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深度好文:3.0版湖州的爆發

王者歸來, 3.0版湖州爆發

52%核心區力壓南京, 48%融入杭州

構建大樞紐, 長三角再迎轉折

這一次, 屬於湖州。

長三角, 中國經濟總龍頭, 北翼的蘇錫常鎮千年繁華;南翼的杭州是創新之城, 寧波正借力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再度崛起, 紹興是杭州都市區核心區;嘉興, 也在全力對接上海, 面貌更新。 但決定大格局的, 卻是湖州, 伴隨鐵路和高速的通達, 湖州區位將發生深刻變革, 成為內陸溝通沿海的超級門戶。 3.0版超級湖州, 即將爆發。

湖州, 向來低調。 同樣精彩的南潯古鎮, 知名度不及西塘, 卻也因此保持一份真美。 兩宋時期, 南潯是湖州經濟中心, 以盛產優質生絲聞名;明清時期, 成為典型的江南絲綢名鎮, 出產的輯裡絲成為皇家織造指定原料。 近代, 以上海開埠為契機, 南潯較早地受歐美文化的影響, 絲商崛起, 湧現了劉鏞、張靜江等一批人物, 湖州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湖州, 從中國經濟中心南移開始, 就扮演重要角色。 當下, 湖州在浙江其以6%的區域, 實現了5%的GDP, 相當於一個蕭山的經濟規模。 今日, 湖州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

僅看規劃, 湖州非常尷尬, 他正好處於“雙不管地帶”, 以下是去年公佈的上海大都市圈範圍:

再看杭州發佈的杭州都市區規劃:

廣義的大杭州都市圈, 包括杭、嘉、湖和紹;但只有在都市區範圍內, 才能更好的協同開發。 目前紹興市區已與杭州聯合為整體, 類似廣佛模式;嘉興與上海對接全面加速, 在紅船精神的指引下, 難點不斷突破,

前不久021區號正式在嘉興全面推廣。

也就是說, 長三角最具影響力的兩大都市區, 都未列入湖州。 杭甯客專開通前, 湖州不通高鐵, 湖州站還因升級改造在09年暫停客運, 太湖水域湖州佔有的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湖州與上海並不接壤, 難以接受輻射;湖州地理位置並不占優。

但如今, 伴隨高速和高鐵帶來的交通通達, 湖州區位正發生變化。 忽略湖州, 便會看不清浙江在全國的戰略定位。 再看湖州區點陣圖, 從在建的商合杭到規劃的滬蘇湖, 一條經過湖州挺進中部的高鐵大通道, 即將形成, 宜長高速(湖州段)也正式提上日程(下圖紅色部分):

商合杭高鐵與滬蘇湖鐵路示意圖

結果來之不易。 早在2015年, 《宜興日報》就報導宜長高速(江蘇段)將於2015年開工, 後擱淺, 而在14年杭長高速北延段(浙江)已開工建設。 這條通道, 於湖州來說更關鍵, 江蘇積極性明顯低於浙江。

直到2017年, 歷時3年建設的杭長高速北延工程正式通車, 該路段終止蘇浙邊界的葡萄嶺, 全長約30.24公里。 宜長高速也隨之提速, 今年3月江蘇與浙江共同召開了宜長高速(江蘇段)會議,預計12月底前完成用地批復並爭取開工建設,這也意味著2020年順利通車。

一旦此條道路通車,對於湖州來說,與長三角主要城市的溝通將更加順暢,成為長三角的交通中心城市。湖州與宣城、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都接壤,湖州是浙江聯通長江經濟帶的唯一通道,變化,才剛開始。

▲從風水學上說,太湖是藏龍之地

高速構建的超級大環,將太湖變成湖州的內湖

更重要的,鐵路亦同步推進,滬蘇湖鐵路已在規劃之中,速度已提升到350公里/小時(原先規劃為250公里/小時的“城際鐵路”),連接湖州、蘇州和上海。更重磅的商合杭鐵路,已在建設。按初步計畫,商合杭鐵路全線設22個網站,將成為堪比京滬高鐵的“華東第二通道”。鄭州、合肥、杭州三個城將互通高鐵,打通江浙沿海地區到中原的快速通道,它可以與鄭州至徐州的高鐵相連,也可與鄭合高鐵(擬建)相連。

