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站立的林丹和跪地的諶龍,國羽前路荊棘密佈

導言:林丹必須要靠成績來挽回他的形象, 諶龍則需要更多的勝利來證明自己。

自裡約奧運後, 世界羽壇似乎陷入了焦灼, 頻頻的爆冷和退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球迷們的興致。 半年有餘的休息和修整的時間並不算長, 其間還穿插了一個艱難的冬訓, 未能有一場環環相扣讓人緊張到無法呼吸的世界頂級賽事, 也著實是情有可原。

時間推移到三月, 北半球迎來了慷慨的陽光, 羽壇也開始在低迷中有所爆發。 德國公開賽已經在幾天前結束, 這場比賽並不屬於世界羽聯超級賽事, 但向來以舒適和專業的場館環境著稱, 是歐洲三站比賽的首站, 也是對冬訓成果的第一次核對總和17年新賽季的第一次試水。 在德國賽中, 林丹和諶龍均未能拿到獎牌。 截止到筆者的寫稿時間, 全英公開賽已經結束了八分之一決賽, 林丹將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丹麥小將阿薩爾森,

諶龍出局。 筆者將從這兩站比賽說起。

林丹:仍在征戰世界的路上

林丹曾出過一本自傳, 名叫《直到世界盡頭》, 並把這句話文在了手臂上。 那是他已經從“林一輪”蛻變成了“超級丹”, 在書中他寫了對勝利的渴望和站上巔峰的野心, 也有溫情的部分, 比如和謝杏芳相愛與陪伴的點點滴滴、和隊友鮑春來的革命友誼。

現在的林丹早已不是當年所向披靡的人生贏家, 他有了更多的負面新聞。 先是創建了自己的時尚品牌, 在春熙路太古裡開店, 被指為“內褲丹”。 代言最專業的羽毛球品牌尤尼克斯, 簽下了億元條約, 招來“軍人不應賣國投日”的罵聲。 事情到這一地步時, 仍可說林丹就是林丹, 他有自己的看法和野心。

況且羽毛球商業化不是一件壞事, 羽毛球運動員所享受到的聲望和到手的收入確實不算高, 球員拿到更多的代言和贊助, 在更多的領域中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這是有利於羽毛球推廣的。

但接下來的出軌事件則對林丹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這不是“生性桀驁”四個字所能解釋的。 雖然林丹和謝杏芳的公關做得挺到位, 吃瓜群眾們也沒什麼資格去指點別人的私人生活, 但客觀上說, 林丹必須要挽回他的形象, 否則他在球場上強烈的個性、創業簽約的一系列風波, 都會跟著成為板上釘釘的減分項。

從林丹自身而言, 他也是不服輸的。 作為一名年少成名, 現已三十多歲的運動員, 能夠保持中等水準的競技狀態, 就非常難得了。 但林丹沒有如大家猜測的那樣在裡約奧運會後退役, 而是懷著求勝的欲望繼續打下去。

在中國羽超聯賽中, 林丹每戰每勝, 諶龍也沒能擋住“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的氣場。 德國賽林丹早早出局, 無緣獎牌的爭奪, 但畢竟這不是超級賽事, 或許也有不適應場地和氣候等因素, 也沒什麼好苛刻的。 全英賽四分之一決賽會是林丹自奧運會後最大的一場檢驗。

全英賽是世界羽聯十二站公開賽的首站, 有很深遠的歷史淵源, 是兵家必爭之地。 林丹自己也說, 他對全英賽的渴望甚至超過了世錦賽。 四分之一決賽中他將對陣丹麥的阿薩爾森。阿薩爾森是約根森的接班人,和林丹的對戰一直都充滿懸念,各有勝負,奧運會銅牌爭奪中,阿薩爾森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林丹2-1逆轉進入八強,如果他和阿薩爾森的比賽仍然是先輸後追,情形或許不會太樂觀。

諶龍:奧運冠軍也不足以證明自己

與林丹相比,諶龍的處境更為艱難 。林丹初期露面時,也是屢屢告負,但後來林丹瘋狂加速,打得暴力又頑強,洗清了“林一輪”的外號,成為了“丹神”。即使他經歷了這麼多的負面新聞,球迷們仍然鮮少真正地責怪他,更多的聲音是畢竟林丹已經三十多歲,沒人能一直保持巔峰狀態,他所達到的成就已經是別人無法企及的了。

諶龍一開始是林丹的陪練,初初嶄露頭角時,就籠罩在林丹的光環下,但林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才型球員,諶龍自然難以達到公眾的心理預期。每次打完比賽,林丹是脫下球衣扔掉球拍披國旗敬軍禮,諶龍則通常是跪地痛苦,這也可以看出諶龍承受的壓力。

從倫敦奧運會銅牌到裡約奧運會金牌,從陪練到世界第一,這聽起來本是非常勵志和感人的,但諶龍的銅牌幾乎沒有存在感,金牌也沒有認同感。他在決賽中戰勝了李宗偉,李宗偉和林丹同是羽壇的信仰,每次諶龍贏李宗偉,都是受到指責,說他是國羽訓練出的畸形的打球機器,缺乏打球和藝術和靈感,誰都能輸,遇見李宗偉就打雞血。加之公眾對總教練李宗波已經失去了信任,整個奧運會,國羽都籠罩在有幾分慘澹意味的氛圍中,這枚金牌的光澤,也跟著受到了波及。

