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調查稱,九成香港大學生願到內地發展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張燕|北京報導

責編:陳惟杉

, 才可以越來越好的。 ”

“我們有那麼好的教育, 反而在創新創業方面落了下風”

香港幾所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吸引了許多內地學生。 從2010年開始, 內地學生赴港留學人數開始出現井噴式爆發。 和許多選擇留在香港繼續打拼的內地學生不同, 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李傳晰在大學畢業後, 反而被同班同學“忽悠”到內地進行創業, 目前他正在創建一款App。

李傳晰的決定在家人看起來有幾分不可理解, 他的一位伯伯在得知這件事後曾經打電話給他表示困惑。

“他說, 那麼多內地人來香港東躲西藏生孩子, 在‘劏房’裡挨辛苦, 都是為了一張香港身份證, 你為什麼一定要去內地吸霧霾。 ”李傳晰回憶說。

“我的同學在剛來香港的時候, 很多人和我稱讚過香港八達通的方便快捷, 只需要一張卡, 你就可以搭乘公共交通, 在便利店結帳, 在食肆, 我在北京一定搞得掂。 ”

“港漂7年, 我就這樣放棄了那張身份證”

剛剛搬完家的賈薇在新租的公寓裡正在研究如何使用共用單車App。 還沒來得及收拾的檔散落在身邊的沙發上, 其中有一張馬上過期的香港居民身份證。 如果在香港再堅持半年, 那麼這張身份證上會填進幾個字, 那曾經是賈薇夢寐以求的事情, 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

作為最早一批抵達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 曾經高考名列前茅的賈薇在得知可以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時曾經激動不已, 她到今天都記得自己在拿到錄取通知書那一晚曾徹夜難眠, 對遙遠而且神秘的香港充滿了想像和憧憬。

大學四年的學習體驗至今仍然讓賈薇津津樂道, 相比較在內地上學的同學, 賈薇到畢業時都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優越感。 “我們是文科生, 很多同學和我一樣選讀了新聞, 到畢業還停留在在校刊發表文章的層面, 而我們在大三時, 已經開始獨立製作新聞節目了。 大四畢業, 我很幸運地在香港一家電視臺找到了工作。 ”

港漂的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如同所有留在香港打拼的內地學子一樣,

獨處異鄉的寂寞、高速生活的壓力、高不可攀的樓價, 這些都曾經讓賈薇一度動搖過, 但是工作上得到的滿足感和對那張身份證的渴望讓她堅持了下來, 直到去年在一次和內地媒體的交流活動上, 忙裡偷閒的她抬頭北望, 才發現不知道在什麼時候, 內地媒體行業的發展已經超出了她的想像。

“如果說當初選擇香港是為了更好的媒體生態和生活環境, 那麼今天選擇回內地工作的原因也是一樣的。 ”賈薇表示, 近6年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內地的發展可以說是天翻地覆。 在她看來, 香港仍然有著很多吸引人的地方, 比如完善的法制體系、專業的服務人員、覆蓋率更廣的交通網絡、更加人性化的便民設施等等,

但是昔日“東方之珠”的光芒正在逐漸被內地大城市蓋過。

“真正刺激到我的是去年香港一家機構公佈的調查資料, 在接受訪問的香港大學生裡, 超過九成的受訪學生表示願意到內地工作和發展, 這擱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 ”賈薇說, 雖然內地仍然存在一些讓港人卻步的理由, 比如環境問題, 但是從長遠來看, 內地發展的潛力是無窮的。

臨走之前她去銅鑼灣給朋友買禮物, 猛然抬頭, 發現曾經代表香港榮光的時代廣場已經老舊不堪。 “內地大城市的高樓大廈, 任何一座都比它看起來要光鮮亮麗。 ”賈薇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