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黨代會報告點名,武漢“主中心”作用要這樣發揮!

6月25日, 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開幕, 大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會成員、省委書記蔣超良向大會作報告。

省黨代會報告對武漢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 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武漢發揮“主中心”作用的殷切期待。 下面跟著湖北新聞(ID:hbxwwx)一起來瞭解詳情。

>>>>

黨代會報告提出:

支援武漢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在全省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要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 支持武漢規劃建設國家級長江新區, 優化長江主軸。 要強化主中心、復興大武漢, 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綜合交通樞紐, 增強對武漢城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龍頭帶動作用, 提升武漢在全國、全球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黨代會報告對武漢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26日下午,

經國務院批復同意, 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 檔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 標誌著武漢人民經過10年努力, 正式步入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級中心城市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影響高端企業佈局, 意味著能吸引更多跨國、跨省企業將區域總部部署武漢, 從而擁有對周邊區域資產配置的決定權。 未來這些企業將坐鎮武漢謀局華中腹地, 為武漢帶來更多就業高端人才和高薪崗位。

支持武漢規劃建設國家級長江新區

2016年, 武漢曾申報國家級長江新區, 準備申報的區域面積約600平方公里, 涵蓋了武漢主要的空港、陸港、水港。 建成後, 長江新區將成為武漢乃至華中對外經濟的重要視窗,

將快速促進港城融合、產城融合, 進一步助推長江中游城市群與國際重要城市開展經濟合作, 使之成為武漢發展新的增長極, 率先成為中部走向海外市場的“門戶”。

(浦東新區)

對標上海浦東新區, 武漢的長江新區,

一定會成為改革開放先行區, 為武漢, 乃至湖北的發展增添新動力!

優化長江主軸

5月2日, 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 審議並原則通過武漢長江主軸概念規劃方案, 要求按照“交通軸、經濟軸、文化軸、生態軸、景觀軸”的功能佈局, 10年基本建成集中展示長江文化、生態特色、發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

武漢長江主軸核心段範圍在長江大橋至長江二橋之間, 重點段範圍南北拓展至鸚鵡洲長江大橋和天興洲長江大橋。 目前, 長江主軸上的五大城市陽臺已經選定, 分別是江漢關陽臺、漢正陽臺、龍王廟陽臺、月亮灣陽臺、中華路陽臺,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還要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

經濟中心

科技創新中心

商貿物流中心

文化創意中心

綜合交通樞紐

復興大武漢, 我們越來越近了!

為完成這些目標, 武漢怎麼做?

昨天下午, 陳一新同志參加省直第一代表團審議時提出, 未來武漢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大力發展:

► 大力推進長江主軸、長江新城、長江新區建設,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 大力實施“一留一回、兩個百萬”工程,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

► 大力發展新民營經濟,進一步優化經濟所有制結構;

► 大力實施“四水共治”,進一步優化生態結構。

黨代會報告中還這樣提到武漢

► 加快高鐵建設,構建以武漢為中心的高鐵“米”字網,實現所有市州通快速鐵路。加快武漢新港等港口建設,促進港產城一體化。

► 加快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發展,協同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漢江生態經濟帶、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快構建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

► 準確把握中國(湖北)自貿區功能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完成重點試驗任務,力爭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監管法治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發揮中國(湖北)自貿區平臺作用,提升武漢國際化水準和要素集聚、創新引領、高端服務功能。

► 支持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爭取建設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成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 支援高校與企業建立協同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產學研利益共同體,促進科技資源分享和創新能力提升。引導武漢高校創新資源向其他市州擴散。

► 支持地方戲曲劇團發展,拓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

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五年武漢的發展!

► 大力推進長江主軸、長江新城、長江新區建設,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 大力實施“一留一回、兩個百萬”工程,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

► 大力發展新民營經濟,進一步優化經濟所有制結構;

► 大力實施“四水共治”,進一步優化生態結構。

黨代會報告中還這樣提到武漢

► 加快高鐵建設,構建以武漢為中心的高鐵“米”字網,實現所有市州通快速鐵路。加快武漢新港等港口建設,促進港產城一體化。

► 加快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發展,協同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漢江生態經濟帶、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快構建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

► 準確把握中國(湖北)自貿區功能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完成重點試驗任務,力爭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監管法治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發揮中國(湖北)自貿區平臺作用,提升武漢國際化水準和要素集聚、創新引領、高端服務功能。

► 支持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爭取建設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成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 支援高校與企業建立協同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產學研利益共同體,促進科技資源分享和創新能力提升。引導武漢高校創新資源向其他市州擴散。

► 支持地方戲曲劇團發展,拓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

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五年武漢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