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過無數硬仗的王興 為何說下半場競合才是常態?

王興的每一次發聲, 都會留下廣受熱議的關鍵字。

去年夏天, 他提出“互聯網下半場”概念, 很快形成業內共識。 一年後面《財經》的採訪, 他“競合新常態”的說法再次刷屏。

當流量紅利逐漸消失, 更加慘烈的廝殺似乎是競爭對手們長期的宿命。 而王興卻說:“我們並不指望完全消滅敵人, 所有人在下半場都要接受競合才是新常態。 ”

10多年來和無數對手打過硬仗的王興, 這一次對下半場又有了哪些維度的思考?

提升內力, 比短兵相接更重要

人們的印象中, 王興雖然內斂溫和, 卻打過無數硬仗。

2015年曾有媒體統計,

美團成立5年戰勝了5057個對手, 千團大戰中的脫穎而出更是成為經典的商戰案例。

至今為止, 美團在諸多垂直領域樹立了不少對手, 以至於有人戲稱互聯網半壁江山都是美團的敵人。

外賣領域美團外賣佔據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成為第一, 此前與餓了麼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 電影票務市場遙遙領先的貓眼, 也曾與時光網、格瓦拉硝煙四起。 酒旅方面美團的夜間數已經超過攜程, 打破了巨頭一家獨大的局面。

2017年情人節, 美團打車業務在南京上線, 但美團並沒有大規模燒錢做打車業務。 按照王興的解釋, 美團的業務是基於位置相關的服務。 打車業務其實與美團餐飲、酒旅、電影等優勢領域, 能夠形成密切的互補。 他們著力點其實在提升服務的體驗,

而不是市場份額。

悄然間, 人們發現美團正將注意力向更深的地方轉移。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後, 美團對於生活服務的著眼, 已經從廣度和使用者數量轉向深度服務。 王興說過, 提供更好的B端和C端服務, 和更好的產品結合, 然後讓消費者做選擇就好了。

不難看出, 王興正在以一種更加平和的態度面對對手。 他認為只要是對的、該做的, “哪怕對手如林, 還是要義無反顧”。

他把重點放在了提升內力, 而不是短兵相接。

與其搶奪存量, 不如共贏增量

王興提到競合成為新常態, 有著內部需求和外部環境兩個方面的判斷。

從現實上看, 互聯網下半場的戰勢正在變化:流量紅利漸失, 獲客成本日益升高,

資本正在扮演競爭的幕後終結者。

有分析者指出, 移動互聯網的增長趨緩, 創業者將從互聯網的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 尤其是在垂直領域, 想要實現一個品牌的壟斷性優勢越來越難, 短期內誕生BAT這樣量級的巨無霸, 可能性正在減小。

這也意味著, 幾個品牌長期共存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 創業者進入對使用者深化服務的階段。 技術和效率的提升, 已經比短期內搶佔市場份額更有價值和意義。

2017年4月, 王興曾用“上天”、“入地”和全球化指出互聯網下半場的方向。 不難看出, 用高科技創造新的增長, 用更深入的連接優化、改造傳統行業, 以及面向海外市場的拓荒,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快招, 而需要細緻入微地深挖和攻堅。

此前羅振宇也曾提到,

消費升級時代, 時間將變成真正的戰場。 想要贏得這些時間, 本質上是服務品質和體驗的競爭。

從這一點看, 中國互聯網創業企業已經到了弱化對抗, 而是提升內力以及學習互補的階段。 跳出存量的廝殺, 共贏增量, 成為呼聲很高的訴求。

王興曾說, 當前的“互聯網+”還處於初級階段, 這時如果同行之間沉溺于降價這樣的競爭, 對公司還是整個行業都是不利的。

“合作可以把更多的資源、更多的時間精力花在深入互聯網+的服務創新上。 ”

棋局遠未終結 零和不如競合

王興提出“競合”時, 他的思維已經跳出了傳統的“競爭”概念。

在傳統的觀點裡, 企業之間的競爭往往被視作零和博弈, 勝利者贏得全部, 而失敗者兩手空空。

但在當下複雜的商業環境中, 企業的競爭並不完全是你死我活。

從資源優化和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 企業間的單純對抗, 可以轉化為一定程度的合作, 實現共贏。

訪談中, 王興提到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案例。 兩者口味幾乎無異, 消費場景也完全相同, 但消費者對於兩個品牌形成了穩定的的價值認同, 所以兩者幾十年來一直處於共存的競技狀態。

此前, 美團在諸多領域與對手競爭, 也曾被外界視作戰線太長。 面對《財經》提出的類似的問題, 王興的回答是:“太多人關注邊界, 而不關注核心。 ”

美團的核心, 其實是使用者服務體驗的極致。 在這個核心之下需要不斷優化C端, 提效B端, 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 這也正是美團近年來深度發力服務體驗與提升效率的理由。

2017年,生活服務的市場正進一步趨於成熟。出行、酒旅市場的差異化、高端化,餐飲服務對於B端的提效優化,對於消費者服務體驗的挖掘,都是整個行業最為關鍵的突破口。

這意味著棋局不僅沒有終結,而且格局越來越大。美團與那些垂直領域裡的對手,在競爭之外,同樣有諸多技術、資料方面的合作機會。

今年4月份,王興曾解釋,“競”和“爭”兩個字經常放在一起,成了思維定勢,其實同向為競,相向為爭,“我覺得我們是競技”。

這種競多於爭、相互認知的狀態,同一時間既可能是盟友、也可能是對手的競合關係,實際上更有利於互聯網行業的良性成長。

2017年,生活服務的市場正進一步趨於成熟。出行、酒旅市場的差異化、高端化,餐飲服務對於B端的提效優化,對於消費者服務體驗的挖掘,都是整個行業最為關鍵的突破口。

這意味著棋局不僅沒有終結,而且格局越來越大。美團與那些垂直領域裡的對手,在競爭之外,同樣有諸多技術、資料方面的合作機會。

今年4月份,王興曾解釋,“競”和“爭”兩個字經常放在一起,成了思維定勢,其實同向為競,相向為爭,“我覺得我們是競技”。

這種競多於爭、相互認知的狀態,同一時間既可能是盟友、也可能是對手的競合關係,實際上更有利於互聯網行業的良性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