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瓜最易混淆的四種病蟲藥害!

近幾年來, 在實地指導菜農溫室黃瓜的生產中, 經常遇到一些菜農把黃瓜葉片上新出現的症狀當成病毒病, 由於沒有對症下藥盲目用藥, 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下面我把四種(茶黃蟎、激素中毒、農藥藥害、病毒病)容易混淆症狀的圖片以及甄別方法和科學防治措施, 與大家, 做一下交流。

一、黃瓜茶黃蟎

隨著保護地黃瓜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和多次的重茬栽培形成的小氣候, 致使很多病蟲害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發展趨勢, 比如下象黃瓜的茶黃蟎, 從苗床小苗到成株均可發現它的危害, 而且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

因為茶黃蟎個體很小, 用肉眼很難看到, 所以很多菜農把它當成病毒病, 其實, 它與病毒病有很大的差別:

1、症狀:發生在生長點附近的葉片上, 起初葉片變黃、變厚變硬, 油浸狀, 葉緣變鈍上卷, 正面小葉葉脈模糊, 背面葉脈突出。 (如圖1、2、3)發展到中期葉片變得越來越硬越厚, 葉面油亮變綠, 葉緣變形更嚴重;(如圖4、5)後期, 生長點消失, 葉片變成黃綠或墨綠。 (如圖6、7、8)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2、發生特點:在溫室黃瓜生產中,春夏秋三個季節裡最常見,而且從苗床小苗到成株均可發生,遇到連作和合適的氣候條件(溫度在攝氏18-27度,濕度45-90%左右),發生尤為嚴重,以局部出現中心點向四周蔓延的方式傳播。

3、防治措施:

a、農業防治,剷除棚內雜草燒毀,防止蟲源轉入要栽植的瓜苗上,選擇無蟎黃瓜苗,如發現有疑似症狀,可用手持放大50倍的放大鏡查看,如發現蟎苗立即剔除銷毀;

b、生物防治:有條件的大棚可施放捕食蟎等茶黃蟎的天敵;也可噴灑植物源類農藥如0.5%藜蘆堿可溶液劑5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防治;

c、化學防治:提前防治,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噠蟎靈1500倍、20%丁氟蟎酯1500倍等,7-10天一次,主要噴在嫩葉背面、嫩莖和生長點上,治療之後的效果如圖(9、10)

圖9

圖10

二、黃瓜激素中毒

近幾年來,經過菜農們挖空心思地、顛覆性地創新應用,把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黃瓜增產上,確實見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於菜農們掌握不住它的使用濃度和方法,以及貪便宜沖施一些含有激素的水溶肥料,導致了很多激素中毒事件的發生,但是很多菜農把卻它們當成了病毒病,例如:黃瓜用氯吡脲、“鮮花王”等沾花,兌水過少,沾花溫度過高,導致了黃瓜葉的畸形疑似病毒病;再如沖施一些含激素過多的沖施肥,溫度過高且長時間不通風,也易造成疑似病毒病的症狀。

1、症狀:同樣是生長點附近的葉片出現症狀,初期葉片變黃,葉緣上卷,但葉邊不成鈍型,葉脈正反明顯。如圖(11、12、13、14)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發展中後期:葉片稍上卷、葉緣變尖,葉脈變粗往主葉脈靠近收攏,葉片增厚墨綠色。如圖(15、16、17)

圖15

圖16

圖17

2、發生規律:在用藥或用肥後遇高溫,通風不良易發生,且整棚發生,溫度越高的地方越厲害。

3、防治措施:儘量少用或不用激素沾黃瓜瓜胎,讓其自然生長,如用藥沾瓜胎,請避免高溫30度以上操作,通好風;少用或不用含激素的便宜沖施肥。如果已出現症狀,請抓緊時間澆清水,葉面噴灑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類以及含氮元素的葉麵肥加以緩解症狀。

三、黃瓜藥害造成的黃葉

症狀和發生規律:小葉和葉邊黃白色,大面積發生,用藥後1-2天開始表現症狀,嚴重者生長點被燒掉。如圖18、19、20、21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圖22

2、防治措施:在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時,且勿與乳油和滲透劑混用;同時注意帶“唑”的殺菌劑和控長類農藥(如多效唑等)濃度的科學使用,切勿隨意加大濃度。(圖22)一旦發生藥害,解除方法同黃瓜激素重點相同。

