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國家公務員行測備考:比例思想巧解工程問題

工程問題在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題型, 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 而同學們在備考工程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比較迷茫, 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解決, 或者說不能夠快速準確地解決, 那麼華圖老師為大家帶來一種實用的方法——比例思想。

工程問題的核心公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核心正反比關係:總量一定時, 效率與時間成反比

效率一定時, 總量與時間成正比

時間一定時, 總量與效率成正比

比例思想的核心:比例思想的核心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份數思想, 特值手法。 比如已知某班的男女學生人數之比為3:4, 份數思想指的就是將男生看成3份, 女生看成4份, 總人數看成7份, 而這裡的3份、4份與7份就是特值, 份數思想貫穿整個比例思想。 如果題目告訴我們該班總人數為35人, 則可知7份代表35人, 一份也就代表5人, 男生有3份, 也就是15人,

女生有4份也就是20人。

正反比:在工程問題當中經常會涉及到正反比例, 弄清楚工程問題當中的正反比例關係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所以廣大考生一定要牢記上面的核心公式和正反比關係。

例如:甲和乙工作效率之比為3:4, 甲完成一項任務需要12小時, 那麼乙做同樣的任務需要多長時間完成?

華圖解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之比為3:4, 在完成相同任務的情況下, 所用的時間與效率成反比, 所以甲乙所用的時間之比為4:3, 即甲要用4份的時間, 乙要用3份的時間, 甲的4份代表的是12小時, 也就是一份代表3小時, 乙需要3份的時間, 也就是9小時。

小結:廣大考生會發現, 利用比例思想能夠很快分析出題幹中的總量、效率、時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進而快速解題。 那麼, 下面通過兩個例題給廣大考生講解怎麼利用比例思想解決工程問題。

例題:某植樹隊計畫種植一批行道樹, 若每天多種25%可提前9天完工, 若種植4000棵樹之後每天多種植三分之一可提前5天完工, 請問共有( )棵樹。

A.3600

B.6000

C.7200

D.9000

華圖解析:每天多種植25%, 則前後效率比為1:(1+25%)=4:5, 則前後所用的時間之比為5:4, 前後所用時間相差1份, 現在少用9天, 故1份代表9天, 所以原計劃需要45天。

同理, 對於種植4000棵樹之後的種植任務, 效率和計畫中的效率之比為(1+1/3):1=4:3,所用時間之比為3:4, 現在少用5天, 則種植4000棵樹之後的任務計畫時間為20天, 故按計劃種植4000棵樹需要45-20=25天, 所以計畫種植效率為每天4000/25=160棵, 所以總共有160*45=7200棵。 故選C。

例題:建築隊計畫150天建好大樓, 按此效率工作30天后由於購買新型設備,

工作效率提高20%, 則大樓可以提前幾天完工?

A.20

B.25

C.30

D.45

華圖解析:工作效率提高20%, 原效率與現在效率比為5∶6, 所用時間為效率的反比, 即6∶5。 剩下的工作原定150-30=120天完成, 即6份代表120天, 效率改變後只需要5份時間, 也就是100天即可完成。 因此節省20天。 故選擇則A答案。

比例思想就是利用份數思維進行簡化運算, 上面兩個例子運用比例思想後就變得非常快捷。 而在行測考試中時間是最寶貴的, 可以說時間就是生命, 能夠快速而準確地解題就是致勝的關鍵!

以上分析希望幫助到各位考生。 備考絕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 希望考生們都可以耐下心來, 在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