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嗎?其實都是謠言在作怪

最早「食物相克」的說法來自於舊時民間的口口相傳。 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 人們很難理解一些人吃了很正常的食物卻出現不適的症狀, 於是就被腦補是兩個食物同時進肚子後「相愛相殺相克」帶來的問題。

其實早在上世紀30 年代, 國內就有專家用動物和人體實驗證偽了「食物相克」的說法, 近年來國內的很多醫學機構也做過更嚴格的實驗, 再次證明食物相克現象並不存在。 但是很多小夥伴還是好奇, 「食物相克」的說法不會平白無故冒出來, 一定是有一些緣由的。

畢竟好像也許可能大概聽說似乎我們周圍真的發生過吃了螃蟹再吃柿子以後鬧肚子的事。

其實, 造成身體不適的並不是兩種食物相克, 而是其他的一些原因, 比如:

1. 乳糖不耐受:所謂乳糖不耐受是指一些人群因為身體缺少乳糖酶, 無法分解食物中(如牛奶)的乳糖而導致胃腸道不適, 出現腹鳴、腹瀉等症狀。 於是很多和牛奶相關的食物相克理論, 比如「香蕉和牛奶相克」「橘子和牛奶相克」的理論就出現了。

2.食用方式不當:很多食物如果烹飪或者食用方式不當, 會造成身體不適, 比如柿子吃多了會產生「胃柿石症」, 豆角沒煮熟就吃會導致嘔吐腹瀉等。

3. 腸易激症:簡稱IBS, 這是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 會造成腹痛腹脹腹瀉等症狀, 簡單說, 患有IBS 的人, 腸胃會經常不適, 無論吃了啥, 都可能會腹瀉。

4. 食物過敏:很多人對海鮮、花生、豆製品等有過敏反應, 食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皮膚反應等症狀。 然後同樣的, 鍋又甩給了「食物相克」。

5.最後一點也是很常見的, 原因就是:

現代人也「與時俱進」編篡出包括「營養拮抗」「化學反應」等極具時代唬人特色的食物相克原因。 然而這些統統不靠譜。 比如「化學反應食物相克」的代表「維生素C 與蝦不能一起食用」。 理由是因為蝦體內的砷與維生素C 相反應, 會變成劇毒砒霜。 但實際上人體有足夠的代謝能力。 曾有人計算過, 一個人至少一次性吃一百多公斤的蝦, 才能產生有足夠毒害作用的砒霜。

檸檬蝦, 泰國常見菜肴

沒有任何食物是安全的, 判斷一種食物是否有毒, 取決於攝入量。 舉個極端的例子, 水喝多了也會“水中毒”。 所以, 一定要把“量”這個概念, 深深地刻在腦子裡。 不同的食物(包括藥物), 中毒的劑量是完全不同的, 而對食物來講, 在日常生活中, 要達到中毒的量, 太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