四、黃瓜花葉病毒

1、症狀與發生特點:同樣發生在生長點附近,但是葉片黃綠相間,葉脈時有斷裂,不增粗;小葉葉緣上卷,葉面不平整。在田野中局部發生,往往有發病中心,往四周通過昆蟲如白粉虱、煙粉虱、蚜蟲等媒介傳播,或人工勞動操作傳播。如圖23、24、25

圖23

圖24

圖25

防治方法:用病毒A:500倍液、6%低聚糖素800倍液、幾丁質糖500防治輪換使用,同時防治著煙粉虱、白粉虱、蚜蟲等傳播媒介。

文章選自老田微農技 作者:王倫世

------------------------------------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

關注“眾植農業”,學習種植技術(ID:zzny1218 ←眾植商城植美佳液肥專賣)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圖8

2、發生特點:在溫室黃瓜生產中,春夏秋三個季節裡最常見,而且從苗床小苗到成株均可發生,遇到連作和合適的氣候條件(溫度在攝氏18-27度,濕度45-90%左右),發生尤為嚴重,以局部出現中心點向四周蔓延的方式傳播。

3、防治措施:

a、農業防治,剷除棚內雜草燒毀,防止蟲源轉入要栽植的瓜苗上,選擇無蟎黃瓜苗,如發現有疑似症狀,可用手持放大50倍的放大鏡查看,如發現蟎苗立即剔除銷毀;

b、生物防治:有條件的大棚可施放捕食蟎等茶黃蟎的天敵;也可噴灑植物源類農藥如0.5%藜蘆堿可溶液劑5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防治;

c、化學防治:提前防治,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噠蟎靈1500倍、20%丁氟蟎酯1500倍等,7-10天一次,主要噴在嫩葉背面、嫩莖和生長點上,治療之後的效果如圖(9、10)

圖9

圖10

二、黃瓜激素中毒

近幾年來,經過菜農們挖空心思地、顛覆性地創新應用,把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黃瓜增產上,確實見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於菜農們掌握不住它的使用濃度和方法,以及貪便宜沖施一些含有激素的水溶肥料,導致了很多激素中毒事件的發生,但是很多菜農把卻它們當成了病毒病,例如:黃瓜用氯吡脲、“鮮花王”等沾花,兌水過少,沾花溫度過高,導致了黃瓜葉的畸形疑似病毒病;再如沖施一些含激素過多的沖施肥,溫度過高且長時間不通風,也易造成疑似病毒病的症狀。

1、症狀:同樣是生長點附近的葉片出現症狀,初期葉片變黃,葉緣上卷,但葉邊不成鈍型,葉脈正反明顯。如圖(11、12、13、14)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發展中後期:葉片稍上卷、葉緣變尖,葉脈變粗往主葉脈靠近收攏,葉片增厚墨綠色。如圖(15、16、17)

圖15

圖16

圖17

2、發生規律:在用藥或用肥後遇高溫,通風不良易發生,且整棚發生,溫度越高的地方越厲害。

3、防治措施:儘量少用或不用激素沾黃瓜瓜胎,讓其自然生長,如用藥沾瓜胎,請避免高溫30度以上操作,通好風;少用或不用含激素的便宜沖施肥。如果已出現症狀,請抓緊時間澆清水,葉面噴灑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類以及含氮元素的葉麵肥加以緩解症狀。

三、黃瓜藥害造成的黃葉

症狀和發生規律:小葉和葉邊黃白色,大面積發生,用藥後1-2天開始表現症狀,嚴重者生長點被燒掉。如圖18、19、20、21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圖22

2、防治措施:在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時,且勿與乳油和滲透劑混用;同時注意帶“唑”的殺菌劑和控長類農藥(如多效唑等)濃度的科學使用,切勿隨意加大濃度。(圖22)一旦發生藥害,解除方法同黃瓜激素重點相同。

四、黃瓜花葉病毒

1、症狀與發生特點:同樣發生在生長點附近,但是葉片黃綠相間,葉脈時有斷裂,不增粗;小葉葉緣上卷,葉面不平整。在田野中局部發生,往往有發病中心,往四周通過昆蟲如白粉虱、煙粉虱、蚜蟲等媒介傳播,或人工勞動操作傳播。如圖23、24、25

圖23

圖24

圖25

防治方法:用病毒A:500倍液、6%低聚糖素800倍液、幾丁質糖500防治輪換使用,同時防治著煙粉虱、白粉虱、蚜蟲等傳播媒介。

文章選自老田微農技 作者:王倫世

------------------------------------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

關注“眾植農業”,學習種植技術(ID:zzny1218 ←眾植商城植美佳液肥專賣)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