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7年畢業典禮舉行,秦宜智為畢業生頒授學位並講話(附全文)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7年畢業典禮舉行

秦宜智為畢業生頒授學位並講話

6月25日上午,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7年畢業典禮在學校中心花園舉行。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院長秦宜智和學校負責同志一起, 為近1300名本科、碩士畢業生頒授學位。

秦宜智向圓滿完成學業的畢業生們表示祝賀, 和畢業生們分享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對青年學生寄予的希望,

勉勵大家在人生之路上, 記住畢業出發時的心境, 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美滿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

◆ 秦宜智希望畢業生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的認識, 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在認清共產主義運動向前發展的大勢中保持一種清醒的判斷力, 增強對事物本質及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 善於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 不為短見和偏見所束縛, 對理想多一份執著, 對信念多一份篤定, 在追求遠大理想、追求社會進步中鋪展自己的人生。

◆ 秦宜智希望畢業生們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的認識,

在對當代中國和外部世界的觀察與思考中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社會實踐中, 增強認識把握政治方向、政治立場的定力, 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 多一份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放寬自己的人生格局和視野, 在國際比較中思考, 在思考中加深理解為什麼中國道路走得對、行得通, 為什麼我們應當一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什麼我們需要堅持中國特色, 弘揚中華文化, 塑造中國風格, 讓“四個自信”成為我們舉手投足的涵養, 成為我們樂觀向上的堅守。

◆ 秦宜智希望畢業生們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不斷加深對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的認識, 把自己人生黃金時期的奮鬥, 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 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把在學校培養和訓練的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 同社會觀察、社會參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不斷加強自身主觀世界的改造。

樹立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意識, 努力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 做擁有公眾情懷、有益於社會和他人的人, 多向社會、多在網上輸出和傳播正能量。

◆ 秦宜智希望畢業生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認識, 始終懷有對國家、對社會、對家人的感恩之心, 專注做好眼前的事, 真誠待好身邊的人。

對待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 需要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 潛心鑽研、好學勤思, 用腳踏實地、埋頭崗位的苦幹實幹來雕琢自己、磨礪自己, 將努力變成“持續的力量”, 就能讓你這個“平凡的人”變為“非凡的人”。

畢業典禮期間, 秦宜智看望了即將赴西藏和新疆工作的中青院畢業生。 他說, 習近平總書記講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選擇到西藏或新疆工作,既是選擇了吃苦,也是選擇了奉獻,希望大家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做好,為實現“中國夢”做貢獻,也為學校增光添彩。

講話全文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7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們在中心花園舉行畢業典禮,慶賀和歡送你們奔向新的美好生活。幾年前,我和老師們一起見證了你們的開學典禮。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此時此地,我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的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你們今後的人生發展致以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健康成長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師、親人和朋友們,致以誠摯的敬意!

在西三環北路25號院這個小小而又溫馨的中青院裡,你們度過了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時光。在這裡,你們勤勉篤學、砥礪思想、完善自我;在這裡,你們關注社會、熱心公益、勇於實踐;在這裡,你們胸懷國家、關注時事、心念民生。

這裡留下了你們的成長印記,鐫刻了你們的青春回憶。今天,看到你們臉上洋溢的自信和幸福,相信躊躇滿志的你們,心裡也充滿著深深的眷戀與不舍。希望你們在人生之路上,記住今天出發時的心境。

臨別之際,作為你們的校長,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對青年學生的希望,以此祝福你們擁有屬於自己的美滿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的認識,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孫中山先生講,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看清發展大勢,把握歷史規律,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才能在浮華喧囂之中守住讀書人的理想情懷。

人類社會的發展演進,就像一條洶湧澎湃的大河,縱使蜿蜒曲折,卻始終奔騰向前。歷史前進的道路不會是平坦的、筆直的,社會生活也不會是單一色調的。只有把握住了歷史的必然性,符合了時代的趨勢,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我們的人生才能擁有高瞻遠矚中的視野,厚重質樸中的真實,歷練世事中的通透。

