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柑橘果樹:生長、結果、習性詳細介紹!

柑橘, 從生長、發育, 直至衰老死亡, 對其環境條件的要求具有規律性, 這叫柑橘的生物學特性。 根據柑橘生物學特性, 選擇適宜環境條件, 才能栽培成功, 並能取得大的經濟效益。

生長結果習性

以柑橘嫁接樹為例, 除了砧木與接穗的結合部根頸外, 植株通常由地上部、地下部組成。 地下部為根系, 地上部有主幹、枝、葉、花和果實。 現在簡單介紹它們的生長結果習性。

(一)根系

柑橘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儲藏養分和水分, 合成氨基酸等有機物質。 根系有主根, 側根和鬚根, 通常無根毛, 吸收養分和水分依靠與根共生的真菌菌絲即菌根來完成。 根群一般分佈在表土下10~40釐米, 土層深厚的也可達1米多深。

一年中, 柑橘的根系和枝梢生長交替進行。 兩者的生長高峰呈現互為消長的關係, 即:枝梢生長時根系生長受抑制;枝梢停止生長後新根出現生長高峰。

這是由於兩者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都是依賴對方供給所致。 根系生長需要有葉片供應碳水化合物, 枝梢生長要依靠根系吸收的養分和水分。

根系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溫度25~26 ℃, 濕度為60~80%、pH值5.5~6.5、土壤空氣含氧量8%以上。 根系在土溫12~13 ℃開始生長, 高於37 oC時生長停止。

(二) 芽

芽分為葉芽和花芽, 葉芽萌發抽生營養枝。 花芽是由葉芽原始體在一定條件下發育轉變而成。 花芽分化的時期與當年的氣候, 植株的營養條件有關, 秋季溫度偏高和冬季低溫乾旱能促進花芽分化。 大年時花芽分化晚, 小年時花芽分化早。

(三)枝幹

枝幹分主幹和樹冠。 主幹是整個樹體的支柱, 是營養物質和水分交流的通路。

枝梢由葉芽發育而成, 一年中可抽3~4次梢。 春梢是一年中抽生數量最多的枝梢,

可分為花枝和營養枝兩種。 花枝抽生後當年在頂端或葉脈處開花結果。 營養枝只有葉片, 無花, 主要製造養分, 發育後可成為翌年的結果母枝。 5~7月陸續零星抽生的夏梢長勢不一, 抽梢時與幼果爭奪養分, 常加劇生理落果。 秋梢抽發數量較多, 生長健壯的秋梢是優良的結果母株, 花質好, 著果可靠;冬梢生長期短, 無利用價值, 修剪時應剪除。

(四) 葉片

葉片是製造和儲藏養分的重要器官, 起光合作用、吸收作用和蒸騰作用。 葉片的生長與枝梢生長同時進行, 一年中以春葉最多。 一張葉片從展葉到葉片停止生長大約60天, 正常情況下不同部位的葉片交替脫落。 由於某種原因引起的非正常落葉會影響當年的果實產量,

對以後的樹體發育、越冬和第二年的開花結果也有不利影響。

(五)花

柑橘樹花量極大, 成年樹往往超過1萬朵, 但坐果率低, 很多花在花期就大量脫落, 落蕾落花數可占花蕾總數的50%以上, 大多數掉落的是不能發育的小花蕾、畸形花。

柑橘一般可以自花授粉, 也有雜交能力。 大多數品種的正常花要進行授粉、受精, 當花器發育完全就能授粉受精, 形成果實。 這個過程首先是花藥中的花粉發芽, 花粉管伸長, 通過花柱進入子房。 然後花粉放出兩個精子, 一個精子的精核與子房中的卵子結合成合子, 合子發育成種子;另一個精子的精核剌激子房膨大, 形成果實。 這就是坐果的基礎。

(六)果實

柑橘果實從開花座果就開始發育。

通常成年樹的果實成熟時間比幼齡樹早。 柑橘的坐果率為5%, 管理條件好的可達7%~8%。 但總的說, 柑橘落花落果情況比較嚴重。 從謝花後一周開始陸續落果, 其中有兩次落果高峰, 第一次通常發生在3月底至4月底, 小果帶果梗一起脫落, 稱為第一次生理落果。 第二次通常發生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 緊接第一次生理落果, 從蜜盤脫落不帶果梗, 以謝花後約20-35天脫落最多, 直至6月中下旬才基本結束。 稱為第二次生理落果。

