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慧音箱上演“入口爭奪戰” 科技企業爭奪語音交互未來

新華社上海6月26日電在人工智慧概念火熱的今天, 智慧音箱被視為智慧家居入口和家庭人工智慧交互的切入點, 引發了全球科技企業的爭相佈局。 隨著各大企業的紮堆入場, 智慧音箱市場也正在從藍海變為紅海。

近日, 蘋果對外發佈了一款內置Siri智慧音箱“HomePod”, 在業界看來, 蘋果正在加入語音智慧的“入口爭奪戰”。 過去幾年間, 自亞馬遜攜其智慧音箱產品Echo爆紅全球開始, 智慧音箱領域已彙集了包括穀歌、蘋果、微軟、三星、索尼等在內的幾乎所有國際巨頭。 不僅Echo累積銷量已超千萬台, 行業間更是形成了語音交互將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主流範式的共識。

“互聯網女王”瑪麗·米克爾的互聯網年度趨勢報告, 也連續兩年濃墨重彩地描繪智慧語音交互的未來。

在國內, 阿裡、百度、京東、小米、聯想這些一線大廠同樣紛紛涉水智慧音箱市場。 早在2015年, 京東就攜手科大訊飛聯手推出叮咚智慧音箱, 迄今銷量已達百萬台量級。 近日, 音訊平臺喜馬拉雅FM也推出其智慧音箱產品“小雅”。 喜馬拉雅FM首席執行官餘建軍表示, 這意味著巨頭齊集的國內人工智慧領域迎來了首個內容型選手。

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 2017年全球智慧音箱銷量可突破千萬台級別, 未來5年內, 其產值能達到接近百億美元的規模。 在這個備受期待的藍海市場, 各大企業均展開佈局,

試圖進入這一領域及其背後更具想像空間的智慧家居和家庭娛樂市場。

蘋果、穀歌、亞馬遜等諸多科技企業之所以傾力研發智慧音箱, 是因為智慧音箱正成為一個除硬體外還能有很多其他方式賺錢的平臺。 而且, 智慧音箱被認為是智慧家居的控制中心。 此外, 亞馬遜、蘋果等科技巨頭所投資的智慧音箱還正在為語音處理技術的未來做鋪墊。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分析稱, “語音是未來人機交互最好最方便的形式, 而智慧音箱就是最佳的入口。 ”

中金公司研究部此前發佈報告指出, 智慧音箱已經從早期用戶的小眾圈子進入大眾市場。 這不僅歸功於語音辨識技術優勢, 越來越多的協力廠商應用使其可為普通家庭帶來實用價值是更為根本的原因。

目前, 國內智慧音箱市場的競爭已趨白熱化。 據喜馬拉雅硬體總經理兼副總裁李海波介紹, 他見過的智慧音箱已不下百款, 單單是深圳南山區一公里以內, 就有上百家提供硬體或技術解決方案的智慧音箱企業。

雖然當前國內智慧音箱市場已呈紮堆之勢,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 和亞馬遜、穀歌、蘋果、微軟等相比, 智慧音箱在國內市場略顯得不溫不火, 並沒有產生太多爆品。 原因可能主要包括幾方面:漢語的語音辨識和語義交互以及對話式交互技術遠未成熟, 設備提供的交互體驗距離真正無障礙的人際交互相差甚遠, 影響到用戶體驗;智慧音箱的“核心價值”沒有標準化,

用戶不知道究竟該為好的音質買單還是為智慧買單等。

“智慧音箱作為家庭人工智慧交互的切入點, 打動用戶是首要任務。 ”有專家指出, 未來, 智慧音箱承載的是家庭場景下個人助理的功能, 它可能是量身打造、定制化、個性化產品。 智慧音箱要在國內做成好產品, 並且賣上量, 它和產品體驗、內容、技術、生態等眾多因素相關, 不僅需要在產品端和交互段進行打磨, 更需要對服務內容本身進行優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