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活集體資產 試點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創新金融服務 江津區統籌城鄉改革穩步推進

江津現代農業園區內的七彩梯田。 將自家承包地2.8畝流轉給觀光農業園, 加上平時在農業園打工的收入, 他現在每年收入在1.7萬元左右。

不僅如此, 大坡村公司成立後, 將全村集體資產進行了量化確權, 他和4000多名村民都獲得了股權, 每年可按股份獲得分紅收益。

李想介紹, 針對當前農村產權不清, 資源要素難以流動, 基層組織職責不明, 集體經濟組織發揮作用不夠等問題, 江津區在全市率先開展了集體資產量化確股試點, 大坡村便是首批改革試點村之一。

公司成立後, 圍繞鄉村旅遊、蔬菜、龍眼三大特色產業引進龍頭企業, 促進土地向主導產業和種植大戶流轉, 引導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

據瞭解, 目前, 江津區已在大坡村、龍華鎮燕壩村等地開展了集體資產量化確股試點, 共成立7個村級集體資產公司, 共計增加村級集體收入1.1億元。

在啟動農村集體資產的同時,

江津區搭建起區、鎮、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網路體系, 讓農村產權在這個交易平臺上實現交易、流轉和變現, 讓城市工商資本在這個平臺上找到自己心儀的項目, 從而促進城鄉資源分享、要素自由流動。 目前已完成交易59宗, 實現交易金額432.9萬元。 2014年6月, 該區還在油溪鎮成立了全市第一個鎮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站。

創新農村金融服務, 破解融資難題

以自家農房產權證作抵押, 江津區吳灘鎮金子村返鄉農民工聶堂忠順利地從農商行獲得19萬元抵押貸款, 解了自己回鄉創業急需資金的燃眉之急。

聶堂忠能夠順利地獲得貸款, 得益于江津區作為全國59個試點區縣之一開展的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

據瞭解, 該區由區財政設立了專項基金, 制定出對農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損失補償、貸款貼息等相關政策, 同時設立農村金融服務組織和平臺, 專門從事農房抵押貸款中的農房價值評估、擔保增信和農房資產處置等工作。

同時, 江津在對農房這一抵押物的處置上進行了大膽創新, 通過擴大農房合格受讓人範圍、引入江津區土地整治平臺全程參與農房產權的處置等措施, 讓農房這一“沉睡”資產得以盤活。

目前, 江津區已在前期4個村開展試點的基礎上, 將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的改革試點推向了全區。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農業資產因無法獲得合法有效的產權, 從而無法進行抵押貸款, 這已經成為不少農業企業面臨的困境。

為破解這一難題, 江津區在現代農業園區推行了“五證”融資, 即由相關部門對園區內業主投資建設所形成的農業產業基地、道路和水利設施、造林綠化、設施用地等分別頒發證明, 作為其融資的有效質押擔保證件, 目前已有14家企業辦理“五證”33本, 並通過擔保公司成功融資6550萬元。

同時, 江津現代農業園區還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租金履約保險, 保費由土地流轉雙方共同繳納。 目前已有32家企業提出投保申請, 投保面積14581.12畝, 從而有效降低了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失約風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