜江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張靜江與蔡元培、吳稚暉、李石曾並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

張靜江故居,又名尊德堂,是其祖父南潯“四象”之一的張頌賢,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所建。

張靜江故居保持清代傳統三進五間式古建築風格,一進有一廳五室,每進之間各有天開,每進一堂便遞高一級,俗稱步步高升。每進連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故居顯露一種豪華、古樸、幽深的遺風。封火牆高於屋頂,坡面屋頂覆蓋龍鱗般的小青瓦,屋簷口加蓋即利排水,又能防風的滴水瓦。室內棟如鱗次,宛如宮殿;雕刻十分精湛,以戲文、民俗圖案為主,崇尚一種古樸,自然美,為南潯一絕。

張靜江在1930年退出政界,之後開始研究佛學,跟僧人打交道,取佛號為“臥禪”。命運多乖的是,在1945年,張靜江近視惡化,雙目失明,這使他的晚年過得比較淒苦,只能靠念佛經,收聽收音機度過。1950年,在美國紐約,74歲的張靜江與世長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