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屋簷上的春秋:瓦當當面的圖文是傳統藝術中的奇葩

原標題:屋簷上 的 春秋

周聯一

屋簷上的春秋

秦、燕、齊瓦當

目前已有的考古資料顯示, 陝西扶風召陳西周中期宮殿遺址和岐山禮村西周建築遺址中有少量素面半瓦當出土, 這是目前所知最早使用瓦當的地方。 稍後的秦、燕、齊三地都曾使用過素面半瓦當, 且都具有粗獷質樸、不事雕琢, 僅為務實的風格特點。 春秋晚期至戰國時群雄並起, 圖像和圖案半圓瓦當開始在各地宮殿上廣為應用, 到了秦代兩漢時, 制瓦的規模、種類和藝術水準都達到了巔峰, 東漢以後逐漸式微。 學界普遍認為陶制瓦當的發明和使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可以保護屋簷椽頭免受風雨侵蝕,

瓦當當面的圖案和文字是傳統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實用與審美融為一體, 與先秦兩漢的青銅器、漆器、竹簡木牘書法等一樣, 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藝術。

附圖一 先秦 刻劃弦紋半瓦當拓片

秦始皇一統天下前, 秦、燕、齊三地使用的圖像、圖案半瓦當具有各自鮮明的區域特色, 代表了當時制瓦藝術的最高成就, 也是瓦當藝術的第一個繁榮期。 西周中期秦地出土的半瓦當有少量刻劃的重弦紋飾, 我的藏品中有同代相類似的一件, 僅在瓦當底邊中心位置用竹刀類工具劃出粗細不等的同心圓弧紋修飾當面, 堅硬細密的陶土胎骨呈深灰色, 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似在訴說它渾樸的質地(附圖一)。

附圖二 戰國 燕 大饕餮紋半瓦當

戰國燕宮的半瓦當到了20世紀初才慢慢在易水河邊撩開它神秘的面紗, 瓦當在燕下都宮殿遺址的土層中深埋了三千年, 在雨水的沖刷下逐漸露出它的棱角。 燕半瓦主要以抽象而誇張的饕餮圖案為母題。 饕餮紋飾使用繁縟的交錯、疊壓穿插的構圖工藝, 濃縮在半圓形的瓦當當面, 圖案凝重雄渾, 具有濃郁而特殊的西周青銅器藝術中“獰厲美”的神韻。 另有山形饕餮紋、卷雲饕餮紋、山字紋、窗櫺紋、雙龍紋、獨獸紋和珍貴異常的雙鳳紋等圖案面世。 體積最大的饕餮紋半瓦, 底邊長達30多釐米。 大部分燕瓦都有夾砂制胎, 以增加瓦當牢度的工藝特點(附圖二、三)。

附圖三 戰國 燕 雙鳥紋半瓦當拓片

出土在山東臨淄齊國故城遺址的半瓦當, 瓦當中心飾有兩邊對稱的樹木雙獸紋, 這是齊瓦當最基本的主題紋飾, 略顯抽象的樹木紋貫穿在整個齊瓦當圖案的歷史長河裡, 千變萬化不離其宗。 常見的圖案有樹木雙獸卷雲紋、樹木雙獸乳釘紋、樹木雙獸雙騎紋、樹木雙獸雙鳥紋和樹木雙獸鳥猴紋等等, 非常珍貴的不做對切直接使用的圓形瓦當也有少量出土。 細膩而成青灰色的陶土胎骨, 配以濃重的生活氣息和靈巧精緻的圖像、圖案, 齊瓦當的整體風格顯得清新亮麗(附圖四、五)。

附圖四 戰國 齊 樹木雙馬雙鳥紋半瓦當

真正的圓形動物圖像紋、圖案紋瓦當多見出土于戰國秦雍城及咸陽等地秦人遺址中。

攜帶著草原遊牧風氣的秦人, 將其強悍生動的生活氣息和開闊無疆的想像傾注於圓形瓦當當面, 描繪的單體、一個動物並逐漸演變成多種的各類動物, 靈異的動物似乎是他們永恆的歌唱對象。 動物不羈的野性和活力, 表達方式上的抽象與具象, 結構上的挪讓、盤曲、伸張等, 都在有限的圓形空間裡排布成飽滿而生趣勃發的畫面, “漢承秦制”, 日後到來的第二個繁花似錦的兩漢時期的文字瓦當, 和一併傳承的雄強氣息都胎息其中(附圖六、七)。

附圖五 戰國 齊 未作對切的樹木雙騎饕餮紋拓片

附圖六 戰國 秦 長角鹿紋瓦當拓片

附圖七 戰國 秦 子母鹿紋瓦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