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晚報評:治水提質初見成效,更上層樓任重道遠

有清晰的頂層設計, 有穩健審慎、蹄疾步穩的行動路徑, 有強大的組織保障和責任分工機制, 更有堅實的財政投入和人心所向的民眾企望, 深圳治水提質工程才能步步為營, 腳踏實地實現“一年初見成效”的目標。

2015年底、2016年初, 深圳全面啟動治水提質攻堅戰。 “一年初見成效、三年消除黑澇、五年基本達標、八年讓碧水和藍天共同成為深圳亮麗的城市名片”, 這是《深圳市治水提質工作計畫(2015~2020年)》提出的治水目標, 也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對深圳市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經過一年多艱苦而又卓有成效的治理, 深圳治水提質工作取得令人振奮的進展,

完成“一年初見成效”的目標, 水污染治理步伐不斷加快, 全市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全市上下治水提質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

據悉, 2016年, 全市共啟動了461個治水提質專案, 其中完工106個, 開工181個, 全年完成了治水投資111.04億元, 是2015年的3.96倍, 完成投資額相當於“十二五”期間水環境治理投入的63%。 巨大的投入換來了真真切切的改變:目前, 深圳市15條主要河流中有10條河流的水質獲得改善;深圳全市153個內澇點中, 2016年已整治完成102個;全市新建污水管網達1033.8公里, 比例是2015年的3倍, 新增汙水處理能力40萬噸/日, 同時, 消除了479個排污口。

水環境品質的顯著改善, 反映在資料上, 更表現在日常生活中。 春節期間, 中華白海豚現身深圳灣,

同時大量黑臉琵鷺等珍稀候鳥也回歸深圳灣棲息, 引發市民爭睹和讚歎。 各種珍稀動物頻現深圳灣, 甚至出現集群性回歸的盛景, 著實讓人欣慰, 這是深圳灣治理成效的最直接有力的證據, 也是對深圳治水提質工程的最好褒揚。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 深圳遵循“治水十策”和“十大行動”所確立的治理原則和行動方略, 堅持從流域統籌的視角出發, 展開系統治理行動, 強調正本清源、立體治水、聯網提效的理念, 喚起了從職能部門到普通民眾的所有治理力量, 打的是一場共治共用、全民參與的治水攻堅戰。

有清晰的頂層設計, 有穩健審慎、蹄疾步穩的行動路徑, 有強大的組織保障和責任分工機制, 更有堅實的財政投入和人心所向的民眾企望,

深圳治水提質工程才能步步為營, 腳踏實地實現“一年初見成效”的目標。 萬事開頭難, 過去一年多時間的努力, 其中所蘊含的辛苦與奮發, 困難與堅毅, 都融化在水環境改善的點點滴滴之中。

2016年的工作為治水提質攻堅戰開了一個好頭, 為此後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但這只是開端, 接下來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治水提質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只有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行, 以強大的治理動能不斷鞏固治水“戰果”, 如今所取得的治水成效才不會出現反復, 甚至出現倒退。

因此, 2017年的治水提質是一場承上啟下的堅韌之戰, 既事關“初見成效”的可持續性與突破性, 更事關“三年消除黑澇”的更高目標能否如期實現。

基於此, 2017年將是考驗深圳治水提質戰略定力、創新智慧和結構性突破的關鍵之年。 據悉, 今年治水提質工作主要圍繞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污水廠“雙提升”、排污口整治、落實“河長制”及加快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展開, 重點表現在管網建設、河道整治、黑臭水體治理及治汙設施四大方面。 戰略目標和推進步驟非常清晰, 我們有充分理由對2017年的治水提質工作保持樂觀。

今年是深圳“城市品質提升年”, 治水提質作為其中重要一環, 關乎城市品質提升的大局, 也關乎生態文明建設的長遠。 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道路上, 改善水環境品質是我們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也是讓市民享受改革開放福祉的題中應有之義。

繼續大力實施“治水十策”和“十大行動”, 以水文化、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五位元一體視角推進水品質改善, 加快解決城市水問題, 深圳依然在路上。

來源:深圳晚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