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高水長,小調情深——尋訪沂蒙精神之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位於臨沂市費縣薛莊鎮上白石屋村、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內, 目前已成為沂蒙山區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紅色旅遊勝地。

《沂蒙山小調》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這首歌在不同時期被填寫上不同的內容, 如反對抗日救國, 反動投降的內容, 在抗日戰爭的政治攻勢階段, 出色地發揮了瓦解敵人、教育群眾、鼓舞我軍鬥志的重大作用,

激勵了一代人、幾代人來保衛我們的家鄉!

唱響小調:建國以後, 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 經過群眾的不斷加工修改, 方成今日的歌頌沂蒙山區風光及人民幸福生活、歌頌共產黨的民歌——《沂蒙山小調》。 多年來, 《沂蒙山小調》已成為老區人民發展經濟、開拓進取的強大動力, 激發著當地百姓建設家鄉的豪情壯志!

傳承與保護:國家為了保護《沂蒙山小調》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999年費縣委政府在此建立紀念碑、紀念亭。

2003年被評為臨沂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被評為臨沂十大紅色旅遊景點之一。

2015年被臨沂市人民政府評為臨沂市第一批重點抗日戰爭遺址。

2016年中共臨沂市委黨校在此設立市委黨校教學科研基地。

如今,《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山區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

大眾日報戰時印刷舊址:在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後勤機關經常活動、駐紮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眾日報》印刷所都曾長期駐紮在這裡,至今遺址猶存。

白石屋村依山傍勢、山路彎彎,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樓”,當年,借助這種隱蔽和幽靜,《大眾日報》的地下印刷所源源不斷地向外傳播著黨的指示和抗戰的消息。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紀念館,大眾日報社展廳裡完整呈現了大眾日報社的發展歷史、隸屬沿革、駐地變遷、報頭改版等一系列發展風貌。

戰爭年代抗大一分校文工團曾在此戰鬥和生活,這裡的茅屋、軲轆、石碾、紅色標語,無不彰顯著抗大一校、大眾日報社舊址及小調誕生地的親切和革命情懷。

如今,這裡以恢復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在此生活時期的村落場景為核心,將上白石屋村建成一個活態博物館,每個院落就是一個展館,具有文化展示和教育、體驗功能。主要建設抗大一分校文工團舊址、沂蒙精神館、沂蒙歷史館、沂蒙風俗館、沂蒙物產館、沂蒙聲音館、沂蒙味道館和沂蒙人家等。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走一段紅色小路,唱一首紅軍歌謠”,在體驗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裡還還原了革命年代的民居實景,老大娘做針線活,小媳婦攤煎餅等當地沂蒙特色栩栩如生,成為人們回顧革命歷史、接受傳統教育、黨性教育,增進工作動力的重要場所!

如今,《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山區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

大眾日報戰時印刷舊址:在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後勤機關經常活動、駐紮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眾日報》印刷所都曾長期駐紮在這裡,至今遺址猶存。

白石屋村依山傍勢、山路彎彎,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樓”,當年,借助這種隱蔽和幽靜,《大眾日報》的地下印刷所源源不斷地向外傳播著黨的指示和抗戰的消息。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紀念館,大眾日報社展廳裡完整呈現了大眾日報社的發展歷史、隸屬沿革、駐地變遷、報頭改版等一系列發展風貌。

戰爭年代抗大一分校文工團曾在此戰鬥和生活,這裡的茅屋、軲轆、石碾、紅色標語,無不彰顯著抗大一校、大眾日報社舊址及小調誕生地的親切和革命情懷。

如今,這裡以恢復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在此生活時期的村落場景為核心,將上白石屋村建成一個活態博物館,每個院落就是一個展館,具有文化展示和教育、體驗功能。主要建設抗大一分校文工團舊址、沂蒙精神館、沂蒙歷史館、沂蒙風俗館、沂蒙物產館、沂蒙聲音館、沂蒙味道館和沂蒙人家等。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走一段紅色小路,唱一首紅軍歌謠”,在體驗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裡還還原了革命年代的民居實景,老大娘做針線活,小媳婦攤煎餅等當地沂蒙特色栩栩如生,成為人們回顧革命歷史、接受傳統教育、黨性教育,增進工作動力的重要場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