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穿越城市的地下脈絡

——探訪地鐵1號線地下盾構施工現場, 帶你瞭解“青城速度”

盾構機與洞穴之間距離較近, 只容一人通行

做固定施工

各管線封閉嚴密, 標識到位

地鐵建設工作者正在盾構機裡鋪設渣土運輸車的軌道

被挖掘出去的渣土由渣土車運送到洞外

地鐵建設工作者每天都要在昏暗的隧道裡進行施工

地鐵建設工作者正在盾構機主操控間即時監控掘進資料

3月下旬, 地鐵1號線首台盾構機在呼鋼東路站開始由右線向西端的孔家營站掘進。 如今, 三個月過去了, 記者再次來到呼鋼東路站, 看到在悶熱的六月裡,

地鐵建設一線工作者為確保按時交工, 完成節點工程, 正卯足幹勁採用24小時輪班制度不分晝夜地工作。 在這短短的三個月中, 經過首台盾構機對土層探測性的掘進和穩定性掘進, 已成功掘進348米, 共計242盾構環梁。 據悉, 每一個盾構環梁為1.5米, 掘進速度為每天16環至20環之間。 預計7月底可由右線抵達西端的孔家營站。 這也就意味著, 呼和浩特的地鐵建設即將開啟“洞通”模式。

19日, 記者來到我市地鐵建設進程最快的呼鋼東路站地下盾構施工現場, 沿著狹窄的隧道向前行, 越往裡走, 空氣越稀薄, 讓人感覺胸悶心慌。 在靠近盾構機的地方, 伴隨著巨大轟鳴聲的是逐漸增高的氣溫, 工人們一邊走, 一邊用手擦安全帽下流著汗水的額頭。

300多米的路不長, 但在僅容一人通過的人行道上行走, 卻感覺一眼望不到頭, 工作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 讓人感歎地鐵施工者的不易。 到了盾構機處, 記者看到, 主操空間裡僅有4至5平方米, 加之通風較少, 操控間如悶熱的蒸籠。 而在盾構機約80余米的“身體裡”, 地鐵建設工作者正在隨著盾構機的前行鋪設運輸泥漿的軌道, 而盾構環梁也隨著盾構的掘進拼裝在地下牆體上。

據悉, 地鐵建設需要進行盾構施工從而打通區間隧道, 但盾構機在地下“穿越”並非易事, 存在不可預測的風險, 經常會遇到突發的地質情況等“攔路虎”。 為此, 在我區首台盾構機前期掘進時, 主要以探測性掘進為主, 在掘進過程中不斷記錄土層環境變化,

且為了全方位的檢測, 地鐵一線工作者還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對地上周邊房屋、地表進行檢測, 以防止安全隱患發生。

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預計7月底由呼鋼東路站到孔家營站右線洞通後, 盾構機須在孔家營站進行拆解, 再運輸到呼鋼東路站的左線區域進行拼裝, 拼裝結束後繼續向孔家營站始發, 以完成左右線的兩線洞通, 預計左線洞通時間為今年12月。 記者還瞭解到, 我市目前已有四台盾構機, 除呼鋼東路站以外, 回民區政府站已到達兩台盾構機, 中鐵七局項目區間到達一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