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工業服務雲平臺+人工智慧創新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2017工業服務雲平臺+人工智慧創新研討會嘉賓合影留念

導語

由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主辦、雲海橋和DayDayUp承辦、恒基偉業集團贊助的《2017工業服務雲平臺+人工智慧創新研討會》於6月18日在北京恒基偉業大廈隆重舉辦。

研討會彙聚了政府協會、戰略分析專家、兩大軍工行業領導和智慧製造企業代表等上百位元嘉賓, 圍繞工業服務主題共同探討雲平臺、人工智慧、模擬、大資料及金融資本等在該領域的應用推廣及發展前景。

雲海慧服公司總裁助理李紹明與DayDayUp創新部戰略總監Helena Javitte擔任會議主持

主辦方代表、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理事長唐保玲女士致辭

唐保玲會長提出:此次研討會目的是宣導推動“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融合發展, 意在探索如何利用互聯網創新模式結合AI做好工業領域的精細化服務。 移動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快速發展, 為工業傳統轉型和服務升級提供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著力構建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以大資料為服務支撐的互聯網+人工智慧全要素服務體系, 並大力營造有利於人工智慧環境企業發展的環境, 鼓勵將人工智慧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產業化、商業化, 爭做促進中國製造業轉型的前沿力量, 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貢獻。

國家科技部原企管辦副主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資深專家研究員孟繁森、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健、國家統計局(CSISC)大資料智庫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經濟技術研究所原秘書長、研究員鄭硯農等重要嘉賓向本次研討會發來賀詞,

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孟繁森:王總並會議同仁, 祝賀雲海橋三周年:

雲海橋是技術與管理、學習的課堂, 交流的殿堂, 築夢的雲房, 探索知識的海洋, 更是增進友情的橋樑。

希望您及團隊, 為設備服務開發更多雲平臺, 為提高社會效率、降低社會成本做出更多貢獻。

祝2017工業服務雲平臺及人工智慧創新會議成功!

黃健:中國工業合作協會、雲海橋、daydayup、各位專家及與會嘉賓: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 工業雲服務是互聯網+時代助力企業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大機遇。將人工智慧與產業升級改造有機結合起來,會給企業發展新常態注入智慧化新動力。

在“2017工業雲服務平臺+人工智慧創新研討會”召開之際,我代表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向會議主辦方、各位專家、與會嘉賓表示熱烈祝賀,真誠歡迎大家與兵器企業合作,共謀發展,實現共贏!

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鄭硯農:雲海橋作為製造業+互聯網的橋樑,也是創新創業弘揚工匠精神的平臺,在互聯、互通,共用、共贏的理念下,讓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互融合,比翼齊飛!

祝賀雲海橋開通三周年!

中國兵器集團科技帶頭人、兵科院總體部部長李軍致辭

李軍部長指出:工業服務雲平臺+人工智慧更高水準的融合創新,將是軍民融合項目的發展方向。目前,在國家軍民融合專案戰略發展推動下,兵器行業用開放合作、技術共用的模式與民用企業緊密合作,打造更大的共同體,推行全價值鏈的體系化經濟管理。軍民融合項目的成果和技術的提升應用在兵器行業和民用行業領域,將會大力推動工業發展和服務創新,不斷升級工業生產理念、產品製造和組織模式升級,希望工業企業能有效利用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加快提升自身競爭力並彙聚新動力。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特聘設備管理專家張孝桐主題分享

《產線設備管家制在工業服務工業服務大資料應用技術交流會基於航太雲網的 “產線設備管家”實戰分享暨工業服務大資料應用技術交流會在京召開基於航太雲網的 “產線設備管家”實戰分享暨工業服務大資料應用技術交流會在京召開的應用和案例分析》

