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薦讀丨看完這位特級教師的講話,你就知道,自己這麼多年的家長白當了!

湖北省中學歷史特級教師李自斌

從教20多年

擔任過備課組長、班主任、年級主任

至今仍戰鬥在教學一線

他的兒子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他對教育一直有自己的心得

不久前在家長會上

他提了3個問題和4條建議

希望大家好好讀讀

不要再當不明不白的家長了

我認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真的探討起來, 我認為家長培養孩子主要是兩個字:堅持。

我做過14年高中班主任、2屆年級主任, 帶完13屆畢業生, 當了19年的爸爸, 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 以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的雙重視角與大家交流一下。

我提3個問題和4條建議。

向家長提的3個問題

如果說家長是個職務, 那麼這個職務是伴隨著孩子出生自動擁有的,

不需要別人任命。 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

第1個問題:你的這個職務現在走到哪個層次?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這篇文章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座的各位除了願意為孩子花錢, 你還會為孩子花時間嗎?你會花時間嗎?你還會有更高層面的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劃、思考與孩子同步學習, 伴隨孩子成長嗎?能夠始終與孩子成長對話嗎?你的思想與孩子成長的步伐合拍嗎?我想大部分的家長可能花在物質上多一些,

精神層面的要少一些。

我們做家長的是否滿懷熱情和夢想, 是否科學做家長、理性做家長, 而不是以“父愛母愛的名義”, 在有意無意中傷害我們的孩子, 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呢?

第2個問題:現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 你無意中用了哪幾把?

第1把刀:太多的關愛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嘮叨, 使得孩子逆反對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預, 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 使得孩子難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責備, 使得孩子失去動力;

第6把刀:太多的遷就, 使得孩子不知約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 使得孩子要脅家長;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 使得孩子不知節儉;

第9把刀:太多的滿足, 使得孩子缺乏快樂;

第10把刀:太多的溺愛, 使得孩子不能成長。

你以為父母無償地付出就會有理想的回報?雖然我們付出不圖回報。 我們要愛孩子, 更要讓孩子感知我們的愛, 不要讓愛氾濫, 也不要什麼都以愛的名義。

因為你是孩子的家長, 終身不能辭職不能退休的職務, 18歲以前你不管, 18歲以後還是來找你麻煩。 你後半生的幸福指數就是你的孩子發展狀況。

所以, 家長朋友不要只管現在快活不管孩子, 將來煩惱不斷, 只要孩子過不好, 你一輩子就會牽腸掛肚, 這就是父母!

第3個問題:這次開家長會你提前準備了嗎?

在坐的各位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將手頭的事情放在旁邊, 親自來參加會, 比沒有來的要強。 我們不能批評沒有來的家長, 也許他們有許多緣由, 但是可以表揚來的家長。

來的家長中,也有爺爺奶奶參加,也有親戚代表,媽媽家長多,我要特別對我們當爸爸的能參加家長會點個贊,對夫妻都參加的點個贊。

家長會就是教育者的大聚會,家長是我們老師對孩子教育的合夥人,合夥人不來如何合夥教育你的孩子,對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還能指望別人上心?老師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遠了。

家長要提前準備,至少完成四個環節:

(1)安排好本職工作,按時參加。如確因工作忙脫不開身,則應向班主任老師說明情況,請假,日後約請老師單獨交流,不要錯過時機。

(2)赴會前有機會應認真地與孩子談一次話,帶著問題與老師作個別交談,主動向老師反映孩子的情況,徵求老師的意見和建議,把問題、憂慮全部提出來,和老師共同研討。

(3)認真聽取學校領導或老師關於學校情況的彙報,重點領會學校工作的進展和教育的發展趨勢,從而明確學校和老師對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來後與孩子認真談心,交換意見,與孩子共同研究改進措施,制訂下一步努力目標。

家長會交流時老師要面對很多學生家長,學生家長要主動一些,不要東扯西拉,要直奔主題,談核心問題,多共同想辦法,少埋怨牢騷。

家長會的到場,既是對孩子重視,也是避免出現管理真空。學校家長都發力,成長才有力。要想齊抓共管,必須聯絡暢通。

老師上課是不能接打電話的;老師不是只面對您一個,因此,交流不要頻率太高,要注意場合和時間,不要心中只有你和你的孩子,彼此尊重才能和諧合力,此時比的就是家長的情商。

給家長的4條建議

那麼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哪些呢?

