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相揭秘:心臟,真的不長癌嗎?

經常被人問起說, 你看誰誰又得了肺癌, 或是乳腺癌、胃腸道癌、甲狀腺癌等, 從未聽誰說起過心臟的腫瘤。 為啥心臟不長癌呢?

確實, 與其他器官、組織的細胞不一樣, 自從出生之後, 人的心肌細胞就不再分裂繁殖, 心肌細胞被稱為“終末分化細胞”, 即這種細胞的壽命與人一樣, 從人出生後不再分裂增殖, 數量保持不變, 已經高度分化, 只具有特定功能了, 關於分裂增殖的基因無法表達, 所以心肌細胞很難出現原發的癌變;同時心臟中血流速度極快, 也讓其他地方惡性腫瘤脫落到血液中的癌細胞很難沉積到心臟上生根開花,

因為癌細胞的轉移需要的並不僅僅是癌細胞的輕易脫落, 同時還需要癌細胞能夠在身體的某個地方紮下營寨發展, 儘管心臟中存在神經系統、脂肪、間皮等組織, 但心臟中的血流速度太快了, 絕大多數的癌細胞都沒機會歇歇腳就被血液又帶出了心臟。 因此, 心臟也是轉移癌的罕見區域。

圖片來自網路

心臟本身有可能長哪些腫瘤?

但是, 罕見歸罕見, 心臟還是可以長腫瘤的。

心臟粘液瘤

心臟粘液瘤是心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 近75%心房粘液瘤局限在左房及房間隔。 一般來說, 心臟粘液瘤常有一個“蒂”, 超聲可以看到正是這個“蒂”把粘液瘤懸吊在心房側, 心臟舒張的時候粘液瘤可通過二尖瓣脫垂到左室。

粘液瘤多見於30-60歲的女性。 90%的患者可有全身症狀如體重減低、發熱、貧血、血沉升高及免疫球蛋白(通常是IgG)升高。

50%的患者可出現動脈栓塞, 累及腦(占栓塞的50%)、心臟、腎臟、肢體末端及主動脈分支。 尤其是年輕人出現栓塞, 心律為竇性心律時, 應高度警惕心臟粘液瘤。 左房粘液瘤, 可發生二尖瓣或肺靜脈阻塞, 因肺靜脈或肺動脈高壓產生繼發性右心衰。 左房粘液瘤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端坐呼吸, 也可出現急性肺水腫、咯血、頭暈及暈厥的症狀。 偶可發生猝死。 患者體位變化也可能產生症狀。 一旦確診, 應行外科粘液瘤切除術。

原發性心臟惡性腫瘤

幾乎所有的原發性心臟惡性腫瘤都是肉瘤——最常見的為血管肉瘤, 常起源于右房或心包。

25%的血管肉瘤可產生瓣膜阻塞、右心衰, 及出血性心包積液導致心包填塞。 手術切除腫瘤、放療、化療可緩解部分症狀。

心包腫瘤

由於75%的心包囊腫無症狀, 故常在偶然檢查胸片時發現。 囊腫多位於右心膈角, 超聲心動圖和CT檢查可鑒別心包囊腫和實體瘤。 間皮瘤, 一種心包惡性腫瘤, 可能出現包括心包炎、限制性心包疾病及下腔靜脈阻塞在內的嚴重情況。 心包積液的組織學檢查常有助於診斷。 間皮瘤的預後差。 很少通過外科手術切除間皮瘤, 放療及化療只能暫時緩解症狀。

其他心臟良性腫瘤

橫紋肌瘤, 是兒童最常見的心臟腫瘤, 發生于心肌, 常伴硬化結節, 可引起心律失常及阻塞症狀。

纖維瘤可引起猝死,

同脂肪瘤一樣, 纖維瘤也可逐漸生長到很大。

圖片來自網路

轉移到心臟的腫瘤有哪些?

心臟或心包的轉移性腫瘤要比原發性腫瘤多出20-40倍。 腫瘤侵入心臟的方式包括臨近器官的直接侵入, 或通過腔靜脈及肺靜脈侵入。 轉移性腫瘤的轉移方式有血液或淋巴兩種途徑。 心臟轉移性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占惡性腫瘤的2-20%;肺癌及乳腺癌是轉移性心臟腫瘤最常見的腫瘤來源。 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也可有心臟受累, 愛滋病患者發生卡波氏肉瘤時同樣也可出現心臟受累。

繼發性心臟腫瘤可累及心包、心肌、心內膜、瓣膜或冠狀動脈。 心包受累可引起胸膜疼痛及心包摩擦音。 可出現明顯的心臟擴大、心包填塞體征及心電圖QRS波幅降低。

超聲心動圖及CT檢查均能提示心包積液, 並有助於心臟內或心包腫瘤的定位診斷。 心包受累的心電圖表現為ST及T波改變, 常有心律失常, 甚至完全性心臟傳導阻滯。 廣泛的心肌受累可產生心衰。 放療及化療也可引起心臟損害與心衰。 腫瘤栓塞、外壓性及放療均可使冠狀動脈受累。 當原發性腫瘤(如腎細胞瘤、肝癌或子宮平滑肌肉瘤)播散引起心臟繼發性腫瘤, 任何一種癌細胞都能沿著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 肺部腫瘤也可擴散到左心房。 MRI及CT能提供解剖及腫瘤起源、範圍等資訊。 已經有外科成功切除心臟腫瘤的報導。

圖片來自網路

懷疑心臟有腫瘤怎麼辦?

當臨床懷疑有心臟轉移瘤時, 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惡液質患者伴心臟擴大、心律失常、胸痛或充血性心衰時應疑及心臟轉移瘤的可能。二維經胸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CT與MRI能提供更多的診斷資訊。心包積液的細胞學檢查和心內膜活檢可提供組織學診斷依據。

根據心臟腫瘤細胞的類型,可選擇放療,以及是否需要化療。心包積液致心包填塞時需緊急心包穿刺,或劍下心包引流。也可將一些藥物注入心包內治療惡性心包積液,如氟尿嘧啶,氮芥及四環素等。如果心包積液持續增加,可能需要外科切開,並留置心包窗。非外科的治療選擇包括經皮球囊導管心包-胸膜引流術。外科切除引起梗阻症狀的心腔內繼發性腫瘤,可能會改善症狀及延長生命。

(專家:張海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惡液質患者伴心臟擴大、心律失常、胸痛或充血性心衰時應疑及心臟轉移瘤的可能。二維經胸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CT與MRI能提供更多的診斷資訊。心包積液的細胞學檢查和心內膜活檢可提供組織學診斷依據。

根據心臟腫瘤細胞的類型,可選擇放療,以及是否需要化療。心包積液致心包填塞時需緊急心包穿刺,或劍下心包引流。也可將一些藥物注入心包內治療惡性心包積液,如氟尿嘧啶,氮芥及四環素等。如果心包積液持續增加,可能需要外科切開,並留置心包窗。非外科的治療選擇包括經皮球囊導管心包-胸膜引流術。外科切除引起梗阻症狀的心腔內繼發性腫瘤,可能會改善症狀及延長生命。

(專家:張海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