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浦東發現的死亡鯨魚屬於須鯨 在我國海域很少見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蕭君瑋 攝

【新民網·最新報導】3月20日13時許, 浦東濱海一漁民在駕船出海捕捉鱔苗時, 發現一頭已經死亡的鯨魚。

根據上海海洋大學的教授唐文喬教授分析, 死亡的鯨魚屬於須鯨的一種, 在我國沿海區域很少見。

據悉, 發現鯨魚屍體的地方距大治河入海口以東10海裡, 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處的海面。 漁民陸海軍回憶, 當時, 他正駕船出海捕捉鱔苗, 忽然發現海面上浮著東西, 就開船過去看, 一看像鯨魚, 於是打電話給濱海邊防派出所。

鯨魚被拉回大治河漁船停泊碼頭後, 漁民用纜繩捆綁住它的尾部加以固定, 防止因潮汐而再次漂流出海。 記者看到, 這頭鯨魚以側仰狀態浮在水面上, 身體多處留有傷痕並開始腐爛, 大面積表皮組織已經脫落,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腥臭味。

在現場仔細查看, 這頭鯨魚只有身體和尾部, 卻沒有頭部,

其露出水面的一側魚鰭也已缺失, 表面留有明顯被切割過的痕跡。 伴隨著退潮, 鯨魚露出水面的面積越來越大, 原本以為缺失的頭部伴隨著水位的下降也已經顯露出來, 但是已經嚴重的破損和腐爛。

這頭死亡的鯨魚究竟屬於哪一種鯨魚, 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死因又是什麼?今天上午, 市漁政部門工作人員和上海海洋大學的教授唐文喬來到現場實地察看。 根據鯨魚體表特徵, 唐文喬教授分析, 死亡的鯨魚屬於須鯨的一種, 在我國沿海區域很少見。

據悉, 須鯨吃的都是比較小的魚和蝦, 個體又比較大, 吃的量又比較大, 一般我們沿海比較少見, 生活區域是在外海。 須鯨在全球範圍內數量比較稀少, 需要全社會共同保護。

目前漁政部門正在找港池, 準備對鯨魚進行解剖, 看是否能找出死因。 經初步擬定, 相關部門將取鯨魚的骨骼, 經後續處理後製成標本。 魚體肌肉及其它部分則分解裝運至奉賢無害化處理廠進行焚燒處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