1.相信和配合學校老師很重要

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就好比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邊兩角是家長和老師,教師和家長的長度可以決定學生的人生的高度。學生是頂點,無論活動的方式還是內容都要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學校提出一個規定,往往出自多方面的考慮,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

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非議老師,非議學校的規定要求。這不利於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會讓孩子增加抵觸情緒、投機心理。如果家長不尊重教師,你的孩子對老師的尊重也好不到哪裡,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我與我的愛人從有孩子就定了規定:

(1)夫妻雙方管孩子,只要一個在管,另外一個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准插,不管對錯;目的是維護權威;

(2)夫妻雙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現激烈爭吵,有問題私下解決;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3)夫妻雙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議對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順。既然我們是教育的合夥人,我們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

2.對孩子的教育要講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長變化嗎?你知道孩子現在在想什麼嗎?你會與孩子交流嗎?許多家長在社會在單位能言善辯,但由於不知道親子溝通技巧,和孩子說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孩子在成長,你要知道該管與不該管的尺度,理解與尊重的重要。

首先是抓住把柄談。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長談話抓不到點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一見面就反復叮囑“要好好學習”,成天將陳詞濫調掛在嘴邊,孩子不煩才怪!

如果家長平時多觀察,積極與老師溝通,多到學校走一走,瞭解一些真實的具體情況,那麼一旦談話,“某月某日某時某地某事”內容確鑿具體,學生一下子被點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關住他,也不會狡辯托詞了,再繼續談下去效果會截然不同。

其次是集中時間談。

學生平時忙於學習,外面任務重,人累,回家你囉嗦,心累,沒有喘息的空間,他怎麼可能會與你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呢?因此平時應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注意場合,一周或一段時間,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固定時間和地點將問題集中起來,很莊重地與孩子坐在一起。

要麼不說,要說則集中起來一次說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其三是針對問題談。

成長中的孩子不可能沒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現在多方面。與孩子談話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開花,集中地針對一兩個問題突破就足夠。其他問題時機不成熟則不談。

總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談事說服他,既指出問題又給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於肯定。相信孩子,給孩子以成長發展的機會,孩子才會慢慢理解家長的苦衷,才會慢慢敞開心扉。願你早日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3.需要懂的三種基本教育理論

作為家長,要研究孩子特點、瞭解不同階段的情況,每個時代的孩子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要留意孩子談論的話題,孩子流行的東西也要翻一翻,看他們想什麼,喜歡什麼,才能不落伍,有話題與他們對話。例如:

(1)教育學。這是與家庭教育最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它奠定了家庭教育學的基礎。

(2)心理學。要使家庭教育具有科學性 , 就必須依據不同時期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施教。

(3)生理學。青春發育期則是一個關鍵期。不瞭解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況。不認識孩子身體發育的基本規律就可能在施教中出現失誤,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損害。

(4)倫理學。家庭教育的重點是對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 , 須掌握道德教育的基本規律、基本原則、方法。

(5)法學。我國已在加強法制建設 , 它要求每個公民遵守法律。給孩子一些有關法律知識的教育。

如果孩子的暫時發展狀況沒有我們期待的好,我們沉住氣,多正面鼓勵,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對他的失望,不然他洩氣、破罐破摔的速度比你還快!期待可以隨孩子進步緩步增長,但是不能無限期待。

4.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給孩子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

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就是對孩子的健康發展終生負責。他來自家庭,他成長於家庭,將來他也營造更高水準的家庭。所以我的體會是:夫妻關係很重要,母親需要培訓,父親也很重要,家庭和諧最重要,父母的關係一定要穩定。父母是孩子的大樹,是孩子的靠山,沒有父母就沒有家,更談不上良好的成長環境。

家長要成為學習型家長,家長的學習行為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學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經常在家裡打牌玩麻將,也最好不要整日裡高朋滿座喝酒閒聊的,要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

人到中年,事業要,家庭也要!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不管我們在外面如何轟轟烈烈,最終我們還要回歸家庭。培養好自己的孩子,關注他的成長,同樣可以作為一項事業,母親應該,父親也應該!多一個成功的孩子,多一個成功的家庭,成就和諧的社會,不也是在為社會彙集正能量嗎?

