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天氣不好連腸胃也跟著一起鬧彆扭,我該怎麼辦呢?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脾胃病科 林江 主任醫師

每年到了六月下旬, 身邊總有人出現胃口減小的情況, 有時胃部還會隱隱作痛, 噯氣, 反酸, 噁心, 或出現難以描述的胃部不適以及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這主要和每年這個時候特定的氣候有關。 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的上中旬, 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會出現雨水綿綿、悶熱潮濕的天氣, 而此時恰好是梅子成熟的時節, 所以被稱之為梅雨季節。 梅雨季節為什麼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呢?

在日常生活中, 影響我們消化功能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飲食因素, 飲食不當或辛辣生冷等都會引起消化不良。 第二是環境因素, 主要是指氣候環境。 第三是心理因素。 許多證據顯示心情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胃腸的運動和消化功能。

在梅雨季節, 溫度高, 濕度高。 有研究顯示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和相對濕度都與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呈正相關。 因此梅雨季節, 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人體的心情也是和氣象息息相關的。 在梅雨季節這樣陰雨連綿、悶熱潮濕的日子裡, 人的情緒低落, 鬱悶不暢或者焦躁不安, 會給本已減弱的消化功能雪上加霜。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梅雨季節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的原因所在。

人們除了出現納呆飽脹、泄瀉便溏等消化不良症狀外, 還可見到四肢沉重、困倦乏力、舌苔厚膩等濕邪內蘊的表現。 因此, 中醫認為梅雨季節之所以會出現消化道症狀, 主要是由於濕邪困脾所致。

針對梅雨季節容易出現消化道症狀的原因, 建議人們在此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在飲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 避免過多攝入辛辣刺激、生冷油膩食物。

第二, 保持積極、開朗、樂觀的心態, 一旦出現負面心理狀態時, 應及時通過聽音樂等方式調節自己的心情, 以紓解不良情緒。

第三, 對於過度的濕, 無論是內濕還是外濕,

可以通過攝入一些具有祛濕作用的食材或者中草藥來幫助排除濕氣。

具有祛濕作用的食材有薏苡仁、白扁豆、冬瓜、芡實、鯽魚等。 此外, 也可以在煲湯時加一些具有健脾化濕作用的中藥, 例如白術、茯苓、陳皮、砂仁、白豆蔻等, 在烹飪時可酌情挑選2~3味。

對於在梅雨季節尚沒有出現或者僅有輕度消化道症狀者,

可以採取以上方法加以預防或者治療。 對於有較為明顯消化道症狀者, 還是建議應到醫院消化科就診, 以明確診斷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