浙北超級樞紐門戶,是湖州的未來。杭州前往合肥將無需再繞行南京,今後去武漢、宜昌、成都、重慶的動車,也可更便捷地西進。目前合肥到上海的時間為3小時(非直達班次),通過商合杭和滬蘇湖鐵路,合肥到上海的時間為2.5小時,大幅縮短。

這也是安徽的選擇。通過商合杭,合肥與湖、蘇、滬之間完全聯通,這能促進合肥都市圈與蕪湖、馬鞍山等聯動。皖江城市帶作為安徽發展的核心區域,對融入長三角經濟帶起到“承東啟西”的關鍵作用。

也就是說,湖州的區位將大變,將成為長三角對中部輻射的超級橋頭堡。如果說嘉善是為中國平原地區探索,安吉就是為中國廣大山區謀出路。就目前而言,“兩山理論”已經成為全國的“兩山理論”。

湖州也有產業優勢,綠色製造將成為湖州金字招牌。目前,湖州影視城、多媒體產業園、湖州鋼琴文化產業園等一大批重點園區已投入運營,絲綢小鎮、湖筆小鎮已正式動工,湖州梅地亞中心、長興海洋城、安吉天使樂園等重點建設項目運營良好。

在安吉和德清已加入杭州都市區的情況下,湖州表面上實力大減。但實際情況卻相反,在獲得國家資源,政策傾斜上,湖州反而獲得了更多的機會。與嘉興發展受到嘉善和海鹽制約不同,湖州完全可輕裝上陣。以湖州區位優勢和自然優勢,湖州也可以設立更多的研究院,研發中心,實現高端蛻變。

當前,寧波正在著力打造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湖州作為上海連接合肥的樞紐,也應有更清晰的定位。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希望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湖州的經驗將更具推廣價值。在中部崛起、共同富裕的時代;湖州的責任也是湖州的機遇。

湖州:環太湖僅有的價值“窪地”

1.0版的湖州,是古代絲綢湖州。

2.0版的湖州,是美麗中國版湖州,美麗鄉村名揚天下。

3.0版的湖州,將成為上海輻射安徽的橋頭堡,南京杭州的連接器。通過十字型高鐵網路,湖州將成為浙北超級樞紐門戶。

這一次,湖州來了。

實力湖州

青山綠水,美麗鄉村

湖州,有實力,可複製。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核心在余村考察時得知村裡痛下決心關停礦山和水泥廠、探尋綠色發展新模式,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是“高明之舉”,並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處於成長煩惱的浙江找到了轉型的方向,讓環境優勢變成了發展優勢。

在發展中,湖州抓住績效考核這個“牛鼻子”,在全國率先開展地區綠色 GDP核算,並將其納入縣區和市級部門考核指標體系,推行三級綠色生態考核辦法和鄉鎮差異化考核辦法,並嚴格實行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和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對於產業調整,湖州絕不手軟。蓄電池行業通過兩輪整治,從原來的225家減少到16家,產值增長14倍、稅收增長6倍;不銹鋼管道行業由原先上百家企業整合為不到10家,湧現出久立、永興、金洲等上市公司。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履新後首站即到湖州安吉調研,特別強調要堅定不移的把“兩山”理論貫徹下去,一張藍圖繪到底。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詞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上個月,《人民日報》以《湖州:把綠色發展理念注入製造業》報導湖州的發展經驗。當然,湖州還有系列試點:

2008年3月: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批准湖州為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

2012年3月:湖州與杭州、溫州一起入選全國首批科技金融試點;

2013年8月:湖州被列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2015年3月:湖州與金華、嘉興一起成為全省在岸服務外包試點城市;

2016年9月:湖州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

除了“兩山理論”,湖州還是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生態+”綠色發展先行地、太湖流域生態涵養地。2016年,湖州榮獲“國家生態市”榮譽稱號,成為全國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生態縣區全覆蓋的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亦花落湖州。

在國內,和湖州一樣生態優良的地方有不少,和湖州一樣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發達的地方也不少;但像湖州這樣擁有優良生態的同時,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又如此發達,全國屈指可數。

未來,已為湖州而來。

全域均衡發展

安吉與長興齊頭並進

均衡發展,湖州後勁十足。

以民富為核心,一直是湖州發展的秘密。在早前觀察君發佈的長三角核心城市GDP含金量排名中:【重磅】縣級市突圍副省級!浙江城市GDP含金量,階層分化值&獲得感指數排名(附買房攻略),湖州位列第二,發展的財富大部分到了百姓手中;無論是投資還是城市建設,湖州有更多空間。