最後作為一位過來人,我談幾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1、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你可以表現很積極。

2、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可以表現得很熱愛生活。

3、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現太平庸。

4、你常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積極樂觀發奮自強?

5、你成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學有成就?

6、你不愛學習瞧不起老師,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識尊重老師?

7、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

8、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優秀的因數。

9、每一位失敗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潛在的根源。

10、管教孩子必須父母思想統一立場一致。

11、關愛孩子必須理性科學讓他感知。

12、教育孩子是一項永不退休的事業。

家長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說在嘴上想在心上,更要體現在長期行動上。

家長朋友們,孩子學業成長的過程,有風有雨還有陽光,我們要坦然面對,沒有不變的社會,只有我們對孩子不變的心。

家長朋友們,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快樂的、幸福的孩子,然後才是成人的、成才的、揚名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是唯一的評價,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長和未來。上天為每個努力的人都準備了一扇窗戶,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但是可以表揚來的家長。

來的家長中,也有爺爺奶奶參加,也有親戚代表,媽媽家長多,我要特別對我們當爸爸的能參加家長會點個贊,對夫妻都參加的點個贊。

家長會就是教育者的大聚會,家長是我們老師對孩子教育的合夥人,合夥人不來如何合夥教育你的孩子,對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還能指望別人上心?老師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遠了。

家長要提前準備,至少完成四個環節:

(1)安排好本職工作,按時參加。如確因工作忙脫不開身,則應向班主任老師說明情況,請假,日後約請老師單獨交流,不要錯過時機。

(2)赴會前有機會應認真地與孩子談一次話,帶著問題與老師作個別交談,主動向老師反映孩子的情況,徵求老師的意見和建議,把問題、憂慮全部提出來,和老師共同研討。

(3)認真聽取學校領導或老師關於學校情況的彙報,重點領會學校工作的進展和教育的發展趨勢,從而明確學校和老師對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來後與孩子認真談心,交換意見,與孩子共同研究改進措施,制訂下一步努力目標。

家長會交流時老師要面對很多學生家長,學生家長要主動一些,不要東扯西拉,要直奔主題,談核心問題,多共同想辦法,少埋怨牢騷。

家長會的到場,既是對孩子重視,也是避免出現管理真空。學校家長都發力,成長才有力。要想齊抓共管,必須聯絡暢通。

老師上課是不能接打電話的;老師不是只面對您一個,因此,交流不要頻率太高,要注意場合和時間,不要心中只有你和你的孩子,彼此尊重才能和諧合力,此時比的就是家長的情商。

給家長的4條建議

那麼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哪些呢?

1.相信和配合學校老師很重要

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就好比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邊兩角是家長和老師,教師和家長的長度可以決定學生的人生的高度。學生是頂點,無論活動的方式還是內容都要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學校提出一個規定,往往出自多方面的考慮,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

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非議老師,非議學校的規定要求。這不利於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會讓孩子增加抵觸情緒、投機心理。如果家長不尊重教師,你的孩子對老師的尊重也好不到哪裡,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我與我的愛人從有孩子就定了規定:

(1)夫妻雙方管孩子,只要一個在管,另外一個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准插,不管對錯;目的是維護權威;

(2)夫妻雙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現激烈爭吵,有問題私下解決;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3)夫妻雙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議對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順。既然我們是教育的合夥人,我們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

2.對孩子的教育要講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長變化嗎?你知道孩子現在在想什麼嗎?你會與孩子交流嗎?許多家長在社會在單位能言善辯,但由於不知道親子溝通技巧,和孩子說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孩子在成長,你要知道該管與不該管的尺度,理解與尊重的重要。

首先是抓住把柄談。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長談話抓不到點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一見面就反復叮囑“要好好學習”,成天將陳詞濫調掛在嘴邊,孩子不煩才怪!