張孝桐先生結合寶鋼40餘年豐富的設備管理經驗,談到新工業時代(工業4.0)的設備管理對策時說:企業設備管理的“中國方案”是“iHELP產線設備管家”體系(HELP即 Housekeeper for the Equipment on the Line Product),其思路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將企業管理的重心下移,改變傳統模式,以達到提高產品品質和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標,説明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企業設備管理理念創新、技術方法創新、模式創新等各項目標落地。他通過實際案例為來賓介紹並闡述“iHELP產線設備管家”的組成和功能、以“市場拉動”為中心 的“八個管理步驟”、以企業產線設備“運行狀態”為中心的“八項匠藝”、以產線設備管家“責任結果”為中心的“八條自律原則”等。

DayDayUp創始人兼CEO薄益群主題演講

《工業4.0——生態競爭時代》

工業4.0時代重點特徵是產業從原有的成本競爭狀態向生態競爭時代轉變,如何在現今的環境中保持基業長青?薄益群談到:未來企業的戰略佈局是建立商業合作、收並購和戰略投資的行業生態,進而向拓寬國際化創新視野的方向前進發展。通過對工業4.0的九大技術支柱模型的分解和知名工業品牌“BOSCH”案例的分析,闡述基於分散式和連接的三大基礎(工業物聯網、工業大資料、雲計算)、硬體工具/軟體支援以及包含人工智慧在內的面向未來的兩大牽引技術,應用在案例“感測器、軟體、服務”三個關鍵核心領域,從而帶來高效節能降本、能源利用率高等成果。

聚合創投董事長、雲海慧服高級合夥人朱亮主題分享

《中國工業服務互聯網之路》

朱亮暢談了工業服務互聯網的發展風向和未來趨勢,通過對智慧製造路線的梳理和對當今國內工業服務的痛點闡述,分析集成製造系統生產性服務業借助資訊技術、新的設計、客戶定制、集成製造系統、產品開發、市場行銷、物流、供應鏈管理、品質管制、測試和認證、金融服務等方面服務增長的發展路線和機遇,並強調企業生產環節所有工業自動化設備的資料獲取,現場分享了《易服》工業服務雲平臺 "設備維護+耗材銷售”、“設備維護+自動預警”、“地理位置資訊+關鍵資料”等樣板工程的研發案例。

國控數智公司總經理覃俊君主題分享

《智慧工廠相關技術在工業服務中的應用》

在覃俊君看來,新型工業發展的趨勢即是設備智慧化、運維專業化和管理區中心化。他在演講中為來賓呈現基於虛擬實境、地理資訊、大資料、移動應用、資料匯流排五大技術支撐的智慧工廠基礎服務平臺,擁有智慧海洋平臺、智慧煉廠、智慧核電、智慧礦山、數位化氣田應用領域,並運用視頻展示基於大資料的分析模擬和視覺化模擬案例。他認為資訊化正在工業領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發展速度超乎想像,智慧工廠基礎服務平臺能夠解決更多的業務痛點。

航太凱天環保科技公司副總裁李在峰主題分享

《軍民融合型環保技術應用方式初探》

“軍民融合是依靠科技創新,通過商業模式創新,為軍民用領域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產業提供高新技術產品和最優的系統解決方案。”李在峰指出軍民融合技術的特性:技術原理的一致性、行業應用的差異性、融合即共用共生,提出技術融合與應用方式:單項技術原理的融合(材料、感測器、控制軟硬體)、總體或集成技術的應用(全生命週期系統工程的方法論、系統模擬)、互動創新與發展(軍用技術解密、降成本為民用環保服務)等。

興業銀行中關村西區支行行長于飛主題分享

《從銀行角度看工業服務業的融資方式》

于飛有針對性地指出:國家的發展根基離不開創新性製造業,銀行金融是催化劑。金融行業的創新性和逐利性是它發展的根本,銀行業更多的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市場的創新引領著銀行發展,銀行金融業是被動的。 工業服務雲平臺和人工智慧行業企業選擇銀行貸款,務必滿足銀行投融資所具備的條件。他為來賓闡述銀行金融業在雙創和工業4.0道路上真實角色的同時衷心祝願工業服務雲平臺+人工智慧有更長遠的融合發展。

