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次可載6.5噸物資與2噸推進劑 目標:6小時直達中國空間站

二十多年前, 美、俄、歐等國聯合實施國際空間站專案, 那時中國有意參與卻被拒之門外。 這自然與美國脫不開關係, 美國也毫無顧及地宣稱:此舉成功阻止中國參與國際合作, 將遏制中國高技術發展。 讓美國人怎麼也沒有想到, 封堵不僅沒能發揮作用, 相反促成一個新航太強國的出現, 如今中國依靠自已的能力, 經過多次進行神舟載人飛行, 以及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任務。

2016年, 中國又進行新型長征七號,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 為建設中國人自已的空間站掃清了阻礙, 如今僅差一項重要工作, 那就是馬上要進行的天舟一號, 即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

由於空間站為長期在軌運行, 對後勤補給的要求很快, 故出現了貨運飛船, 專以運送物資到達空間站。 如果要維持一個空間站的運作, 那麼貨運飛船自然必不可少。 中國研製的貨運飛船,

代號:天舟, 首艘自然命名為:天舟一號。

天舟為中國首款貨運飛船, 外形很像“天宮一號”。 全長10.6米, 最大直徑3.35米, 起飛品質約13噸, 太陽帆板展開後最大寬度14.9米, 由貨物艙、推進艙兩部分組成, 其直徑較大的前段為貨物艙, 用於放置太空人消耗品、實驗載荷設備等物資;一次可載6.5噸物資與2噸推進劑,

運載能力已經列入世界前列, 直徑較小、帶帆板和天線的後段為推進艙, 主要提供飛行動力, 具備獨立飛行3個月的能力。

按計劃, 2017年4月中下旬由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在發射入軌兩天后, 將與天宮二號完成首次交會對接, 整個任務過程將達到半年左右, 期間將進行多次分離與對接試驗, 以及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 同時測試貨運飛船對組合體的控制能力。 以及驗證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技術, 以求實現技術目標:太空船在發射後6個小時內, 直達空間站實現對接, 這對於提高效率至關重要。 在完成既定任務後, 天舟一號將受控離軌, 隕落至預定安全海域。

整個試驗將突破和掌握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為開展太空維修實驗, 建造空間站提前開展相關技術驗證, 這是中國空間站建設之前的最後一部分試驗工作, 其實就是驗證工作, 相關技術已算不上什麼難關了。

現在真正頭痛的其實是西方, 航太技術為西方對中國技術封鎖的重點之一,

不要說技術合作都不願意進行, 連學術交流都相當困難, 普通的展會不讓中國人參觀, 最近美國都不敢給參與國際航太學術會議的中國專家發放簽證。 中國人有志氣, 不讓參與, 那麼我們就自已搞, 如今許多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甚至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

美、歐等已試圖建造新的空間站,可惜目前僅為計畫,何時進入實施階段難說,到2024年時,國際空間站維持的極限時間之前,新的空間站沒有開工的可能,那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在軌的空間站。如今俄羅斯已經開始與中國合作,以便加入中國空間站專案,其它西方國家也試圖向俄羅斯一樣了,也許只有美國還堅持不與中國合作的方針,也許未來只有美國在拒絕在中國空間站外,不是我們拒絕,而是美國拒絕我們。

美、歐等已試圖建造新的空間站,可惜目前僅為計畫,何時進入實施階段難說,到2024年時,國際空間站維持的極限時間之前,新的空間站沒有開工的可能,那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在軌的空間站。如今俄羅斯已經開始與中國合作,以便加入中國空間站專案,其它西方國家也試圖向俄羅斯一樣了,也許只有美國還堅持不與中國合作的方針,也許未來只有美國在拒絕在中國空間站外,不是我們拒絕,而是美國拒絕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