同學們無論是走上社會,還是繼續深造,都應當在認清共產主義運動向前發展的大勢中保持一種清醒的判斷力,把自己的理性昇華到最高點,增強對事物本質及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善於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不為短見和偏見所束縛,對理想多一份執著,對信念多一份篤定,在真善美與假惡醜之間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追求遠大理想、追求社會進步中鋪展自己的人生。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的認識,在對當代中國和外部世界的觀察與思考中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世界風雲變幻,歷史變動不居,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這個世界更加變幻多姿。在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條件下,我們每時每刻都面對著中國和世界的互動,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以及我們走上社會、工作生活中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面對著中國和世界的比較。世界範圍內不同文明的交互借鑒,使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多了審視自己的座標,多了改革創新的活力。也恰是這種國際視野中的自我審視,讓我們樹立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有了更加深厚的底氣。

同學們要在社會實踐中,增強認識把握政治方向、政治立場的定力,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多一份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放寬自己的人生格局和視野,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在國際比較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理解,為什麼中國道路走得對、行得通,為什麼我們應當一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麼我們需要堅持中國特色,弘揚中華文化,塑造中國風格,讓“四個自信”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成為我們舉手投足的涵養,成為我們樂觀向上的堅守。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的認識,把自己人生黃金時期的奮鬥,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青年同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聯繫在一起,經常講一句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學們畢業走出校門,恰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尤其對朝氣蓬勃的青年人來說,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無限光明。

同學們人生的黃金時期,正好與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歷史進程完全吻合。這是寶貴的時代際遇。希望同學們珍惜韶華,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的家人和同事學習,也繼續不忘書香,向書本學習,把在學校培養和訓練的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同社會觀察、社會參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加強自身主觀世界的改造。

希望同學們樹立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意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要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要努力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做擁有公眾情懷、有益於社會和他人的人,閃亮自己,溫暖他人,多向社會、多在網上輸出和傳播正能量。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認識,始終懷有對國家、對社會、對家人的感恩之心,專注做好眼前的事,真誠待好身邊的人

人生需要目標,點亮理想的燈;人生更是過程,需要一步一步走好。任何遠大的抱負,都是從關注眼前、做好當下,做好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的。職業崗位是一個人施展才華的最好的平臺,也是自己發展進步的最好的階梯。

同學們對待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需要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潛心鑽研、好學勤思,用腳踏實地、埋頭崗位的苦幹實幹來雕琢自己、磨礪自己。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先生有一個說法:立志用功,如種樹然。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今天同學們踏入社會,猶如移種的樹苗,有的紮根在基層,也有的紮根在都市,無論在哪裡立身,都應當以飽滿的熱情和振奮的精神,多花栽培之功,但問耕耘,莫問收穫!

如同美國佛蘭克林的那句名言:“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打敗的”。

我曾給團中央機關同事推薦稻盛和夫的《幹法》這本書,稻盛和夫有一個觀點: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如此而已。讓自己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將努力變成“持續的力量”,就能讓你這個“平凡的人”變為“非凡的人”。

未來的工作免不了辛勞,生活少不了波折。最後,我想以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五四前夕在中國政法大學視察時的一句話同大家共勉。總書記講,青年在成長和奮鬥中,會收穫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祝願同學們在未來的日子裡,秉承我們的校訓朝氣蓬勃、實事求是,始終保持進取向上的品格,每個人都擁有多彩的夢想、精彩的事業和出彩的人生!

吉林共青團

習近平總書記講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選擇到西藏或新疆工作,既是選擇了吃苦,也是選擇了奉獻,希望大家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做好,為實現“中國夢”做貢獻,也為學校增光添彩。

講話全文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7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們在中心花園舉行畢業典禮,慶賀和歡送你們奔向新的美好生活。幾年前,我和老師們一起見證了你們的開學典禮。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此時此地,我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的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你們今後的人生發展致以美好的祝福!向所有為你們健康成長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師、親人和朋友們,致以誠摯的敬意!

