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日本為美國佩里將軍立碑值得國人反思

日本的第一次國運騰飛是明治維新, 而明治維新的引擎是1854年, 美國海軍少將佩里率領艦隊打開了日本國門, 強迫日本接受不平等條約。 日本痛定思痛;大刀闊斧的進行政治改革, 打開國門走出去, 引進來, 大量吸收、學習歐美工業文明的經驗和社會文化。 在短時間內, 日本由貧窮保守的封建制國家一舉躋身當時的世界列強。

佩里將軍

對於這位西方侵略者, 日本人不僅在橫須賀市建立了一座佩里公園, 還在當年美國黑船登陸的地方, 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上面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培理上陸紀念碑”。 在佩里公園, 每年都要舉行民間自發開國紀念活動——“黑船祭”。 耐人尋味的是, 入侵者的佩里將軍——那位用堅船利炮敲開日本國門的美國人, 被日本人塑造成為英雄。

為侵略者樹碑立傳、歌功頌德, 這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這簡直就是---奴才知道自己被奴役了還喜滋滋的為之歡欣鼓舞---的奴性行為。 是一種“恥辱”。 但我覺得, 日本這種“知恥近乎勇”的覺悟, 以及“知恥”後勵精圖治、積極向上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 多自然災害且孤懸海外, 所以日本自古對外來文明都抱著好奇和仰慕之情,

日本人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憂患意識, 繼而崇尚“抱團取暖”的集體主義生存模式。 為了自身的強大, 他們總是全民一致的吸收和學習當時歷史上最強大民族的文化。 從“大化改新”到“明治維新”到二戰後的追隨美國。 佩里將軍用巨大的黑船和利炮震撼了風雨飄搖、閉關鎖國的幕府, 也正是佩里敲響了日本“亡國滅種”的警鐘繼而日本人改變了國運。 所以日本人要感謝這位侵略者。

至秦漢以來, 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人類文明, 唐宋達到巔峰時期;我們以一種自信和驕傲屹立在東方, 但隨之而來的自戀、驕傲、保守心態也開始蔓延。 我們自稱“天朝大國”, 中華既世界, 我們的文明就是世界的文明, 離文明中心越遠的人就是“夷”、“蠻”, 國家就是“番邦”、朝貢國。 對外來文化不感興趣是中國的傳統;我們失去了與第一次世界工業文明的接軌, 閉關鎖國在天朝大夢裡, 當西方帶著工業革命的成果和霸圖叩響中華大門的時候,

我們才發現, 我們落後了, 我們輸的一塌糊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