可貴的是,無論是山區還是平原,湖州做到了全域下同發展,以安吉和長興為例(2005年為“兩山理論”提出年份,故此以此年作為劃分點):

從2005年到2016年,安吉和長興發展近乎一致。反映地方經濟品質的財政總收入,2016年安吉大幅增加。同樣是山區為主,甚至區位稍優於安吉的安徽宣城廣德,其2005年實現GDP為7830元,2016實現人均GDP為36931元,升級的倍數為4.71倍,快于安吉。但即便如此,安吉如今的GDP依然是廣德的1.89倍。

所以,安吉美麗鄉村,保護生態,並不影響經濟。當然長興對環境也非常嚴格:長興縣蓄電池企業從2005年開始整治時的175家減少到現在的30家,湧現了天能、超微兩家銷售超600億元的上市企業。

從收入水準看,湖州各區域發展差距可忽略不計:

湖州的發展,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得到了極大的均衡。這樣的成果,值得稱讚。

這是真正的發展。

合肥歸來

擁抱長三角城市群

合肥,不甘平庸。

每一個省會都希望有絕對的統領能力,但安徽的情況卻非常特殊。尤其是省會合肥。

1368年,朱元璋南京登基稱帝,安徽和江蘇同屬中央直轄。後來朱棣遷都北京,江淮依然屬於同一行政單位。直到清朝入關,因江淮實力過大,繳納的賦稅甚至占清廷總收入一半,1667年,江蘇和安徽分治,這段時間,形成了中國少有的政治奇觀:安徽省省會是南京,不在安徽境內(當時江蘇省省會是蘇州)。

直到1760年,兩省轄區出現變化。江蘇的省會從蘇州遷移到了南京,而安徽的省會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地盤,遷移到了安慶。這個格局基本定型,一直持續到近代。

日本侵華期間,安慶被日軍佔領,安徽的省會被迫遷移。抗戰勝利後,合肥成為了安徽的省會。新中國成立後,鑒於合肥處於安徽中部,便於行政管理的特點,也把省會定在了合肥,但蕪湖一直在經濟上有超越合肥的態勢,直到巢湖撤銷,合肥與蕪湖接壤。

所以,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是浙江的重要人口來源)的經貿、人文聯繫非常緊密,這種聯繫遠超“中部地區”這個概念。去年劃定的長三角區域規劃中,安徽8座城市被納入長三角,合肥還成為與南京、杭州平行的副中心城市。

這是歷史榮光的回歸。

雄心合肥

打造皖浙滬超級經濟帶

合肥,在遠離南京。

除了積極靠近長三角勢力範圍,安徽省內也在努力打造一個強省會、強中心,以及“去南京化”的格局。

2011年,安徽省將巢湖一分為三,合肥、蕪湖與馬鞍山各取所需,這幾個被南京光環籠罩下的城市突然實力大增,讓南京有些措手不及,規劃中的南京都市圈面臨極大的衝擊。

去年3月,安徽省府正式敲定搬遷合肥市濱湖新區。 省府搬遷距離接近20公里,對合肥這個中等城市來說,差不多等於再造一個合肥。足見安徽省發展濱湖新區的決心,以及通過巢湖實現通江達海、自主發展的強烈願望。

與鄭州南昌比,合肥科研實力更強,合肥擁有包括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省部級科研院所近200家,在肥服務的“兩院”院士達87名。據2012、2013年兩年英國《自然》雜誌顯示,合肥基礎科研實力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上海。今年1月10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正式獲批,成為繼上海之後第二個獲批的城市。按計劃,到2020 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基本建成。

安徽要發展,關鍵要形成合力,尤其是合肥和蕪湖。2016年10月21日,安徽省政府印發《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修訂)》。相比6年前出臺的規劃,對皖江示範區接下來4年的經濟指標、戰略定位、產業佈局等作出了調整,並高調寫入“全面融入長三角”,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這與湖州的戰略不謀而合。

與合福高鐵不經過蕪湖市區不同,商合杭高鐵將高鐵站設在了蕪湖市內。商合杭高鐵開通後,在2030年,將規劃開通100對/日左右的高鐵動車,將極大地方便蕪湖人北上南下,實現“公交化”的出行方式。合肥將再度成為安徽南北的中心,尤其是與蕪湖的聯繫將更加緊密,實現雙城聯動。