如果家長平時多觀察,積極與老師溝通,多到學校走一走,瞭解一些真實的具體情況,那麼一旦談話,“某月某日某時某地某事”內容確鑿具體,學生一下子被點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關住他,也不會狡辯托詞了,再繼續談下去效果會截然不同。

其次是集中時間談。

學生平時忙於學習,外面任務重,人累,回家你囉嗦,心累,沒有喘息的空間,他怎麼可能會與你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呢?因此平時應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注意場合,一周或一段時間,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固定時間和地點將問題集中起來,很莊重地與孩子坐在一起。

要麼不說,要說則集中起來一次說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其三是針對問題談。

成長中的孩子不可能沒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現在多方面。與孩子談話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開花,集中地針對一兩個問題突破就足夠。其他問題時機不成熟則不談。

總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談事說服他,既指出問題又給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於肯定。相信孩子,給孩子以成長發展的機會,孩子才會慢慢理解家長的苦衷,才會慢慢敞開心扉。願你早日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3.需要懂的三種基本教育理論

作為家長,要研究孩子特點、瞭解不同階段的情況,每個時代的孩子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要留意孩子談論的話題,孩子流行的東西也要翻一翻,看他們想什麼,喜歡什麼,才能不落伍,有話題與他們對話。例如:

(1)教育學。這是與家庭教育最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它奠定了家庭教育學的基礎。

(2)心理學。要使家庭教育具有科學性 , 就必須依據不同時期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施教。

(3)生理學。青春發育期則是一個關鍵期。不瞭解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況。不認識孩子身體發育的基本規律就可能在施教中出現失誤,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損害。

(4)倫理學。家庭教育的重點是對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 , 須掌握道德教育的基本規律、基本原則、方法。

(5)法學。我國已在加強法制建設 , 它要求每個公民遵守法律。給孩子一些有關法律知識的教育。

如果孩子的暫時發展狀況沒有我們期待的好,我們沉住氣,多正面鼓勵,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對他的失望,不然他洩氣、破罐破摔的速度比你還快!期待可以隨孩子進步緩步增長,但是不能無限期待。

4.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給孩子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

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就是對孩子的健康發展終生負責。他來自家庭,他成長於家庭,將來他也營造更高水準的家庭。所以我的體會是:夫妻關係很重要,母親需要培訓,父親也很重要,家庭和諧最重要,父母的關係一定要穩定。父母是孩子的大樹,是孩子的靠山,沒有父母就沒有家,更談不上良好的成長環境。

家長要成為學習型家長,家長的學習行為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學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經常在家裡打牌玩麻將,也最好不要整日裡高朋滿座喝酒閒聊的,要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

人到中年,事業要,家庭也要!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不管我們在外面如何轟轟烈烈,最終我們還要回歸家庭。培養好自己的孩子,關注他的成長,同樣可以作為一項事業,母親應該,父親也應該!多一個成功的孩子,多一個成功的家庭,成就和諧的社會,不也是在為社會彙集正能量嗎?

最後作為一位過來人,我談幾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1、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你可以表現很積極。

2、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可以表現得很熱愛生活。

3、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現太平庸。

4、你常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積極樂觀發奮自強?

5、你成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學有成就?

6、你不愛學習瞧不起老師,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識尊重老師?

7、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

8、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優秀的因數。

9、每一位失敗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潛在的根源。

10、管教孩子必須父母思想統一立場一致。

11、關愛孩子必須理性科學讓他感知。

12、教育孩子是一項永不退休的事業。

家長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說在嘴上想在心上,更要體現在長期行動上。

家長朋友們,孩子學業成長的過程,有風有雨還有陽光,我們要坦然面對,沒有不變的社會,只有我們對孩子不變的心。

家長朋友們,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快樂的、幸福的孩子,然後才是成人的、成才的、揚名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是唯一的評價,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長和未來。上天為每個努力的人都準備了一扇窗戶,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