80後新銳圓桌會議研討主題

《如何應用創新技術實現工業升級》

圓桌會議由DayDayUp創業加速專案戰略總監、曾在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任職的曲若含主持,聚合創投公司董事長、雲海慧服高級合夥人朱亮、珞石科技創始合夥人曹華、寄雲科技資料倉庫及大資料分析專家楊敏等幾家新銳公司的80後創始人/高管同台分享:創新技術實現工業升級的道路上會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改善這些狀況?圓桌嘉賓各自有其獨特的見解。

曹華:國內目前智慧製造和自動化企業的發展,在人員和人才分配方面存在發展瓶頸,很多智慧製造企業與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眾多互聯網企業是無法競爭的。民營智慧製造企業需要追求細分市場尋求廣泛合作,深入垂直領域、行業技術的提高是智慧製造企業的發展方向。

楊敏:大資料技術在國內工業企業裡應用的步伐不一致,很容易產生缺失資料資訊的孤島。大資料應用在非工業行業的場景非常多,但反觀工業行業,必須需要企業內容樹枝並日常使用大資料技術管理生產人員的配合。二者橋接非常稀少。傳統企業設備資料來源,這些現狀都要改善。大資料應用技術匹配資料獲取設備,例如感測器設備,可以改善這些現狀。

朱亮:落後產能淘汰、產品結構升級的製造業態和智造化、智慧化、資訊化的工業轉型如今碰撞在一起,製造業如果離市場經濟環境比較遙遠,即使自動化和智慧化程度再高,也是和產業鏈及轉型升級是斷裂沒有關係的。中國的製造性企業有個歷史的慣性思維是需要突破的,強調工廠的需求來自於生產訂單和產品本身,這些是轉型的製造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專家組組長馬俊如院士致辭

《創新+全球化--“一帶一路”創新發展探討》

馬俊如院士強調:製造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把握好自己的創新驅動模式,即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創新、原始創新三種,一個國家推動創新驅動在不同發展階段是這三種模式的組合。集成創新的模式目前正在處於上升階段,工業4.0是代表人工智慧領域應用的一個新目標,但工業服務雲平臺和人工智慧的融合並不要把它定義為工業4.0的最高層次,務必要由低到高地瞄準新目標系列化發展,並貫徹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創新戰略。他中肯地告誡我們:要站在全球化視野看問題,不要頭腦發熱認為互聯網+、人工智慧可以解決一切,要踏踏實實地走好創新之路。

本次研討會有眾多知名媒體到場,包括:CCTV證券頻道、搜狐、科技日報、中國科技網、創頭條、中國資訊主管網、矽谷網、VR頭條、快站、發現者說等,活動以主題演講、授課培訓、案例分析、答疑諮詢、圓桌會議等方式呈現,其間穿插互動交流和抽獎環節,敬請關注媒體相關報導。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工業雲服務是互聯網+時代助力企業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大機遇。將人工智慧與產業升級改造有機結合起來,會給企業發展新常態注入智慧化新動力。

在“2017工業雲服務平臺+人工智慧創新研討會”召開之際,我代表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向會議主辦方、各位專家、與會嘉賓表示熱烈祝賀,真誠歡迎大家與兵器企業合作,共謀發展,實現共贏!

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鄭硯農:雲海橋作為製造業+互聯網的橋樑,也是創新創業弘揚工匠精神的平臺,在互聯、互通,共用、共贏的理念下,讓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互融合,比翼齊飛!

祝賀雲海橋開通三周年!