相比杭州都市圈內城市真正享受到實惠,如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建設在諸暨,浙江財經大學設立海甯校區。南京構建南京都市圈,受益方還是南京;一些最頂級的資源,南京很難通過行政力量給予安徽,助其發展。

再見了,南京。

德清的選擇

杭州都市區的未來

德清,一座聰明的城市。

2001年,德清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開放帶動、接軌滬杭”戰略,當年“抓住城市化機遇,融入杭州都市經濟圈”成為政協一號提案,全城熱議。2003年,德清正式把實施“開放帶動、接軌滬杭”作為全縣發展戰略。

德清與杭州融合,成果豐碩:2008年,全國首條城際公交K588開通,為杭州德清兩地市民交通往來提供便利;2013年,杭州通都市圈德清卡開通,德清成為首個使用杭州都市圈卡的衛星城。

在德清2011年接軌上海活動月中,德清提出“主動融入上海大都市”。但也就是該年的發展戰略中,德清把戰略進行了修改,完善為“開放創新、接滬融杭”。德清的發展,正逐步回歸杭州,現實的背景是杭州在阿裡巴巴帶動下快速實現崛起。

不過,杭州圈的有些城市比德清更迅速,海寧出臺的“十三五”規劃中,對於發展戰略再度進行調整,“接滬融杭”已改為“融杭接滬”,並列入海甯未來5年發展五大戰略的第二位。

對比德清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

德清特別提到了杭州都市區和長江經濟帶,“全面推進”和“全面融入”,“德杭同城”等都代表了決心,這將助力德清發展:

今年德清“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搶抓都市區發展戰略機遇,全方位深化接滬融杭,深入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主動承接杭州高端產業轉移;爭取都市區更多教育、醫療、文體等優質資源向德清輻射”。融杭急先鋒和先行軍,是當下德清對自己的定位。

德清縣體育中心已成為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的分中心,一些省級賽事會在德清舉行,很好地宣傳了德清,推動兩地文體資源互惠。

杭州,德清的選擇。

湖州再突圍

找准站位很重要

湖州,不再平凡。

湖州需要有自己的站位元。湖州的未來,不僅要服務極大都市區,更需要成為幾大都市區的連接核心。

韓國5000萬人口,只有釜山和首爾兩個超級大城市;以浙江的面積和人口,四個大城市也已經足夠。巧合的是,浙江構建的正是四大都市區。而且,也只有兩座城市喊出了建設世界名城的口號。對於這點,本君認為省府的政策是非常科學。

目前浙江雖然很多地市都展開過撤縣設區,但真正成功的,也只有四大都市區範圍:

杭州都市區:

①、2015年,杭州富陽撤市設區。

②、2016年7月11日,中共杭州市委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同意了市民政局提出的《關於臨安撤市設區的建議》(杭州市委〈2016〉8 號)。

③、2013年,紹興撤縣設區,省府甚至把財權下放發給紹興,這是莫大的鼓勵。國家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後,“省市縣”三級模式一直為各地遵從。而浙江是全國唯一保留“省管縣”財政體制的省份。

④、2013年,上虞撤縣設區。

溫州都市區:2015年,溫州洞頭撤縣設區,向海洋挺進;溫州還將里安設置為城市雙中心,相當於主城區。

寧波都市區:2016年寧波撤銷江東區、調整鄞州和海曙區、奉化撤市設區,實現了城區面積的大突圍,為東部新城的建設贏得空間。

即便是城市核心凝聚力與湖州類似的金華,也提出了建設金義都市新區的戰略目標。對於湖州而言,需要進行通盤考慮。

機遇已來,無需等待。

湖州未來在何方

綠色發展,連滬代寧

明確站位,構建長三角大樞紐

湖州,再次出發。

湖州的很多經驗,如美麗鄉村建設,恰恰是中部地區需要的,可複製可推廣。近年來湖州深入實施“生態立市、工業強市”,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全力打造綠色製造。隨著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獲批,湖州的發展將有更多動能。

對於湖州未來,本文有以下思考。

1、深化與安徽的合作,打造大通道節點樞紐。湖州可以深度對接宣城,構建上海-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超級經濟走廊,通過鐵路及高速,使湖州成為上海、蘇州及浙江輻射長江經濟帶的主通道。

