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安新開一家特殊博物館,進門就穿越,讓你的時光至少倒退30年

人的一生能記住多少東西?

我們經過了形形色色的人,

經歷了林林總總的事,

有的依然歷歷在目,

有的早已不再清晰。

但總有那麼一個瞬間,

有一樣物品會喚醒我們模糊的記憶。

在西安,

有這樣一個地方,

正在收集西安城的老物件和其背後的故事,

並將已經收藏的物件分期展覽。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小板凳、碗筷和飯盒,

這些老物件,

可能會讓你回到童年那無憂無慮的日子裡。

西安城市記憶博物館

城市記憶, 生動於市井之間

位於文藝青年聚集地老鋼廠內的這家博物館,

是由五十年代老廠房改造而成的。

博物館很小, 只有600多平,

但對於很多人而言, 它又很大。

因為它不單單是一處展覽老物件的地方,

它是一座記憶殿堂,

收藏著老西安城的過往。

而每個老物件背後,

都有著一位普通人的珍貴記憶。

與物有關的記憶

馬飛 - 幼時的鹹菜缸

從馬飛的音樂中就能聽出,

他對西安、對故鄉寄託著深深的情感,

他分享了與鹹菜缸有關的回憶。

小時候的馬飛的家庭條件比較困難,

冬天沒有新鮮蔬菜吃,

母親就會用缸醃制鹹菜。

有一次他發現家裡的鹹菜長了蛆,

告訴父親不能吃了。

可父親卻大發雷霆說他浪費,

一個人吃完了那缸長蛆的鹹菜。

在與老一輩的相處過程中,

這種事情似乎總在發生。

已經餿了的飯、發黴的水果,

長輩總會在我們的強力勸阻下吃掉。

也許是經歷了艱苦的過往,

所以他們格外勤儉節約,

這是那個年代在他們身上刻下的深深烙印。

作為我們年輕一代來說,

更應該格外珍惜現在的生活,

並且對長輩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董耀 - 部隊的搪瓷碗

電臺主播董耀講述了他在部隊的生活。

那時他記憶最深刻的,

除了疊得四四方方的豆腐塊被子,

就是部隊發的搪瓷碗。

這個搪瓷碗,

是他和戰友飯時的餐具、喝酒的酒盅。

深厚的兄弟情誼,

就是在推杯換盞中建立起來的。

在搪瓷碗中倒滿烈酒,

一切盡在不言中,

幹了這碗酒。

都說男人沒當過兵,是一種遺憾。

經歷過部隊生活的人,

身上總帶著部隊強烈的風格。

而那時的好戰友們,

在復員後也許再也不會遇見,

但是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被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所承載,

永遠也不會抹去。

第五家福 - 家鄉的鍋

搞裝修的江蘇人第五家福,

是97年香港回歸時來到西安的。

那時的他吃在工地住在工地,

最大的安慰之一是老婆燒的菜。

燒菜的鍋是他從老家帶來的,

中途補了好幾次,始終捨不得扔,

到現在還在用它做飯。

因為家福覺得,用老家的鍋燒菜,

味道就是不一樣,香得很。

奶奶蒸的饅頭、媽媽做的面,

是世界上最香的食物沒有之一。

我們總會懷念記憶中的味道,

那根好容易求來的老冰棒,

那碗受涼時滾燙著咽下肚的姜湯,

那個被飯菜香味喚醒的午後。

即使現在吃了再多的美食,

也不及小時候的一口菜湯。

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

在城市記憶博物館中,

展覽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市井玩意兒。

但是往往看似普通的東西,

總會勾起我們內心深處珍藏的記憶。

就是在這些物件的陪伴下,

我們度過了閃亮的童年。

最近博物館的主題是“與食有關的物”,

不知道這些展品,

讓你想起了什麼味道?

▼餅乾盒

媽媽為了不讓我們偷吃都放在八角櫃上,每次都會趁家裡沒人站在小凳子上夠下來。

▼儲物盒

誰家沒個寶藏盒呢?裡面放著爸媽收藏的小玩意兒,平時都不讓碰的好麼!

▼茶壺

老爸泡的老碗茶,有時為了省事兒還會對著壺嘴喝。

▼案板

這麼厚的案板,現在很少見了吧。可小時候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用來剁肉呢。

▼炊具

下午放學正是媽媽做晚飯的時候,媽媽經常會拿著它來給我們開門。

▼鋁制飯盒

爸爸的專用飯盒,專門盛工廠食堂的大鍋飯。

▼酒壺

家裡來客人就會擺桌上,小時候應該都有趁大人不注意偷偷舔過裡面的白酒吧,辣死啦!

▼辣椒碗

專門用來裝油辣子,一開蓋子辣子的味道香的嘞~

▼熱水壺

每家必備!經常在路上碰到提著熱水壺的叔叔阿姨。

▼大山楂丸

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希望自己天天消化不良,大山楂丸供應不斷!

