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村醫王勇峰:用愛心織就生命守護屏障

6月24日中午王勇峰為患急性腸炎的村民李根峰診治

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道辦事處常家河村, 流傳著村醫王勇峰一家五口紮根山村為村民服務的故事。

2017年6月25日, 我們來到村衛生室, 正碰見他在給村民李根峰治療, 就這樣開始了我們的對話。

28歲的王勇峰是王益區王家河街道辦事處常家河村黨總支書記、村醫, 他和妻子李羊大學畢業後不慕城市的繁華, 紮根山村為村民的健康織就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被群眾譽為村民的健康守護神。 王勇峰出身中醫世家, 父親王福傑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就擔任村醫, 並帶領鄉村群眾廣泛種植中草藥, 東山上西山下, 行醫足跡遍佈周邊十鄉八村方圓近五十公里。 在父親的耳暄目染影響下, 王勇峰與他的哥哥王峰峰也先後在學成畢業後留在了山溝, 把自己學到的醫學知識奉獻給了當地村民。 2003年王勇峰初中畢業後,

選擇了從醫的道路, 從寶雞中醫學院畢業後, 被分配到銅川市醫院實習, 期間他放棄在市醫院工作的機會, 19歲的他毅然決然回到常家河村當了一名村醫。

王勇峰和妻子在為村民配中藥

從醫的道路並不一帆風順, 山溝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簡陋的醫療條件,

對他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他動搖彷徨過, 還是在父親的影響下, 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堅持下來, 把為群眾服務的信念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那個時候, 距常家河不遠的周家河村沒有村醫療室, 群眾看病十分不便, 由於生活條件落後, 很多群眾看不起病, 買不起藥, 有時塊二八毛的藥費都要欠帳。 為了方便群眾, 他便在父親的支持下, 創辦起周家河村診所, 面對貧病交加的群眾, 他時常都是積極救助, 對於拖欠的費用從來沒有催要, 想到這些, 他總是淡然一笑, 說我們的群眾還不富裕, 等有了錢一定會給你的。

在山村裡治病救人, 無論時間有多晚, 不論距離他有多遠, 也不論颳風下雨, 還是雪花飄飄的冬天,

每個病人都牽動著他的心。 2012年的一個冬夜, 印臺區蒲家山村的一位老人患病, 接到患者的電話, 都是晚上10點多了, 當時天下著大雪, 路上的積雪很厚, 他無法騎車, 他二話沒說背起藥箱就出發了, 步行20多公里到達病人家中, 由於救治及時, 老人的病情得到控制, 回來的路上, 由於天黑, 自己從路邊的山崖上摔下, 胳膊骨折。 而像這樣的出診他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次, 漸漸的“小峰”醫生的名字就在山村裡傳開了。 不知有多少次, 他騎摩托車把救治不了的病人送到市區醫院, 又悄然回到家裡。

2009年10月的一天下午, 一輛收蘋果的貨車在白家河組翻下了河溝, 把得知情況後, 一邊積極組織救援, 一邊向上級醫院求救, 在現場有十幾個傷患,

他和父親為受傷者包紮縫合傷口, 由於救治及時, 沒有一人死亡;住在範村山頂上的楊小狗妻子將小腿摔骨折, 腿腫得像麵包, 村裡沒有治療條件, 他就拉起架子車, 摸著漆黑的山路, 將患者送到了川口醫院得以及時的救治, 當時的治療費用都是王勇峰墊付。

王勇峰的父親王福傑為村民把脈

受父親影響,王勇峰的哥哥王峰峰、嫂子在王家河村的診所,王勇峰和從湖北醫學院畢業的妻子李羊在常家河的診所,服務人口達5000人以上,常年的山路巡診治療,他騎壞了8輛摩托車,在今年春上,李羊在入戶建立貧困戶醫療檔案時,騎摩托摔倒,將鼻子摔得出血,可她依然像沒事兒人一樣,不但建立起了村裡的貧困戶健康檔案,700多戶的常家河、周家河、王家河農村合療檔案也整理的有模有樣。

醫者,心系健康,肩挑希望,用靈魂詮釋初升的太陽,醫者,披星戴月,寒來暑往,慈愛刻在時間的門楣上,醫者,精湛技藝,救死扶傷,從不停歇的腳步,奔走沒有硝煙的戰場,生命回歸,是他從未改變的願望...... 不忘初衷,不忘使命!

王勇峰的父親王福傑為村民把脈

受父親影響,王勇峰的哥哥王峰峰、嫂子在王家河村的診所,王勇峰和從湖北醫學院畢業的妻子李羊在常家河的診所,服務人口達5000人以上,常年的山路巡診治療,他騎壞了8輛摩托車,在今年春上,李羊在入戶建立貧困戶醫療檔案時,騎摩托摔倒,將鼻子摔得出血,可她依然像沒事兒人一樣,不但建立起了村裡的貧困戶健康檔案,700多戶的常家河、周家河、王家河農村合療檔案也整理的有模有樣。

醫者,心系健康,肩挑希望,用靈魂詮釋初升的太陽,醫者,披星戴月,寒來暑往,慈愛刻在時間的門楣上,醫者,精湛技藝,救死扶傷,從不停歇的腳步,奔走沒有硝煙的戰場,生命回歸,是他從未改變的願望...... 不忘初衷,不忘使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