2、做大做強高鐵產業,構建產業新城。湖州的產業新城可以蘇州相城高鐵新城為範本,可以發展服務貿易,也可以申請成為跨境電商試驗區;吸引企業設立研發中心,總部中心,可將生產基地放在宣城。

3、吸引研究院所入駐,補齊人才短板。嘉興吸引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入駐,湖州也可以對接安徽,吸引中科院的院所入駐;甚至成立北大太湖研究院。于湖州而言,北上南京,東進上海,南下杭州都十分方便,互惠互利。

4、倡議設立環太湖城市群機制,建立太湖對話湖州機制。城市包括湖州市、上海市青浦區、安徽省宣城市及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共同推進生態保護,整體開發,做到資源分享。比利時不是歐洲強國,卻是歐盟總部,完全可以構建樞紐。

5、大力支持德清、安吉深入融入杭州。這對提升湖州整體實力大有幫助。杭州是極其慷慨的大哥。莫干山國家高新區完全可以成為未來科技城的分園區,並與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接。德清應該充分利用城西科創大走廊的溢出效應。杭州城市組團環線的建設(包括德清),為一切遐想提供了可能。

6、繼續堅持高端戰略,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提升金屬新材、綠色家居、現代紡織、時尚精品四個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晶片、地理資訊、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等既符合綠色環保要求,又體現發展新動能的產業,強化新的經濟增長點。

湖州,不論是古時南潯,還是今時安吉;對中國發展進程的影響已超越一個地級市的界限。

正所謂:

兩山理論定方向,砥礪奮進步不停;

太湖之濱湖州起,勇立潮頭必爭先!

僅代表個人觀點

今年3月江蘇與浙江共同召開了宜長高速(江蘇段)會議,預計12月底前完成用地批復並爭取開工建設,這也意味著2020年順利通車。

一旦此條道路通車,對於湖州來說,與長三角主要城市的溝通將更加順暢,成為長三角的交通中心城市。湖州與宣城、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都接壤,湖州是浙江聯通長江經濟帶的唯一通道,變化,才剛開始。

▲從風水學上說,太湖是藏龍之地

高速構建的超級大環,將太湖變成湖州的內湖

更重要的,鐵路亦同步推進,滬蘇湖鐵路已在規劃之中,速度已提升到350公里/小時(原先規劃為250公里/小時的“城際鐵路”),連接湖州、蘇州和上海。更重磅的商合杭鐵路,已在建設。按初步計畫,商合杭鐵路全線設22個網站,將成為堪比京滬高鐵的“華東第二通道”。鄭州、合肥、杭州三個城將互通高鐵,打通江浙沿海地區到中原的快速通道,它可以與鄭州至徐州的高鐵相連,也可與鄭合高鐵(擬建)相連。

浙北超級樞紐門戶,是湖州的未來。杭州前往合肥將無需再繞行南京,今後去武漢、宜昌、成都、重慶的動車,也可更便捷地西進。目前合肥到上海的時間為3小時(非直達班次),通過商合杭和滬蘇湖鐵路,合肥到上海的時間為2.5小時,大幅縮短。

這也是安徽的選擇。通過商合杭,合肥與湖、蘇、滬之間完全聯通,這能促進合肥都市圈與蕪湖、馬鞍山等聯動。皖江城市帶作為安徽發展的核心區域,對融入長三角經濟帶起到“承東啟西”的關鍵作用。

也就是說,湖州的區位將大變,將成為長三角對中部輻射的超級橋頭堡。如果說嘉善是為中國平原地區探索,安吉就是為中國廣大山區謀出路。就目前而言,“兩山理論”已經成為全國的“兩山理論”。

湖州也有產業優勢,綠色製造將成為湖州金字招牌。目前,湖州影視城、多媒體產業園、湖州鋼琴文化產業園等一大批重點園區已投入運營,絲綢小鎮、湖筆小鎮已正式動工,湖州梅地亞中心、長興海洋城、安吉天使樂園等重點建設項目運營良好。

在安吉和德清已加入杭州都市區的情況下,湖州表面上實力大減。但實際情況卻相反,在獲得國家資源,政策傾斜上,湖州反而獲得了更多的機會。與嘉興發展受到嘉善和海鹽制約不同,湖州完全可輕裝上陣。以湖州區位優勢和自然優勢,湖州也可以設立更多的研究院,研發中心,實現高端蛻變。