諶龍受到的最嚴重的詬病是團體賽的表現太糟糕,缺乏集體意識。在他出來打比賽時,風雲和林丹已經鎖定了男子項目的勝局,所以他自然沒有太大壓力和拼勁兒,輸成無關痛癢的樣子。而風雲和林丹是硬生生殺出血路,把男團從“東亞病夫”一般的存在提升到了頂級水準,他們對團體賽金牌更有一種不可丟失死磕到最後一分的複雜感情。在這種鮮明而強烈的對比之下,如果諶龍仍然在團體賽中表現平平,他永遠也無法成為真正的接班人。

另一方面是個人表現。諶龍的個人賽也是慢熱,自裡約奧運會後,諶龍就沒能在大賽中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他的打法是偏防守反擊的,四大天王的特點是小球精妙、反手當正手使、全場加速、步法暢快,而諶龍說形象一點就是打球沒脾氣,看著都著急,這種球風本就是不討喜的,如果他不能再更多的類似于全英賽這樣的重要賽事中拿到冠軍,或者說戰勝更多的對手,而不僅僅是用李宗偉來體現他的實力,他仍然無法真正地獲得承認。

總是在前幾輪就被淘汰,這也說明了他的對手對他並沒有多少心理恐懼。現在他已經是世界冠軍,還將面臨一個新的情形:被各國各路對手所研究。一方面是前人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是新秀對他的衝擊,諶龍的征程也同樣充滿荊棘。

作者:折枝

洋蔥圈體育社區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四分之一決賽中他將對陣丹麥的阿薩爾森。阿薩爾森是約根森的接班人,和林丹的對戰一直都充滿懸念,各有勝負,奧運會銅牌爭奪中,阿薩爾森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林丹2-1逆轉進入八強,如果他和阿薩爾森的比賽仍然是先輸後追,情形或許不會太樂觀。

諶龍:奧運冠軍也不足以證明自己

與林丹相比,諶龍的處境更為艱難 。林丹初期露面時,也是屢屢告負,但後來林丹瘋狂加速,打得暴力又頑強,洗清了“林一輪”的外號,成為了“丹神”。即使他經歷了這麼多的負面新聞,球迷們仍然鮮少真正地責怪他,更多的聲音是畢竟林丹已經三十多歲,沒人能一直保持巔峰狀態,他所達到的成就已經是別人無法企及的了。

諶龍一開始是林丹的陪練,初初嶄露頭角時,就籠罩在林丹的光環下,但林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才型球員,諶龍自然難以達到公眾的心理預期。每次打完比賽,林丹是脫下球衣扔掉球拍披國旗敬軍禮,諶龍則通常是跪地痛苦,這也可以看出諶龍承受的壓力。

從倫敦奧運會銅牌到裡約奧運會金牌,從陪練到世界第一,這聽起來本是非常勵志和感人的,但諶龍的銅牌幾乎沒有存在感,金牌也沒有認同感。他在決賽中戰勝了李宗偉,李宗偉和林丹同是羽壇的信仰,每次諶龍贏李宗偉,都是受到指責,說他是國羽訓練出的畸形的打球機器,缺乏打球和藝術和靈感,誰都能輸,遇見李宗偉就打雞血。加之公眾對總教練李宗波已經失去了信任,整個奧運會,國羽都籠罩在有幾分慘澹意味的氛圍中,這枚金牌的光澤,也跟著受到了波及。

諶龍受到的最嚴重的詬病是團體賽的表現太糟糕,缺乏集體意識。在他出來打比賽時,風雲和林丹已經鎖定了男子項目的勝局,所以他自然沒有太大壓力和拼勁兒,輸成無關痛癢的樣子。而風雲和林丹是硬生生殺出血路,把男團從“東亞病夫”一般的存在提升到了頂級水準,他們對團體賽金牌更有一種不可丟失死磕到最後一分的複雜感情。在這種鮮明而強烈的對比之下,如果諶龍仍然在團體賽中表現平平,他永遠也無法成為真正的接班人。

另一方面是個人表現。諶龍的個人賽也是慢熱,自裡約奧運會後,諶龍就沒能在大賽中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他的打法是偏防守反擊的,四大天王的特點是小球精妙、反手當正手使、全場加速、步法暢快,而諶龍說形象一點就是打球沒脾氣,看著都著急,這種球風本就是不討喜的,如果他不能再更多的類似于全英賽這樣的重要賽事中拿到冠軍,或者說戰勝更多的對手,而不僅僅是用李宗偉來體現他的實力,他仍然無法真正地獲得承認。

總是在前幾輪就被淘汰,這也說明了他的對手對他並沒有多少心理恐懼。現在他已經是世界冠軍,還將面臨一個新的情形:被各國各路對手所研究。一方面是前人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是新秀對他的衝擊,諶龍的征程也同樣充滿荊棘。

作者:折枝

洋蔥圈體育社區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