在西三環北路25號院這個小小而又溫馨的中青院裡,你們度過了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時光。在這裡,你們勤勉篤學、砥礪思想、完善自我;在這裡,你們關注社會、熱心公益、勇於實踐;在這裡,你們胸懷國家、關注時事、心念民生。

這裡留下了你們的成長印記,鐫刻了你們的青春回憶。今天,看到你們臉上洋溢的自信和幸福,相信躊躇滿志的你們,心裡也充滿著深深的眷戀與不舍。希望你們在人生之路上,記住今天出發時的心境。

臨別之際,作為你們的校長,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對青年學生的希望,以此祝福你們擁有屬於自己的美滿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的認識,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孫中山先生講,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看清發展大勢,把握歷史規律,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才能在浮華喧囂之中守住讀書人的理想情懷。

人類社會的發展演進,就像一條洶湧澎湃的大河,縱使蜿蜒曲折,卻始終奔騰向前。歷史前進的道路不會是平坦的、筆直的,社會生活也不會是單一色調的。只有把握住了歷史的必然性,符合了時代的趨勢,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我們的人生才能擁有高瞻遠矚中的視野,厚重質樸中的真實,歷練世事中的通透。

同學們無論是走上社會,還是繼續深造,都應當在認清共產主義運動向前發展的大勢中保持一種清醒的判斷力,把自己的理性昇華到最高點,增強對事物本質及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善於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不為短見和偏見所束縛,對理想多一份執著,對信念多一份篤定,在真善美與假惡醜之間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追求遠大理想、追求社會進步中鋪展自己的人生。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的認識,在對當代中國和外部世界的觀察與思考中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世界風雲變幻,歷史變動不居,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這個世界更加變幻多姿。在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條件下,我們每時每刻都面對著中國和世界的互動,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以及我們走上社會、工作生活中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面對著中國和世界的比較。世界範圍內不同文明的交互借鑒,使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多了審視自己的座標,多了改革創新的活力。也恰是這種國際視野中的自我審視,讓我們樹立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有了更加深厚的底氣。

同學們要在社會實踐中,增強認識把握政治方向、政治立場的定力,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多一份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放寬自己的人生格局和視野,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在國際比較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理解,為什麼中國道路走得對、行得通,為什麼我們應當一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麼我們需要堅持中國特色,弘揚中華文化,塑造中國風格,讓“四個自信”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成為我們舉手投足的涵養,成為我們樂觀向上的堅守。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的認識,把自己人生黃金時期的奮鬥,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青年同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聯繫在一起,經常講一句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學們畢業走出校門,恰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尤其對朝氣蓬勃的青年人來說,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無限光明。

同學們人生的黃金時期,正好與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歷史進程完全吻合。這是寶貴的時代際遇。希望同學們珍惜韶華,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的家人和同事學習,也繼續不忘書香,向書本學習,把在學校培養和訓練的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同社會觀察、社會參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加強自身主觀世界的改造。

希望同學們樹立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意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要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要努力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做擁有公眾情懷、有益於社會和他人的人,閃亮自己,溫暖他人,多向社會、多在網上輸出和傳播正能量。

——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加深對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認識,始終懷有對國家、對社會、對家人的感恩之心,專注做好眼前的事,真誠待好身邊的人

人生需要目標,點亮理想的燈;人生更是過程,需要一步一步走好。任何遠大的抱負,都是從關注眼前、做好當下,做好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的。職業崗位是一個人施展才華的最好的平臺,也是自己發展進步的最好的階梯。

同學們對待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需要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潛心鑽研、好學勤思,用腳踏實地、埋頭崗位的苦幹實幹來雕琢自己、磨礪自己。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先生有一個說法:立志用功,如種樹然。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今天同學們踏入社會,猶如移種的樹苗,有的紮根在基層,也有的紮根在都市,無論在哪裡立身,都應當以飽滿的熱情和振奮的精神,多花栽培之功,但問耕耘,莫問收穫!

如同美國佛蘭克林的那句名言:“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打敗的”。

我曾給團中央機關同事推薦稻盛和夫的《幹法》這本書,稻盛和夫有一個觀點: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如此而已。讓自己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將努力變成“持續的力量”,就能讓你這個“平凡的人”變為“非凡的人”。

未來的工作免不了辛勞,生活少不了波折。最後,我想以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五四前夕在中國政法大學視察時的一句話同大家共勉。總書記講,青年在成長和奮鬥中,會收穫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祝願同學們在未來的日子裡,秉承我們的校訓朝氣蓬勃、實事求是,始終保持進取向上的品格,每個人都擁有多彩的夢想、精彩的事業和出彩的人生!

吉林共青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