當前,寧波正在著力打造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湖州作為上海連接合肥的樞紐,也應有更清晰的定位。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希望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湖州的經驗將更具推廣價值。在中部崛起、共同富裕的時代;湖州的責任也是湖州的機遇。

湖州:環太湖僅有的價值“窪地”

1.0版的湖州,是古代絲綢湖州。

2.0版的湖州,是美麗中國版湖州,美麗鄉村名揚天下。

3.0版的湖州,將成為上海輻射安徽的橋頭堡,南京杭州的連接器。通過十字型高鐵網路,湖州將成為浙北超級樞紐門戶。

這一次,湖州來了。

實力湖州

青山綠水,美麗鄉村

湖州,有實力,可複製。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核心在余村考察時得知村裡痛下決心關停礦山和水泥廠、探尋綠色發展新模式,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是“高明之舉”,並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處於成長煩惱的浙江找到了轉型的方向,讓環境優勢變成了發展優勢。

在發展中,湖州抓住績效考核這個“牛鼻子”,在全國率先開展地區綠色 GDP核算,並將其納入縣區和市級部門考核指標體系,推行三級綠色生態考核辦法和鄉鎮差異化考核辦法,並嚴格實行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和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對於產業調整,湖州絕不手軟。蓄電池行業通過兩輪整治,從原來的225家減少到16家,產值增長14倍、稅收增長6倍;不銹鋼管道行業由原先上百家企業整合為不到10家,湧現出久立、永興、金洲等上市公司。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履新後首站即到湖州安吉調研,特別強調要堅定不移的把“兩山”理論貫徹下去,一張藍圖繪到底。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詞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上個月,《人民日報》以《湖州:把綠色發展理念注入製造業》報導湖州的發展經驗。當然,湖州還有系列試點:

2008年3月: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批准湖州為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

2012年3月:湖州與杭州、溫州一起入選全國首批科技金融試點;

2013年8月:湖州被列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2015年3月:湖州與金華、嘉興一起成為全省在岸服務外包試點城市;

2016年9月:湖州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

除了“兩山理論”,湖州還是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生態+”綠色發展先行地、太湖流域生態涵養地。2016年,湖州榮獲“國家生態市”榮譽稱號,成為全國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生態縣區全覆蓋的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亦花落湖州。

在國內,和湖州一樣生態優良的地方有不少,和湖州一樣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發達的地方也不少;但像湖州這樣擁有優良生態的同時,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又如此發達,全國屈指可數。

未來,已為湖州而來。

全域均衡發展

安吉與長興齊頭並進

均衡發展,湖州後勁十足。

以民富為核心,一直是湖州發展的秘密。在早前觀察君發佈的長三角核心城市GDP含金量排名中:【重磅】縣級市突圍副省級!浙江城市GDP含金量,階層分化值&獲得感指數排名(附買房攻略),湖州位列第二,發展的財富大部分到了百姓手中;無論是投資還是城市建設,湖州有更多空間。

可貴的是,無論是山區還是平原,湖州做到了全域下同發展,以安吉和長興為例(2005年為“兩山理論”提出年份,故此以此年作為劃分點):

從2005年到2016年,安吉和長興發展近乎一致。反映地方經濟品質的財政總收入,2016年安吉大幅增加。同樣是山區為主,甚至區位稍優於安吉的安徽宣城廣德,其2005年實現GDP為7830元,2016實現人均GDP為36931元,升級的倍數為4.71倍,快于安吉。但即便如此,安吉如今的GDP依然是廣德的1.89倍。

所以,安吉美麗鄉村,保護生態,並不影響經濟。當然長興對環境也非常嚴格:長興縣蓄電池企業從2005年開始整治時的175家減少到現在的30家,湧現了天能、超微兩家銷售超600億元的上市企業。

從收入水準看,湖州各區域發展差距可忽略不計:

湖州的發展,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得到了極大的均衡。這樣的成果,值得稱讚。

這是真正的發展。

合肥歸來

擁抱長三角城市群

合肥,不甘平庸。

每一個省會都希望有絕對的統領能力,但安徽的情況卻非常特殊。尤其是省會合肥。

1368年,朱元璋南京登基稱帝,安徽和江蘇同屬中央直轄。後來朱棣遷都北京,江淮依然屬於同一行政單位。直到清朝入關,因江淮實力過大,繳納的賦稅甚至占清廷總收入一半,1667年,江蘇和安徽分治,這段時間,形成了中國少有的政治奇觀:安徽省省會是南京,不在安徽境內(當時江蘇省省會是蘇州)。