中國兵器集團科技帶頭人、兵科院總體部部長李軍致辭

李軍部長指出:工業服務雲平臺+人工智慧更高水準的融合創新,將是軍民融合項目的發展方向。目前,在國家軍民融合專案戰略發展推動下,兵器行業用開放合作、技術共用的模式與民用企業緊密合作,打造更大的共同體,推行全價值鏈的體系化經濟管理。軍民融合項目的成果和技術的提升應用在兵器行業和民用行業領域,將會大力推動工業發展和服務創新,不斷升級工業生產理念、產品製造和組織模式升級,希望工業企業能有效利用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加快提升自身競爭力並彙聚新動力。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特聘設備管理專家張孝桐主題分享

《產線設備管家制在工業服務工業服務大資料應用技術交流會基於航太雲網的 “產線設備管家”實戰分享暨工業服務大資料應用技術交流會在京召開基於航太雲網的 “產線設備管家”實戰分享暨工業服務大資料應用技術交流會在京召開的應用和案例分析》

張孝桐先生結合寶鋼40餘年豐富的設備管理經驗,談到新工業時代(工業4.0)的設備管理對策時說:企業設備管理的“中國方案”是“iHELP產線設備管家”體系(HELP即 Housekeeper for the Equipment on the Line Product),其思路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將企業管理的重心下移,改變傳統模式,以達到提高產品品質和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標,説明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企業設備管理理念創新、技術方法創新、模式創新等各項目標落地。他通過實際案例為來賓介紹並闡述“iHELP產線設備管家”的組成和功能、以“市場拉動”為中心 的“八個管理步驟”、以企業產線設備“運行狀態”為中心的“八項匠藝”、以產線設備管家“責任結果”為中心的“八條自律原則”等。

DayDayUp創始人兼CEO薄益群主題演講

《工業4.0——生態競爭時代》

工業4.0時代重點特徵是產業從原有的成本競爭狀態向生態競爭時代轉變,如何在現今的環境中保持基業長青?薄益群談到:未來企業的戰略佈局是建立商業合作、收並購和戰略投資的行業生態,進而向拓寬國際化創新視野的方向前進發展。通過對工業4.0的九大技術支柱模型的分解和知名工業品牌“BOSCH”案例的分析,闡述基於分散式和連接的三大基礎(工業物聯網、工業大資料、雲計算)、硬體工具/軟體支援以及包含人工智慧在內的面向未來的兩大牽引技術,應用在案例“感測器、軟體、服務”三個關鍵核心領域,從而帶來高效節能降本、能源利用率高等成果。

聚合創投董事長、雲海慧服高級合夥人朱亮主題分享

《中國工業服務互聯網之路》

朱亮暢談了工業服務互聯網的發展風向和未來趨勢,通過對智慧製造路線的梳理和對當今國內工業服務的痛點闡述,分析集成製造系統生產性服務業借助資訊技術、新的設計、客戶定制、集成製造系統、產品開發、市場行銷、物流、供應鏈管理、品質管制、測試和認證、金融服務等方面服務增長的發展路線和機遇,並強調企業生產環節所有工業自動化設備的資料獲取,現場分享了《易服》工業服務雲平臺 "設備維護+耗材銷售”、“設備維護+自動預警”、“地理位置資訊+關鍵資料”等樣板工程的研發案例。

國控數智公司總經理覃俊君主題分享

《智慧工廠相關技術在工業服務中的應用》

在覃俊君看來,新型工業發展的趨勢即是設備智慧化、運維專業化和管理區中心化。他在演講中為來賓呈現基於虛擬實境、地理資訊、大資料、移動應用、資料匯流排五大技術支撐的智慧工廠基礎服務平臺,擁有智慧海洋平臺、智慧煉廠、智慧核電、智慧礦山、數位化氣田應用領域,並運用視頻展示基於大資料的分析模擬和視覺化模擬案例。他認為資訊化正在工業領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發展速度超乎想像,智慧工廠基礎服務平臺能夠解決更多的業務痛點。

