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繼承花鳥畫優良傳統 延續中華藝術文脈

——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花鳥畫教學與研創系列學術活動側記

本報記者 李 月

日前, 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畫語詮·新語境”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花鳥畫教學與研創系列學術活動在該學院美術館舉行, 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國內15所高等藝術院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共同就中國花鳥畫的教學與研創進行探討。

三展一會 聚焦花鳥畫教學

“畫語詮·新語境”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花鳥畫教學與研創系列學術活動由“三展一會”組成, 包括“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花鳥畫在職教師作品交流展”“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系藏花鳥畫教學範本展”“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經典教材·盧坤峰墨蘭說展”及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花鳥畫教學與研創學術研討會。

展覽展示了數百幅來自15所高等藝術院校教師的花鳥畫精品及中國美院昔日花鳥畫教材的範本真跡, 其中展出的中國畫經典教材——盧坤峰的《墨蘭說》, 曾歷經8年校驗, 於1991年首次出版, 至今發行20多萬冊, 被視為迄今最好的蘭花繪畫啟蒙教本之一。

“難得有機會同時看到這麼多大師的藝術作品。 ”一位學生觀展後表示, 在展覽中感受到了老一輩藝術家對民族繪畫藝術的責任與堅守, 作品的構思、創作手法、表達方式等能夠給學習者很大啟發, 激勵青年學子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及老一輩藝術家的創作精神更好地發揚傳承下去。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副院長、本次活動策劃人之一韓璐表示, 學術論壇以花鳥畫教學為主體, 以搭建中國畫傳承與傳播創新平臺為主旨, 主要探討新時期中國畫後備人才的培養問題。 “希望各院校能共用教學資源, 更好地傳承傳播優秀民族繪畫藝術, 使中國畫教育在今後的推進過程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 ”

互通互鑒 分享各校教學理念

研討會上, 專家們積極分享各校關於中國花鳥畫的教學理念和經驗。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教授劉海勇表示, 近年來, 學生的寫意畫多關注自身情感, 較少關注家國人文情懷。

為此, 該校除要求本科學生掌握各種繪畫技術技法外, 還要從中國畫的藝術規律入手, 加大人文素養課程比重, 增加基本功的日常訓練。

“一是研究傳統, 二是表現生活。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侯薇薇在談到該校關於花鳥畫的教學理念時表示, 應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 傳達自己的心境及對生活的感受, 做到活學活用。

“我們在教學上實行‘三站式’:一年級學生主要接受基礎課程訓練, 學生在二年級時開始進入工作室學習, 並進行分科教學, 四年級下半學期根據學生的特長和愛好, 選擇山水、花鳥、寫意、工筆進行畢業創作。 ”山東藝術學院國畫系主任馬麟春表示, 通過“三站式”教學法, 學生畢業創作的水準大大提升。

注重傳統文化 延續藝術文脈

中國畫教學是我國高等藝術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繁榮發展的題中之義。 論壇上, 許多專家都提出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 延續中華藝術文脈。

“現在的學生在高考之前大多接受的是應試教育, 對中國傳統藝術知識瞭解甚少。 ”天津美術學院花鳥畫系副主任李雲濤表示, 在教學中不應忽視向學生灌輸宋元以來的藝術正脈, 引導學生研讀古代畫論, 深入學習研究古人的創作程式和造型藝術。

“我們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 拓展知識面, 培養研究能力, 最終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藝術方向和個性風格。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姚舜熙介紹,

為使學生深入感受中國花鳥畫的意蘊, 學習歷代畫家體驗生活、醞釀意境、精心構思及不斷豐富完善筆墨技法的創作思路, 學院安排花鳥畫專業本科學生先學習中國畫基礎課程, 再進入畫室專修花鳥畫課程。

廣州美術學院結合花鳥畫教學經驗及教學規律, 於2015年對本科教學做了較大調整。 該校中國畫學院副院長許敦平介紹, 他們減少了基礎課裡面的素描比重, 與之相對應的是, 加大了中國傳統藝術教學, 特別是書法、篆刻以及傳統白描, 將傳統藝術介入基礎教學中。

據瞭解, 活動結束後, 中國美術學院還將陸續出版與花鳥畫教學相關的文集與圖冊, 並於5月2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紀念潘天壽誕辰120周年大型紀念展”, 相關工作正在有序籌備中。

相關工作正在有序籌備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