直到1760年,兩省轄區出現變化。江蘇的省會從蘇州遷移到了南京,而安徽的省會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地盤,遷移到了安慶。這個格局基本定型,一直持續到近代。

日本侵華期間,安慶被日軍佔領,安徽的省會被迫遷移。抗戰勝利後,合肥成為了安徽的省會。新中國成立後,鑒於合肥處於安徽中部,便於行政管理的特點,也把省會定在了合肥,但蕪湖一直在經濟上有超越合肥的態勢,直到巢湖撤銷,合肥與蕪湖接壤。

所以,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是浙江的重要人口來源)的經貿、人文聯繫非常緊密,這種聯繫遠超“中部地區”這個概念。去年劃定的長三角區域規劃中,安徽8座城市被納入長三角,合肥還成為與南京、杭州平行的副中心城市。

這是歷史榮光的回歸。

雄心合肥

打造皖浙滬超級經濟帶

合肥,在遠離南京。

除了積極靠近長三角勢力範圍,安徽省內也在努力打造一個強省會、強中心,以及“去南京化”的格局。

2011年,安徽省將巢湖一分為三,合肥、蕪湖與馬鞍山各取所需,這幾個被南京光環籠罩下的城市突然實力大增,讓南京有些措手不及,規劃中的南京都市圈面臨極大的衝擊。

去年3月,安徽省府正式敲定搬遷合肥市濱湖新區。 省府搬遷距離接近20公里,對合肥這個中等城市來說,差不多等於再造一個合肥。足見安徽省發展濱湖新區的決心,以及通過巢湖實現通江達海、自主發展的強烈願望。

與鄭州南昌比,合肥科研實力更強,合肥擁有包括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省部級科研院所近200家,在肥服務的“兩院”院士達87名。據2012、2013年兩年英國《自然》雜誌顯示,合肥基礎科研實力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上海。今年1月10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正式獲批,成為繼上海之後第二個獲批的城市。按計劃,到2020 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基本建成。

安徽要發展,關鍵要形成合力,尤其是合肥和蕪湖。2016年10月21日,安徽省政府印發《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修訂)》。相比6年前出臺的規劃,對皖江示範區接下來4年的經濟指標、戰略定位、產業佈局等作出了調整,並高調寫入“全面融入長三角”,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這與湖州的戰略不謀而合。

與合福高鐵不經過蕪湖市區不同,商合杭高鐵將高鐵站設在了蕪湖市內。商合杭高鐵開通後,在2030年,將規劃開通100對/日左右的高鐵動車,將極大地方便蕪湖人北上南下,實現“公交化”的出行方式。合肥將再度成為安徽南北的中心,尤其是與蕪湖的聯繫將更加緊密,實現雙城聯動。

相比杭州都市圈內城市真正享受到實惠,如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建設在諸暨,浙江財經大學設立海甯校區。南京構建南京都市圈,受益方還是南京;一些最頂級的資源,南京很難通過行政力量給予安徽,助其發展。

再見了,南京。

德清的選擇

杭州都市區的未來

德清,一座聰明的城市。

2001年,德清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開放帶動、接軌滬杭”戰略,當年“抓住城市化機遇,融入杭州都市經濟圈”成為政協一號提案,全城熱議。2003年,德清正式把實施“開放帶動、接軌滬杭”作為全縣發展戰略。

德清與杭州融合,成果豐碩:2008年,全國首條城際公交K588開通,為杭州德清兩地市民交通往來提供便利;2013年,杭州通都市圈德清卡開通,德清成為首個使用杭州都市圈卡的衛星城。

在德清2011年接軌上海活動月中,德清提出“主動融入上海大都市”。但也就是該年的發展戰略中,德清把戰略進行了修改,完善為“開放創新、接滬融杭”。德清的發展,正逐步回歸杭州,現實的背景是杭州在阿裡巴巴帶動下快速實現崛起。

不過,杭州圈的有些城市比德清更迅速,海寧出臺的“十三五”規劃中,對於發展戰略再度進行調整,“接滬融杭”已改為“融杭接滬”,並列入海甯未來5年發展五大戰略的第二位。

對比德清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

德清特別提到了杭州都市區和長江經濟帶,“全面推進”和“全面融入”,“德杭同城”等都代表了決心,這將助力德清發展:

今年德清“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搶抓都市區發展戰略機遇,全方位深化接滬融杭,深入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主動承接杭州高端產業轉移;爭取都市區更多教育、醫療、文體等優質資源向德清輻射”。融杭急先鋒和先行軍,是當下德清對自己的定位。

德清縣體育中心已成為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的分中心,一些省級賽事會在德清舉行,很好地宣傳了德清,推動兩地文體資源互惠。

杭州,德清的選擇。

湖州再突圍

找准站位很重要

湖州,不再平凡。

湖州需要有自己的站位元。湖州的未來,不僅要服務極大都市區,更需要成為幾大都市區的連接核心。

韓國5000萬人口,只有釜山和首爾兩個超級大城市;以浙江的面積和人口,四個大城市也已經足夠。巧合的是,浙江構建的正是四大都市區。而且,也只有兩座城市喊出了建設世界名城的口號。對於這點,本君認為省府的政策是非常科學。

目前浙江雖然很多地市都展開過撤縣設區,但真正成功的,也只有四大都市區範圍:

杭州都市區:

①、2015年,杭州富陽撤市設區。

②、2016年7月11日,中共杭州市委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同意了市民政局提出的《關於臨安撤市設區的建議》(杭州市委〈2016〉8 號)。

③、2013年,紹興撤縣設區,省府甚至把財權下放發給紹興,這是莫大的鼓勵。國家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後,“省市縣”三級模式一直為各地遵從。而浙江是全國唯一保留“省管縣”財政體制的省份。

④、2013年,上虞撤縣設區。

溫州都市區:2015年,溫州洞頭撤縣設區,向海洋挺進;溫州還將里安設置為城市雙中心,相當於主城區。

寧波都市區:2016年寧波撤銷江東區、調整鄞州和海曙區、奉化撤市設區,實現了城區面積的大突圍,為東部新城的建設贏得空間。

即便是城市核心凝聚力與湖州類似的金華,也提出了建設金義都市新區的戰略目標。對於湖州而言,需要進行通盤考慮。

機遇已來,無需等待。

湖州未來在何方

綠色發展,連滬代寧

明確站位,構建長三角大樞紐

湖州,再次出發。

湖州的很多經驗,如美麗鄉村建設,恰恰是中部地區需要的,可複製可推廣。近年來湖州深入實施“生態立市、工業強市”,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全力打造綠色製造。隨著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獲批,湖州的發展將有更多動能。

對於湖州未來,本文有以下思考。

1、深化與安徽的合作,打造大通道節點樞紐。湖州可以深度對接宣城,構建上海-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超級經濟走廊,通過鐵路及高速,使湖州成為上海、蘇州及浙江輻射長江經濟帶的主通道。

2、做大做強高鐵產業,構建產業新城。湖州的產業新城可以蘇州相城高鐵新城為範本,可以發展服務貿易,也可以申請成為跨境電商試驗區;吸引企業設立研發中心,總部中心,可將生產基地放在宣城。

3、吸引研究院所入駐,補齊人才短板。嘉興吸引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入駐,湖州也可以對接安徽,吸引中科院的院所入駐;甚至成立北大太湖研究院。于湖州而言,北上南京,東進上海,南下杭州都十分方便,互惠互利。

4、倡議設立環太湖城市群機制,建立太湖對話湖州機制。城市包括湖州市、上海市青浦區、安徽省宣城市及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共同推進生態保護,整體開發,做到資源分享。比利時不是歐洲強國,卻是歐盟總部,完全可以構建樞紐。

5、大力支持德清、安吉深入融入杭州。這對提升湖州整體實力大有幫助。杭州是極其慷慨的大哥。莫干山國家高新區完全可以成為未來科技城的分園區,並與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接。德清應該充分利用城西科創大走廊的溢出效應。杭州城市組團環線的建設(包括德清),為一切遐想提供了可能。

6、繼續堅持高端戰略,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提升金屬新材、綠色家居、現代紡織、時尚精品四個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晶片、地理資訊、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等既符合綠色環保要求,又體現發展新動能的產業,強化新的經濟增長點。

湖州,不論是古時南潯,還是今時安吉;對中國發展進程的影響已超越一個地級市的界限。

正所謂:

兩山理論定方向,砥礪奮進步不停;

太湖之濱湖州起,勇立潮頭必爭先!

僅代表個人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