▼勺子

喝湯瓷勺子,吃飯鐵勺子。可是家裡一般都不給小孩兒用瓷的怕打碎,媽媽還會用鐵勺子灌藥T-T。

▼鋁盆

喝湯盛菜裝水果,一盆兒多用。

▼洗澡盆

小時候洗澡都用介個,還記得被搓澡巾支配的恐懼嗎······麻麻一拿出這盆來就想跑啦。

▼水龍頭

對不起這個不是展品,但是咱小時候都是用這種水龍頭的吧?還對著嘴喝過涼水呢有木有?有時排隊喝涼水輪到自己了還要拿手把水龍頭擼兩下。

不知看到這裡的你,

是否陷入了溫柔的回憶 。

此刻的我正在這個悶熱的夏夜,

細數著從幼時留到現在的東西。

一個搬了3次家還沒丟掉的相框,

4本被翻得老舊的相冊,

一隻奶奶做的小老虎鞋,

和從小帶到大的玉墜。

或許你也和我一樣,

想起了放在箱底的老物件,

那麼請趁著記憶猶新,將它記錄下來。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記憶分享在下方的留言區,

雖然我們是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但我也很樂意幫你將它收藏起來,

只願我們心存留念,款款而行。

電臺主播董耀講述了他在部隊的生活。

那時他記憶最深刻的,

除了疊得四四方方的豆腐塊被子,

就是部隊發的搪瓷碗。

這個搪瓷碗,

是他和戰友飯時的餐具、喝酒的酒盅。

深厚的兄弟情誼,

就是在推杯換盞中建立起來的。

在搪瓷碗中倒滿烈酒,

一切盡在不言中,

幹了這碗酒。

都說男人沒當過兵,是一種遺憾。

經歷過部隊生活的人,

身上總帶著部隊強烈的風格。

而那時的好戰友們,

在復員後也許再也不會遇見,

但是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被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所承載,

永遠也不會抹去。

第五家福 - 家鄉的鍋

搞裝修的江蘇人第五家福,

是97年香港回歸時來到西安的。

那時的他吃在工地住在工地,

最大的安慰之一是老婆燒的菜。

燒菜的鍋是他從老家帶來的,

中途補了好幾次,始終捨不得扔,

到現在還在用它做飯。

因為家福覺得,用老家的鍋燒菜,

味道就是不一樣,香得很。

奶奶蒸的饅頭、媽媽做的面,

是世界上最香的食物沒有之一。

我們總會懷念記憶中的味道,

那根好容易求來的老冰棒,

那碗受涼時滾燙著咽下肚的姜湯,

那個被飯菜香味喚醒的午後。

即使現在吃了再多的美食,

也不及小時候的一口菜湯。

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

在城市記憶博物館中,

展覽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市井玩意兒。

但是往往看似普通的東西,

總會勾起我們內心深處珍藏的記憶。

就是在這些物件的陪伴下,

我們度過了閃亮的童年。

最近博物館的主題是“與食有關的物”,

不知道這些展品,

讓你想起了什麼味道?

▼餅乾盒

媽媽為了不讓我們偷吃都放在八角櫃上,每次都會趁家裡沒人站在小凳子上夠下來。

▼儲物盒

誰家沒個寶藏盒呢?裡面放著爸媽收藏的小玩意兒,平時都不讓碰的好麼!

▼茶壺

老爸泡的老碗茶,有時為了省事兒還會對著壺嘴喝。

▼案板

這麼厚的案板,現在很少見了吧。可小時候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用來剁肉呢。

▼炊具

下午放學正是媽媽做晚飯的時候,媽媽經常會拿著它來給我們開門。

▼鋁制飯盒

爸爸的專用飯盒,專門盛工廠食堂的大鍋飯。

▼酒壺

家裡來客人就會擺桌上,小時候應該都有趁大人不注意偷偷舔過裡面的白酒吧,辣死啦!

▼辣椒碗

專門用來裝油辣子,一開蓋子辣子的味道香的嘞~

▼熱水壺

每家必備!經常在路上碰到提著熱水壺的叔叔阿姨。

▼大山楂丸

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希望自己天天消化不良,大山楂丸供應不斷!

▼勺子

喝湯瓷勺子,吃飯鐵勺子。可是家裡一般都不給小孩兒用瓷的怕打碎,媽媽還會用鐵勺子灌藥T-T。

▼鋁盆

喝湯盛菜裝水果,一盆兒多用。

▼洗澡盆

小時候洗澡都用介個,還記得被搓澡巾支配的恐懼嗎······麻麻一拿出這盆來就想跑啦。

▼水龍頭

對不起這個不是展品,但是咱小時候都是用這種水龍頭的吧?還對著嘴喝過涼水呢有木有?有時排隊喝涼水輪到自己了還要拿手把水龍頭擼兩下。

不知看到這裡的你,

是否陷入了溫柔的回憶 。

此刻的我正在這個悶熱的夏夜,

細數著從幼時留到現在的東西。

一個搬了3次家還沒丟掉的相框,

4本被翻得老舊的相冊,

一隻奶奶做的小老虎鞋,

和從小帶到大的玉墜。

或許你也和我一樣,

想起了放在箱底的老物件,

那麼請趁著記憶猶新,將它記錄下來。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記憶分享在下方的留言區,

雖然我們是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但我也很樂意幫你將它收藏起來,

只願我們心存留念,款款而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