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慢性腎炎,外敷杏仁山梔

陝西讀者許女士諮詢:本人患慢性腎炎,近來常有渾身乏力、飲食欠佳、小便偏少的症狀。 朋友推薦了一個外敷方,具體如下:苦杏仁、生山梔各50克,共研細末,裝入紗布袋中。 另用黃黏米1匙,加水煮開打成糊狀,趁熱放入紗布袋中,用筷子在紗布袋中攪拌後,敷於肚臍部,每日1次。 請問專家是否有效?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孫連慶副教授解答:慢性腎炎又稱慢性腎小球腎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 現代中醫多將其歸為“慢腎風”範疇,認為其屬本虛標實之證,與肺脾腎三髒水、液代謝失調,兼夾風、濕、熱、瘀、毒等病理因素有關。

患者多表現為面色無光、神疲乏力、肢體倦怠、腰脊酸痛、面浮肢腫、畏寒肢冷、夜尿多或小便短少等。

中醫將臍部稱為“神厥穴”。 此處皮膚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且臍部的皮下無脂肪組織,臍周血管豐富,因此,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

杏仁味苦、微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山梔性寒、味苦,歸肺、肝、腎經,可以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從病機上來看,杏仁、山梔均可用於慢性腎炎的治療,由於杏仁有小毒,所以本方採用了敷臍療法。 需要提示的是,本方雖然有一定療效,但不能放棄正規治療。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