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樓板寨:週末自駕游的樂園

觀上水庫 弓保明 攝

在忻州, 呈東北——西南走向的綿延100多公里的雲中山, 是一條天然的界山, 將全市14個縣(市、區)分成了人們俗稱的“東六縣”和“西八縣”,

同時也成為汾河與滹沱河流域的分水嶺。 而雲中山風光最美的主峰——老君洞就在原平市樓板寨鄉。 美麗的雲嶺風光, 貫通雲中山東西的樓板寨大峽谷, 遍佈峽谷的核桃瓜果, 以其世外桃源般的獨特魅力, 成為原平、忻州、太原等地的城裡人自駕游和戶外徒步的勝地, 週末度假的樂園。

千年古隘——樓板寨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曾經寫過一首名叫《樓板寨口》的詩:

數年風土塞門行, 說著江山意暫清。

求取罷兵南北去, 滿樓蒼翠是平生。

這首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詩, 讓樓板寨在北宋時就名揚四海。

樓板寨歷史漫長悠遠, 境內北莊村東約50 米曾發掘出新石器時代、戰國、漢遺址;一家村北約100米曾發掘出新石器時代和漢遺址;王家溝曾發掘出石斧,

這些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人在這裡建立家園, 繁衍生息。

有學者認為, 樓板寨地名與“樓煩”是有些歷史淵源的。 樓煩是春秋時期由樓煩部族建立的一個國家, 當時的疆域包括今天的原平、甯武、岢嵐、偏關、保德一帶。 樓煩國被強大起來的趙國所滅, 樓煩族也在漢代時被大將衛青趕出中原後消失在了茫茫大草原上, 但樓煩作為一個地名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如原平市茹嶽村的“樓煩寺”、甯武縣的“樓煩嶺”、甯武的寧化古城在隋代就曾經是“樓煩郡”的郡治, 現在太原市的“婁煩縣”等。

滴水崖瀑布 弓保明 攝

那麼它在歷史上為什麼是一處軍事要塞呢?這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 汾河河谷和滹沱河河谷中間橫亙著一條雲中山脈, 橫穿雲中山的樓板寨大峽谷, 歷史上就是一條交通要道, 它是從汾河河谷通往滹沱河河谷的重要通道。 為了扼守這條通道, 東漢建安十五年, 雲中縣縣治就設在樓板寨, 自漢代以來為忻州、定襄、原平人到甯武東寨、五寨等地最近的通道,

商貿往來非常繁盛。 它又是古代連接毗盧佛道場蘆芽山和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的必經之路, 是著名的“朝聖之路”。 在宋朝時成為一條軍事要道, 楊家將曾在此築有軍事要塞“樓板寨”。 明朝時樓板寨屬於“雁門十八隘”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清和民國時, 它又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駝炭道”。 甯武的煤炭常通過騾馬從這條路運往原平、忻州等地。 上世紀30 年代同蒲路原平到甯武段修通後, 這條路逐漸陷入了衰落, 至今樓板寨峽谷內仍有很多古代的軍事遺跡和商貿往來遺跡, 民間還流傳著很多富商巨賈在這條路上做生意的傳說。

觀鳥聖地——觀上水庫

近年來, 網上特別流行幾本書:《發現最美的鳥》、《雜草的故事》、《萬物皆奇跡》,

這些書推崇觀察自然, 特別是觀鳥。 而用望遠鏡觀鳥, 不僅時尚, 而且體現了人們科學精神的回歸。 而樓板寨正有這樣一處觀鳥聖地——觀上水庫。 建于樓板寨大峽谷穀口的觀上水庫, 是原平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高聳的山峰倒映在波光蕩漾的水面上, 令人如入幻境。 近年來觀上水庫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天鵝、灰鶴、黑鸛等野生珍禽前來歇腳, 而且歇腳的時間也一年比一年長。 而除了觀鳥, 觀上水庫也是垂釣愛好者的天堂, 是野外休閒露營、燒烤的好去處。

瀑布奇觀——滴水崖

樓板寨鄉的屯瓦村自古為兵馬糧草集結之地, 東晉便有村莊設制, 距原平城30 華里, 距樓板寨村10 華里。 村莊四面環山,山山有樹,溝溝有水,大河小河繞村而過。松柏桑樺鬱鬱蔥蔥,古堡遺址莊重,村內建築層層疊疊別致有景。昔日文殊寺真武殿、觀音閣、文昌廟將整個村莊籠罩在既巍峨秀麗又神秘純樸的氛圍之中。而位於屯瓦村西北方位的滴水崖,古稱“石人瀑布”,為崞縣古八景之一。一條瀑布,從山崖間突然向下垂直跌落,淙淙迴響,為大山平添著活力與生氣。

戶外運動愛好者在雲中山主峰遠眺。趙永功 攝

空中仙跡——老君洞

在海拔2393 米的雲中山主峰莊母山的半山腰,有一處建在絕壁之上的道教建築老君洞,成為當地百姓趕廟會的好地方。上到老君洞的山頂,四面河山一覽無餘,用望遠鏡往東觀看,可看到五臺山台頂的寺廟,往西可看到蘆芽山上太子殿以及荷葉坪上的點將台,俯視則忻定盆地、汾河河谷盡收眼底。而在老君洞旁邊的山梁凹處,在本市海拔最高的山村——黑水圪坨,還可體會一把走在天街上的感覺。用望遠鏡觀測,還可看到離老君洞不遠的水貝尖上的雲中山1125 發射台,以及半山腰年代久遠的燕嶺古道。盛夏時節登臨山頂,涼風習習,尤如深秋,真是一個避暑的好去處。

