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再不3D攝像 手機的革命就晚了

本刊記者 彭洋

iPhone 8只是吹響了3D攝像頭商業化應用的號角, 若市場真的存在攝像頭3D化的需求, 則又是一場波及眾多行業的技術革新。

蘋果最近爆出的一則消息讓市場頗為期待——iPhone 8將用3D攝像頭(亦稱3D感測器)取代傳統的前置攝像頭, 不僅支援AR增強現實技術, 還可以與相機配合, 完成面部識別驗證。

業界預計, 若iPhone 8真的採用3D攝像頭, 勢必又將引發手機行業的一股技術革新風潮, 進而大大拓寬3D攝像頭的商業應用前景。

蘋果引領3D風潮

雖然蘋果官方並未正式回應此消息的真實性, 但業界大多對此持相信態度。 從收購3D體感技術提供商PrimeSense起, 蘋果就一直想在其產品上搭載消費級3D攝像頭, 經過3年多的技術研發, 其3D技術已經達到了商業應用的水準。

據多家專業媒體的分析, iPhone 8的最大賣點是其3D攝像頭運用了“飛行時間”技術。 簡單來說, 即用3D攝像頭拍攝的圖像不再只有平面資訊,

其最基礎的應用就是AR現實技術以及面部識別。

可以預見, 若iPhone 8真的搭載3D攝像頭面世, 勢必又將引發一波手機行業的硬體革新。

3D攝像帶來的革命

事實上, 蘋果只是拉開了3D攝像頭消費級應用的冰山一角, 國內外不少巨頭早已在該領域深耕細作多年, 等的只是一個爆發的契機。

微軟是最早涉足3D攝像頭的公司之一, 2015年推出全新的RealSense, 作為一款智慧3D攝像頭目前已經集成到戴爾、聯想、華碩、惠普、宏碁等廠商的產品。

在國內, 奧比中光也是一家較早涉足3D攝像頭研發的企業, 其主要產品是是Astra系列3D感測器模組, 按體積不同可以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 未來奧比中光將專注於消費級的3D傳感, 目標是2~3年內在全球3D傳感市場的份額超過50%。

不僅在消費級市場, 在工業級市場上3D攝像頭也處於大規模市場化應用的“臨門一腳”前。 智慧科技初創公司TetraVue正在研發一款3D攝像頭原型產品, 經過小型化和商業化後, 該產品有望應用到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上。

英特爾公司同樣也在3D攝像頭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上進行了探索, 近日英特爾收購了一家3D視覺初創公司Itseez, 目的就是為了強化其在自動駕駛視覺化技術領域的實力。

由此可以預見, 3D攝像頭已經一隻腳站在了下一個風口之上。

落後的“另一隻腳”

關於3D攝像頭也並非都是好消息, 這項新技術想要把另一隻腳也站上風口, 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蘋果方面透露出了一個風聲:至少在產量或良品率上, 3D攝像頭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如果說技術和人才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那麼業界更大的顧慮可能來自跟進的節點上, 當年強勢登場的穀歌眼鏡就是因為誤判了大勢才導致了最後的黯然退場。

而奧比中光希望在蘋果出來的前後, 就把產品沖出去。 為此, 奧比中光早在2015年就實現了消費級3D攝像頭的量產。

不論3D攝像頭是否搭上了iPhone 8這班車, 其在智慧手機乃至更廣闊的工業級應用市場的爆發都將指日可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