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單車行業市場擴張步伐持續邁出,開始進入一個瓶頸期

共用單車行業最近新聞頻出, 先是重慶悟空共用單車成為首家退出市場的企業, 然後摩拜和ofo小黃車後面的兩位大佬在朋友圈進行了一番"互懟", 隨後, ofo又將原本99元的押金上調至199元, 這些動作顯示了這個行業經歷野蠻成長之後, 開始進入一個瓶頸期, 面臨發展方向的焦慮。

從去年10月到現在, 共用單車經歷了爆發式的高速增長期。 據不完全統計, 現在共用單車行業已有近30家企業, 其中, 僅摩拜單車就投放超過400萬輛自行車, 而ofo則投放超過500萬輛。 共用單車“遍地開花”, 受到公眾普遍歡迎, 有力緩解了城市“最後一公里”通行難。

不過, 也出現了亂停放、路權爭議以及押金與資訊安全等問題。 《意見》針對諸多熱點問題作出詳細規定, 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

為共用單車制定頂層設計只是一個開始, 還有更多硬杠杠亟待劃定。 秩序和規則構建的過程, 正是一個各抒己見、凝聚共識的過程。

我們要相信自己, 有能力讓這些現實問題從爭議開始、以共識終了, 從而建立起對各方都有益的新規則新秩序, 讓新業態長久惠民。

共用單車不僅企業主體要負起責任, 在運營時還要引進保險理賠。 建議政府製作出共用單車的電子地圖,

建設一些電子圍欄, 這些光靠單車企業去建立是遠遠不夠的。 消費者在使用時也要警惕騎行, 遵守交通規則, 遵守單車企業制定的使用規則, 並且愛護共用單車。

隨著共用單車行業市場擴張步伐的持續邁出, 可以預見的是, 在單車的功能優化達到一定瓶頸後,

品牌之間比拼的不再是騎行維度, 圍繞用戶生態圈的打造將成為新的行業趨勢, 而這也是大資料在共用單車行業的重要運用形式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