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調經種子第一方:溫經湯的臨床使用秘訣

“傅老用此方, 曾得其師口傳, 諄囑不可妄自加減, 必須等經水來時服三四劑後, 經淨即止。 以後每月皆如此照服, 假如經水不來, 則多已受孕不必再服, 聽其自然發育生產。 ”

文/傅幼榮

婦女調經種子, 古方流傳甚多, 然用之確有特效者, 在他(傅再希先生)的經驗中認為以溫經湯為第一。

其方載《金匱要略》中, 醫者皆知, 方下原有“亦主婦人少腹寒, 久不受胎”之語, 可見此方不緊溫暖子髒, 亦為治療不孕症而設。

尤其用藥法度, 多非後人思議所能及, 故一般醫家都不十分相信, 偶然使用, 妄以己意加減, 如桂枝改用肉桂, 阿膠用蛤粉炒珠等, 且又缺乏信心守方, 自然不能達到療效。

其或有些所謂葉派醫家, 視此等方如砒鴆, 更不足與言矣。

傅老用此方, 曾得其師口傳, 諄囑不可妄自加減, 必須等經水來時服三四劑後, 經淨即止。 以後每月皆如此照服, 假如經水不來, 則多已受孕不必再服,

聽其自然發育生產。

亦不宜輕易做內診檢查, 以免手法粗糙導致流產。

他遵師囑用此方, 每每獲效, 在故里頗有名望, 屢有特為求子從外地來就診者。

傅老認為, 用此方時中藥味數雖不可變更, 而分量可稍為加減, 他所用的分量如下:

泡吳萸3〜5克, 黨參10克, 桂枝尖6克, 阿膠10克(烊化沖服), 姜半夏10克, 麥冬12克, 當歸10克, 川芎6克, 白芍10克, 丹皮6克, 甘草6克, 生薑3片。

吳萸必須用貴州出產者, 緊小, 略帶青綠色, 味略苦, 不甚辛辣, 它處出產者, 多帶辣味而不適用。

半夏必須薑制, 法制半夏無用。

桂枝須用尖, 嚼之有肉桂氣味,

桂枝木無用, 藥味既真, 效驗自更確切。

文摘自《豫章醫萃: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精選》

推薦關注:全新大家中醫3.2, 推出【工作室】功能, 幫您樹立個人口碑, 積累優質患者, 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 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本文來源於“大家中醫”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