紅色遺址——屯瓦村

在抗日戰爭時期,樓板寨大峽谷是黨中央從陝北經晉綏抗日根據地通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秘密交通線上的重要通道,日軍為了切斷這條秘密交通線,曾在樓板寨設立據點。樓板寨的屯瓦村還曾是晉綏六分區的所在地。解放戰爭時期的1947年3 月至4 月,中共中央工委及隨行人員在劉少奇、朱德率領下由陝北出發東渡黃河,途經樓板寨峽谷這條秘密交通線,並在屯瓦村居住,過滹沱河在子幹村住一晚,最後到達河北城南莊。當地的群眾曾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的貢獻。至今樓板寨還有日軍侵華時的碉堡遺址,屯瓦村還保留著朱德、劉少奇去往紅色革命聖地西柏坡的路居館。

瓜果飄香——核桃產區

樓板寨鄉境內山嶽縱橫,坡梁起伏,林茂溝深,氣候涼爽,環境優美。鄉內有西溝、北溝兩條大溝,為永興河發源地,河水清澈,水流不息。峽谷內不僅盛產蘋果,而且自明清以來就是著名的核桃產區,這裡核桃佈滿了溝穀山坡,每到秋季掛滿枝頭,一派豐收的景象。在該鄉的沙活村,有一顆樹齡達數百年的“核桃樹王”,樹高有30 多米,樹幹得三人合抱才能圍攏。

除此之外,該鄉還有崞縣古“八景”之一的“水繞龍門”,有石佛寺、玉皇卯、二郎擔山、石人崖等當地有名的旅遊景點。樓板寨是一個週末自駕遊的好地方。

村莊四面環山,山山有樹,溝溝有水,大河小河繞村而過。松柏桑樺鬱鬱蔥蔥,古堡遺址莊重,村內建築層層疊疊別致有景。昔日文殊寺真武殿、觀音閣、文昌廟將整個村莊籠罩在既巍峨秀麗又神秘純樸的氛圍之中。而位於屯瓦村西北方位的滴水崖,古稱“石人瀑布”,為崞縣古八景之一。一條瀑布,從山崖間突然向下垂直跌落,淙淙迴響,為大山平添著活力與生氣。

戶外運動愛好者在雲中山主峰遠眺。趙永功 攝

空中仙跡——老君洞

在海拔2393 米的雲中山主峰莊母山的半山腰,有一處建在絕壁之上的道教建築老君洞,成為當地百姓趕廟會的好地方。上到老君洞的山頂,四面河山一覽無餘,用望遠鏡往東觀看,可看到五臺山台頂的寺廟,往西可看到蘆芽山上太子殿以及荷葉坪上的點將台,俯視則忻定盆地、汾河河谷盡收眼底。而在老君洞旁邊的山梁凹處,在本市海拔最高的山村——黑水圪坨,還可體會一把走在天街上的感覺。用望遠鏡觀測,還可看到離老君洞不遠的水貝尖上的雲中山1125 發射台,以及半山腰年代久遠的燕嶺古道。盛夏時節登臨山頂,涼風習習,尤如深秋,真是一個避暑的好去處。

紅色遺址——屯瓦村

在抗日戰爭時期,樓板寨大峽谷是黨中央從陝北經晉綏抗日根據地通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秘密交通線上的重要通道,日軍為了切斷這條秘密交通線,曾在樓板寨設立據點。樓板寨的屯瓦村還曾是晉綏六分區的所在地。解放戰爭時期的1947年3 月至4 月,中共中央工委及隨行人員在劉少奇、朱德率領下由陝北出發東渡黃河,途經樓板寨峽谷這條秘密交通線,並在屯瓦村居住,過滹沱河在子幹村住一晚,最後到達河北城南莊。當地的群眾曾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的貢獻。至今樓板寨還有日軍侵華時的碉堡遺址,屯瓦村還保留著朱德、劉少奇去往紅色革命聖地西柏坡的路居館。

瓜果飄香——核桃產區

樓板寨鄉境內山嶽縱橫,坡梁起伏,林茂溝深,氣候涼爽,環境優美。鄉內有西溝、北溝兩條大溝,為永興河發源地,河水清澈,水流不息。峽谷內不僅盛產蘋果,而且自明清以來就是著名的核桃產區,這裡核桃佈滿了溝穀山坡,每到秋季掛滿枝頭,一派豐收的景象。在該鄉的沙活村,有一顆樹齡達數百年的“核桃樹王”,樹高有30 多米,樹幹得三人合抱才能圍攏。

除此之外,該鄉還有崞縣古“八景”之一的“水繞龍門”,有石佛寺、玉皇卯、二郎擔山、石人崖等當地有名的旅遊景點。樓板寨是一個週末自駕遊的好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