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蠔油五花肉 市民最關注

大洋網訊 生活在大資料時代,食品安全的話題早已通過網路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通過手機,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關注食品安全,選擇喜愛的食物,選擇適合的飲食方式等。那麼,你關注的食品安全話題,在大資料網路中的關注度究竟有多大呢?

在昨天于文化公園中心廣場舉行的廣州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次發佈“舌尖上的廣州”指數,選取在一年來今日頭條和外賣平臺圍繞“廣州食品安全”相關的資料,數說廣州舌尖上的變化。

男性占比:41.84%

女性占比:58.16%

文章數/閱讀數:37829(篇)/216307270(次)

今年,是廣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第二年,經過一年多時間,廣州市民對食品安全有多關心?據昨日發佈的資料,較多市民關心廣州的食品安全工作。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者,指數顯示,80後和90後的用戶占多數,近一半是在24歲~30歲之間;而閱讀相關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峰期,分別是在雙十一、3·15消費者保護日期間,“如何正確消費”是這兩個時期最重要的關注點。

廣州線民今年最關注食品

蠔油當之無愧獲得第一名

那麼,廣州線民今年最關注的食品是什麼呢?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蠔油、五花肉、雞蛋。作為傳統的調料,蠔油在廣式美食中必不可少,蠔油撈面、蠔油牛腩粉、蠔油生菜……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前十名當中赫然出現了兩次關於辣椒的食品:幹辣椒、青椒,原來廣州越來越多人愛吃辣了。

哪些謠言讓廣州網友操心

塑膠大米隔夜菜肉鬆……

謠言年年有,今年上半年不斷有食品謠言出現,哪些謠言最讓廣州的網友操心?根據統計,塑膠大米的文章《5元一斤大米竟是塑膠做的?聽聽食藥監總局怎麼說》閱讀量最高。另外,排在第二、第三的分別是關於隔夜菜亞硝酸鹽和肉鬆的相關文章。

廣州線民對食品謠言辨別能力如何呢?調查發現,線民對塑膠大米、速食麵致癌等新近謠言較有辨別能力,90%以上受訪者都能認清是謠言。然而關於食物同吃、膠原蛋白抗衰老等頑固謠言,答對的人數只有70%左右,仍需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瞭解。

闢謠文章前五名:

(1)《5元一斤大米竟是塑膠做的?聽聽食藥監總局怎麼說》

(2)《醃菜不能吃、隔夜剩菜會致癌?別再聽信謠言了,告訴你一些亞硝酸鹽的真相》

(3)《其實我今天之前也沒寫過有關肉鬆的闢謠文章》

(4)《“假大米?我們每天吃的大米不會是塑膠袋做的吧?”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5)《緊急闢謠,肉鬆蛋糕上面肉鬆真的是棉花做的嗎?》

“寶寶”

“廣州食品安全”最熱詞

與“廣州食品安全”相關的關鍵字中,最常出現的是什麼?出現最多的關鍵字是“寶寶”,看來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孩子的食品安全問題。

由於日本福島核事故,排名第二的熱詞也就是“日本”,而“福島”也屬於關注度高的熱詞。

白雲天河荔灣食品安全互動較多

在消費過程中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鼓勵市民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資料顯示,92%的市民表示知道食品藥品的投訴熱線。

去年,廣州市民與政府的互動情況如何呢?2016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共收到食品投訴舉報及諮詢2.58萬宗,均及時進行核查並根據提供的相關線索結合實際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查處了一批違法行為。並依法發放食品舉報獎勵218宗。在12個區(含開發區)中,政府與市民互動較多的是白雲區,其次是天河區、荔灣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呼籲市民,發現食品藥品違法違規的,及時撥打投訴舉報熱線12331。

文、表/ 廣報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郭輝山

1234567891011下一頁全文閱讀上一頁1234567891011下一頁全文閱讀上一頁1234567891011全文閱讀

大洋網訊 生活在大資料時代,食品安全的話題早已通過網路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通過手機,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關注食品安全,選擇喜愛的食物,選擇適合的飲食方式等。那麼,你關注的食品安全話題,在大資料網路中的關注度究竟有多大呢?

在昨天于文化公園中心廣場舉行的廣州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次發佈“舌尖上的廣州”指數,選取在一年來今日頭條和外賣平臺圍繞“廣州食品安全”相關的資料,數說廣州舌尖上的變化。

男性占比:41.84%

女性占比:58.16%

文章數/閱讀數:37829(篇)/216307270(次)

今年,是廣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第二年,經過一年多時間,廣州市民對食品安全有多關心?據昨日發佈的資料,較多市民關心廣州的食品安全工作。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者,指數顯示,80後和90後的用戶占多數,近一半是在24歲~30歲之間;而閱讀相關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峰期,分別是在雙十一、3·15消費者保護日期間,“如何正確消費”是這兩個時期最重要的關注點。

廣州線民今年最關注食品

蠔油當之無愧獲得第一名

那麼,廣州線民今年最關注的食品是什麼呢?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蠔油、五花肉、雞蛋。作為傳統的調料,蠔油在廣式美食中必不可少,蠔油撈面、蠔油牛腩粉、蠔油生菜……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前十名當中赫然出現了兩次關於辣椒的食品:幹辣椒、青椒,原來廣州越來越多人愛吃辣了。

哪些謠言讓廣州網友操心

塑膠大米隔夜菜肉鬆……

謠言年年有,今年上半年不斷有食品謠言出現,哪些謠言最讓廣州的網友操心?根據統計,塑膠大米的文章《5元一斤大米竟是塑膠做的?聽聽食藥監總局怎麼說》閱讀量最高。另外,排在第二、第三的分別是關於隔夜菜亞硝酸鹽和肉鬆的相關文章。

廣州線民對食品謠言辨別能力如何呢?調查發現,線民對塑膠大米、速食麵致癌等新近謠言較有辨別能力,90%以上受訪者都能認清是謠言。然而關於食物同吃、膠原蛋白抗衰老等頑固謠言,答對的人數只有70%左右,仍需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瞭解。

闢謠文章前五名:

(1)《5元一斤大米竟是塑膠做的?聽聽食藥監總局怎麼說》

(2)《醃菜不能吃、隔夜剩菜會致癌?別再聽信謠言了,告訴你一些亞硝酸鹽的真相》

(3)《其實我今天之前也沒寫過有關肉鬆的闢謠文章》

(4)《“假大米?我們每天吃的大米不會是塑膠袋做的吧?”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5)《緊急闢謠,肉鬆蛋糕上面肉鬆真的是棉花做的嗎?》

“寶寶”

“廣州食品安全”最熱詞

與“廣州食品安全”相關的關鍵字中,最常出現的是什麼?出現最多的關鍵字是“寶寶”,看來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孩子的食品安全問題。

由於日本福島核事故,排名第二的熱詞也就是“日本”,而“福島”也屬於關注度高的熱詞。

白雲天河荔灣食品安全互動較多

在消費過程中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鼓勵市民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資料顯示,92%的市民表示知道食品藥品的投訴熱線。

去年,廣州市民與政府的互動情況如何呢?2016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共收到食品投訴舉報及諮詢2.58萬宗,均及時進行核查並根據提供的相關線索結合實際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查處了一批違法行為。並依法發放食品舉報獎勵218宗。在12個區(含開發區)中,政府與市民互動較多的是白雲區,其次是天河區、荔灣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呼籲市民,發現食品藥品違法違規的,及時撥打投訴舉報熱線12331。

文、表/ 廣報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郭輝山

1234567891011下一頁全文閱讀上一頁1234567891011下一頁全文閱讀上一頁1234567891011全文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