航太凱天環保科技公司副總裁李在峰主題分享

《軍民融合型環保技術應用方式初探》

“軍民融合是依靠科技創新,通過商業模式創新,為軍民用領域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產業提供高新技術產品和最優的系統解決方案。”李在峰指出軍民融合技術的特性:技術原理的一致性、行業應用的差異性、融合即共用共生,提出技術融合與應用方式:單項技術原理的融合(材料、感測器、控制軟硬體)、總體或集成技術的應用(全生命週期系統工程的方法論、系統模擬)、互動創新與發展(軍用技術解密、降成本為民用環保服務)等。

興業銀行中關村西區支行行長于飛主題分享

《從銀行角度看工業服務業的融資方式》

于飛有針對性地指出:國家的發展根基離不開創新性製造業,銀行金融是催化劑。金融行業的創新性和逐利性是它發展的根本,銀行業更多的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市場的創新引領著銀行發展,銀行金融業是被動的。 工業服務雲平臺和人工智慧行業企業選擇銀行貸款,務必滿足銀行投融資所具備的條件。他為來賓闡述銀行金融業在雙創和工業4.0道路上真實角色的同時衷心祝願工業服務雲平臺+人工智慧有更長遠的融合發展。

80後新銳圓桌會議研討主題

《如何應用創新技術實現工業升級》

圓桌會議由DayDayUp創業加速專案戰略總監、曾在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任職的曲若含主持,聚合創投公司董事長、雲海慧服高級合夥人朱亮、珞石科技創始合夥人曹華、寄雲科技資料倉庫及大資料分析專家楊敏等幾家新銳公司的80後創始人/高管同台分享:創新技術實現工業升級的道路上會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改善這些狀況?圓桌嘉賓各自有其獨特的見解。

曹華:國內目前智慧製造和自動化企業的發展,在人員和人才分配方面存在發展瓶頸,很多智慧製造企業與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眾多互聯網企業是無法競爭的。民營智慧製造企業需要追求細分市場尋求廣泛合作,深入垂直領域、行業技術的提高是智慧製造企業的發展方向。

楊敏:大資料技術在國內工業企業裡應用的步伐不一致,很容易產生缺失資料資訊的孤島。大資料應用在非工業行業的場景非常多,但反觀工業行業,必須需要企業內容樹枝並日常使用大資料技術管理生產人員的配合。二者橋接非常稀少。傳統企業設備資料來源,這些現狀都要改善。大資料應用技術匹配資料獲取設備,例如感測器設備,可以改善這些現狀。

朱亮:落後產能淘汰、產品結構升級的製造業態和智造化、智慧化、資訊化的工業轉型如今碰撞在一起,製造業如果離市場經濟環境比較遙遠,即使自動化和智慧化程度再高,也是和產業鏈及轉型升級是斷裂沒有關係的。中國的製造性企業有個歷史的慣性思維是需要突破的,強調工廠的需求來自於生產訂單和產品本身,這些是轉型的製造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專家組組長馬俊如院士致辭

《創新+全球化--“一帶一路”創新發展探討》

馬俊如院士強調:製造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把握好自己的創新驅動模式,即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創新、原始創新三種,一個國家推動創新驅動在不同發展階段是這三種模式的組合。集成創新的模式目前正在處於上升階段,工業4.0是代表人工智慧領域應用的一個新目標,但工業服務雲平臺和人工智慧的融合並不要把它定義為工業4.0的最高層次,務必要由低到高地瞄準新目標系列化發展,並貫徹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創新戰略。他中肯地告誡我們:要站在全球化視野看問題,不要頭腦發熱認為互聯網+、人工智慧可以解決一切,要踏踏實實地走好創新之路。

本次研討會有眾多知名媒體到場,包括:CCTV證券頻道、搜狐、科技日報、中國科技網、創頭條、中國資訊主管網、矽谷網、VR頭條、快站、發現者說等,活動以主題演講、授課培訓、案例分析、答疑諮詢、圓桌會議等方式呈現,其間穿插互動交流和抽獎環節,敬請關注媒體相關報導。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