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要聞」吳強應邀出席中央企業深入參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介對接會及中央企業參與上海臨港地區智慧製造中心建設專題座談會

6月21日, 中央企業深入參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介對接會及中央企業參與上海臨港地區智慧製造中心建設專題座談會在京舉行。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吳強應邀出席會議, 並就中船集團與上海市的精誠合作、在滬產業發展佈局及規劃、促進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等內容與參會嘉賓進行了深入交流。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徐福順,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周波, 中船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琪, 以及來自國家相關部委、100餘家中央企業、中央金融機構及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吳強表示, 上海與中船集團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52年前誕生的江南造船, 可以說中國船舶工業、中船集團與上海這座城市一直是相生、相伴, 共同成長、融合發展、不斷壯大的。

吳強認為, “上海”一詞意味著“上善若水”的智慧和“海納百川”的胸懷, 這也是上海和中船集團多年來通力合作、攜手共進、守望相助、互惠發展最生動的詮釋。 得益于上海這一方水土, 中船集團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船舶工業的領軍力量, 中船集團設計、建造的我國第一艘新一代導彈驅逐艦、第一艘船塢登陸艦等海洋防務裝備, 第一艘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第一艘超大型集裝箱船等民船產品;第一艘30萬噸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第一座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號等海工產品, 已成為上海的高端裝備“名片”;前不久剛剛出塢的我國首艘20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 以及正在建造的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VLOC)也將在未來從上海駛向世界。
目前, 不僅中船集團旗下眾多軍民融合的造船企業、動力裝備企業和科研院所齊聚上海, 上海更是成為中船集團防務裝備、大型郵輪、動力裝備、高端船海裝備等產業的最重要集聚地。 在海洋防務裝備領域, 中船集團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 依託上海在國防科技工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在大型水面平臺、防務動力裝備等領域持續做優做強, 加快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經過近六年艱難努力, 中船集團已在上海開創了中國大型郵輪本土化建造的大好局面。 中船集團聯合美國嘉年華集團、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英國勞氏船級社、中投公司和上海市寶山區打造了我國大型郵輪產業發展的六方國際聯盟,
並先後在上海設立了郵輪科技公司、郵輪合資運營公司, 簽署了2+4艘13.35萬總噸大型郵輪建造協定, 發起設立了首期300億元的郵輪產業發展基金, 啟動了上海中船國際郵輪配套產業園等, 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大型郵輪設計建造、投資運營和配套產業鏈建設的產業發展格局。 在動力裝備領域, 中船集團以上海臨港為中心, 加大資源整合的力度, 正在形成船用柴油機“大、中、小”的產品系列, 實現軍、民動力裝備“全系列”產品在“產、研、服”三大領域的“全覆蓋”, 傾力打造集研發、製造、服務和關重件配套於一體的世界第一海洋動力裝備產業集群。 在海工裝備領域, 中船集團圍繞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 正在上海推進一批重點深遠海海工裝備創新專案,
打造自主品牌的鑽井平臺, 推進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裝備研製, 加快形成高端海工裝備總裝建造和總包能力。 吳強相信, 在國資委的領導下,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以上海及中船集團各自的比較優勢, 一定能夠共同打造集全球高端船海裝備科技創新中心、全球高端船海裝備總裝建造中心、全球高端船海動力裝備研製中心、船舶及海工裝備生產性服務中心和中國海洋防務裝備設計建造中心為一體的世界第一船海科技及產業中心, 攜手共謀“十三五”發展的新篇章。

徐福順表示, 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市的重大戰略任務, 也是上海服務國家發展的重大歷史使命。 深入參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中央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中央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央企業實現“走出去”戰略的有效方式。中央企業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全面瞭解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政策體系和載體資源,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和發展需求,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加強與上海的戰略合作。

周波表示,製造業在上海“十三五”及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上海歡迎中央企業將自身的研發中心、市場中心、新興產業發展中心設在上海。上海將全力支援臨港建設成為適合產業發展、創新驅動、政策優惠、舒適宜居的智慧製造中心,通過做好政策引導、配套服務等工作,為中央企業在滬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同時,周波強調上海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援中船集團在臨港建設世界第一海洋動力裝備產業集群,打造高端船海裝備製造及船海科技產業中心,不斷將上海與中船集團的合作推向新的階段。

推介會上,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介紹了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整體情況和上海科技創新中心產業導向。張江科技創新核心區、臨港智慧製造示範區、紫竹成果轉化示範區、漕河涇科技服務示範區、嘉定新興產業發展示範區、楊浦萬眾創新示範區等6個創新集聚區以及上海市16個區進行了展示推介。座談會上,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臨港推動智慧製造中心建設的有關情況和政策措施,部分中央企業代表作了交流發言。

中船集團規劃發展部相關負責人參加了上述活動。

深入參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中央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中央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央企業實現“走出去”戰略的有效方式。中央企業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全面瞭解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政策體系和載體資源,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和發展需求,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加強與上海的戰略合作。

周波表示,製造業在上海“十三五”及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上海歡迎中央企業將自身的研發中心、市場中心、新興產業發展中心設在上海。上海將全力支援臨港建設成為適合產業發展、創新驅動、政策優惠、舒適宜居的智慧製造中心,通過做好政策引導、配套服務等工作,為中央企業在滬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同時,周波強調上海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援中船集團在臨港建設世界第一海洋動力裝備產業集群,打造高端船海裝備製造及船海科技產業中心,不斷將上海與中船集團的合作推向新的階段。

推介會上,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介紹了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整體情況和上海科技創新中心產業導向。張江科技創新核心區、臨港智慧製造示範區、紫竹成果轉化示範區、漕河涇科技服務示範區、嘉定新興產業發展示範區、楊浦萬眾創新示範區等6個創新集聚區以及上海市16個區進行了展示推介。座談會上,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臨港推動智慧製造中心建設的有關情況和政策措施,部分中央企業代表作了交流發言。

中船集團規劃發展部相關負責人參加了上述活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