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典型」小作坊變身“龍頭”:“花市鹹菜”成金字招牌

打造中國佐餐開胃菜高端品牌, 成為醬醃菜興業旗艦。 懷揣這一理念, 遼源市“創業明星”曹春花用勤勞和智慧艱苦創業, 把一個白手起家的小作坊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品牌產品“花市鹹菜”暢銷我國北方廣大地區, 產業鏈條帶動眾多農民增收致富。

曹春花原籍東遼縣。 1987年, 她丈夫去國外打工賺了一些錢, 回來後, 他們嘗試做生意。 因為經驗不足, 幹了3年不但沒賺到錢, 還欠下2萬多元的外債。

面對挫折, 曹春花毫不氣餒, 她振作精神, 和丈夫賣起了蘿蔔乾。

每天, 他們買來蘿蔔, 切成條後曬乾,

拿到市場去賣, 顧客買回家後可以自己做鹹菜。 就這樣幹了一年, 也沒賺多少錢。 經過一番思索, 曹春花做出抉擇:既然賣蘿蔔乾不掙錢, 不如自己加工成品鹹菜。

曹春花是朝鮮族, 熟悉朝鮮族風味鹹菜的做法, 她母親還是做鹹菜的高手, 搞鹹菜加工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於是, 她開始了加工製作風味鹹菜的生涯。 面對周圍人群, 聰慧的曹春花領悟到, 遼源地區漢族人多, 應該在製作方法上下功夫, 以適應漢族人的口味。 她在朝鮮族鹹菜的基礎上, 對原材料配比進行了改進, 讓鹹菜更加符合大眾口味。 從此, 她家製作的鹹菜廣受歡迎。 那段時間, 他們每天淩晨3點就開始做鹹菜, 上午9點鐘到遼源市站前銷售, 一會兒功夫就被搶購一空。

為了搶佔市場制高點, 擴大銷售, 曹春花在遼源市花鳥市場租了個攤位, 每天固定擺攤賣鹹菜。 由於該地段人多繁華。 曹春花的鹹菜很快佔領了市場, 人們都管她製作的鹹菜叫“花市鹹菜”。 從此, “花市鹹菜”成了曹春花的金字招牌。

隨著需求量的增大,

靠“小打小鬧”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了。 曹春花就在市郊租下房屋, 辦起了小作坊, 雇了30多個工人, 開始了規模化生產。 就這樣, 她撈取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享譽遼源的“花市鹹菜”讓人們認識了曹春花, 也給她帶來了名氣和榮譽, 更為她轉型升級創辦企業搭建了階梯。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 她註冊成立了吉林省鑫宏利食品有限公司, 2007年, 在東遼縣經濟開發區徵用2萬平方米土地, 建起廠房、辦公用房6000多平方米, 開始了工廠化生產鹹菜。 為了打響品牌, 她將“花市鹹菜”註冊了商標, 並繼續開發鹹菜新品種, 讓“花市鹹菜”香飄四方。 現在, “花市鹹菜”已擁有9個真空包裝品種、60種散裝產品, 建立銷售網站500多個, 行銷到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唐山等40多個地區。

讓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是曹春花的不變信念。 今年, 企業與泉太鎮老營村、白泉鎮樹安村等5個村協商, 通過簽訂蔬菜產銷合同、流轉土地種植綠色蔬菜。 同時, 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 吸收當地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入社,

入社農戶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