生長環境

柑橘果樹主要起源於我國南方多雨森林地帶,是亞熱帶常綠果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低溫,較耐萌,根部好氣好水,要求有機質含量豐富的肥沃土壤。

1、溫度

溫度是影響柑橘栽培分佈、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也是柑橘生態區劃的主要依據。

一般認為12.8℃為柑橘開始生長溫度,生長最適溫度為23~31℃,達37~38℃時生長受抑制。有效積溫對柑橘生長影響很大,我國的柑橘產區,≥10℃年積溫為4500~9000℃。

2、光照

柑橘對日照的適應範圍較廣,我國的柑橘產區,年日照時數約為1000~2700小時,一般表現生長結果良好,柑橘較耐蔭,散射光有利於增強光合作用,直射光過強,往往不利於柑橘生長,易引起果實和枝葉灼傷。因此,適當密植對柑橘生長結果是有利的。但柑橘要高產和優質,也需要較好的光照,日照充足,枝葉生長健壯,葉厚,含氮、磷較高,花芽分化良好,結果多而高產,著色好,香氣濃,提高糖和維生素C含量。

3、水分

柑橘性喜濕潤,周年需水量大,年降雨量以1200~2000毫米為宜。在柑橘生長季節,雨量多而均勻,可降低灌溉成本,若降雨少或乾旱季節,須進行灌溉。

4、地勢土壤

柑橘在山地、丘陵、平地和江河沖積地都能栽培成功。對土壤的適應性亦較廣,如紫色土、紅黃壤、沖積潮土等都能生長結果。但柑橘根系好氣好水,要求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土質疏鬆,結構良好的肥沃土壤為宜。一般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3%以上,最好是5%左右。 柑橘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在pH4.8~8.5範圍內,均可獲得豐產,而以pH6.0~6.5為適宜。在紫色土中,鹼性紫色土有達pH8.0以上, 柑橘表現樹勢弱,葉片黃化,應注意改良土壤。

------------------------------------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

關注“眾植農業”,學習種植技術(ID:zzny1218 ←眾植商城植美佳液肥專賣)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生長環境

柑橘果樹主要起源於我國南方多雨森林地帶,是亞熱帶常綠果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低溫,較耐萌,根部好氣好水,要求有機質含量豐富的肥沃土壤。

1、溫度

溫度是影響柑橘栽培分佈、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也是柑橘生態區劃的主要依據。

一般認為12.8℃為柑橘開始生長溫度,生長最適溫度為23~31℃,達37~38℃時生長受抑制。有效積溫對柑橘生長影響很大,我國的柑橘產區,≥10℃年積溫為4500~9000℃。

2、光照

柑橘對日照的適應範圍較廣,我國的柑橘產區,年日照時數約為1000~2700小時,一般表現生長結果良好,柑橘較耐蔭,散射光有利於增強光合作用,直射光過強,往往不利於柑橘生長,易引起果實和枝葉灼傷。因此,適當密植對柑橘生長結果是有利的。但柑橘要高產和優質,也需要較好的光照,日照充足,枝葉生長健壯,葉厚,含氮、磷較高,花芽分化良好,結果多而高產,著色好,香氣濃,提高糖和維生素C含量。

3、水分

柑橘性喜濕潤,周年需水量大,年降雨量以1200~2000毫米為宜。在柑橘生長季節,雨量多而均勻,可降低灌溉成本,若降雨少或乾旱季節,須進行灌溉。

4、地勢土壤

柑橘在山地、丘陵、平地和江河沖積地都能栽培成功。對土壤的適應性亦較廣,如紫色土、紅黃壤、沖積潮土等都能生長結果。但柑橘根系好氣好水,要求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土質疏鬆,結構良好的肥沃土壤為宜。一般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3%以上,最好是5%左右。 柑橘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在pH4.8~8.5範圍內,均可獲得豐產,而以pH6.0~6.5為適宜。在紫色土中,鹼性紫色土有達pH8.0以上, 柑橘表現樹勢弱,葉片黃化,應注意改良土壤。

------------------------------------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

關注“眾植農業”,學習種植技術(ID:zzny1218 ←眾植商城植美佳液肥專賣)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