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天旦企業級軟體產品提升IT運維建設效率

數位化時代, 金融企業各類新產品層出不窮, 業務系統反覆運算和上線的速度明顯加快。 與之對應的運維的時長幾乎拓展到了全天, 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 但是作為保障關鍵業務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IT運維管理類系統的建設和使用往往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的經歷。

IT運維管理系統的建設者又經常被稱為專案經理, 他最需要的能力有兩個:建得快, 品質好。 如果能夠建得又快又好, 這樣的成功經驗才能推廣。 項目才會有二期、三期。 作為專案經理他要負責:建設目標確立, 專案進度把控, 管理使用方的各種需求,

以及不可避免的需求變更, 和新老系統的對接, 操作介面設計和改進以及投產交付。 所以他實際是:專案經理、需求經理、架構師、UI設計師、培訓師的一個集合。 而且在金融機構, 一個專案經理很少在一年裡只負責一個專案, 經常要同時建設多個專案。 這樣在有限時間內, 很難會對需求進行充分思考, 妥協就變成不可避免的。 而傳統的定制化開發, 或者基於產品的二次開發是按人天計價。 這種模式不會去甄別需求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這就造成了一種常見場景:專案經理對開發商做的東西不滿意, 不是他要的;開發商覺得專案經理需求沒管理好, 說得不清楚, 還天天變。

在加上在建設過程中, 專案經理需要面對的是複雜的系統和架構設計,

漫長的建設週期, 和以往已經構建好的諸如告警、工單等系統的對接, 運維流程的打通。 投產後, 需要為新建系統培訓專門的使用人員, 並且持續優化。 經歷了這些事情, 最期望的是能夠在故障發生時、雙十一、重保大促等環節發揮作用, 但是由於系統處理慢而故障緊急, 操作複雜, 峰值交易量巨大等因素, 整個系統沒有發揮它設計之初的預期效果。 而且由於新系統越來越多, 上線速度越來越快, 這個過程還會不斷重複。

一款能夠解決以上困擾, 讓運維項目“建得快”、“建得好”的企業級軟體產品, 對於專案經理說是多麼渴求。

天旦在2013年設計業務性能管理軟體BPC 2.0和網路性能管理軟體NPM 2.0的時候, 通過“用戶發現”理解了這個需求, 開發了服務路徑圖發現(Service Path View Discovery)功能。 最後通過利用網路真實資料(Wire Data)中蘊含的即時應用伺服器之間的連接關係和屬性, 通過機器學習對行為進行判斷和聚類, 用象徵著宇宙和星空的重力圖來呈現。 專案經理可以通過方便的拖拉拽操作,

馬上可以梳理清楚複雜業務系統裡的訪問關係。 將原本數以月計的工作縮短到幾個小時, 而且梳理結果還可以即時展示和長期維護。 進一步, 在金融雲環境中, 虛擬機器或者容器的擴縮變成常態。 對業務的梳理也從事後補課, 轉變成對業務架構變化的即時動態感知。 天旦在2016年通過軟體定義性能管理(Software Defin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功能, 即時監測和解析虛擬交換機流量, 動態感知虛擬機器擴縮和熱遷移, 並在恒豐銀行金融雲落地。

基於網路真實資料來構建業務性能管理最大的難點是網路報文的解析。 這個方面天旦通過四步來為項目經理賦能。 第一步是2011年BPC 1.0產品誕生的時候, 我們就提供了諸如像銀聯CUPS這樣的公有協議的解析能力。

專案經理只需要在軟體中配置好IP位址, 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 隨著銀聯系統的升級, BPC對CUPS的解析也在一次次升級。 從支持來賬、往賬到支援雙活交易。 到今天為止, BPC已經支援近400種公有協議, 專案經理無需提前準備, 通過軟體升級就可以獲得能力提升。 第二步, 開發解碼語言, 提供協定的可配置化。 天旦開發了一種解碼語言, 叫XML Decode Language。 簡言之, 就是用XML來描述協議, 進行解碼。 對於90%的協定, 都可以通過這種語言, 用配置化的方法, 對協議來進行解碼。 第三步, 提供web工具, 降低配置門檻。 在2015年發佈的BPC 3.0中, 集成了smart decode功能。 這是一個集監測、識別、配置、檢查、預覽、發佈於一體的功能。 這將協議解碼的門檻, 進一步降低。 第四步, 通過深度神經網路訓練, 達到協定自識別和解碼。天旦至今已經解析超過2000多個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私有協定和400多種公有協定。通過構建持續海量資料的訓練,讓協定的識別率和解碼效率有了質的飛躍。通過四步賦能,專案經理最終對報文解析有深度理解和把控,形成了在公司內的可推廣經驗。

天旦的BPC產品,在2013年推出2.0版本的時候,性能就達到了單台PC伺服器每分鐘30萬筆的處理能力。而2017年推出的3.5版本,以處理銀聯CUPS協定為例,性能更是達到了每分鐘600萬筆。NPM產品可以在單台PC伺服器上跑出12Gbps的性能,並在6月底可以達到20Gbps的處理能力。處理性能的提升,是對軟體架構的穩定性、先進性、可擴展性的綜合考驗。五年來,通過對CPU技術的深入研究,作業系統內核、協定棧、驅動的重寫,C++、GO、JAVA語言的合理運用,超低延遲軟體處理流水線的一次次重構和所有軟體模組的全面解耦,就是為了能不斷提升專案經理IT運維體驗。

天旦的產品在設計之初就配備有專門的產品經理,去通過設計合理的訪談,細緻的觀察使用場景,深入理解使用過程,綜合多個具備代表性的用戶場景,進行抽象,發現真實需求。更在專案建設時,質疑每一個看似合理的環節,比用戶思考地更深入,進而對產品持續改進賦予專案經理全新的能力,真正能將項目建設得又快又好,幫助項目經理提升IT運維建設效率。中國網來源 http://tech.china.com/article/20170626/2017062636069.html?qq-pf-to=pcqq.c2c

達到協定自識別和解碼。天旦至今已經解析超過2000多個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私有協定和400多種公有協定。通過構建持續海量資料的訓練,讓協定的識別率和解碼效率有了質的飛躍。通過四步賦能,專案經理最終對報文解析有深度理解和把控,形成了在公司內的可推廣經驗。

天旦的BPC產品,在2013年推出2.0版本的時候,性能就達到了單台PC伺服器每分鐘30萬筆的處理能力。而2017年推出的3.5版本,以處理銀聯CUPS協定為例,性能更是達到了每分鐘600萬筆。NPM產品可以在單台PC伺服器上跑出12Gbps的性能,並在6月底可以達到20Gbps的處理能力。處理性能的提升,是對軟體架構的穩定性、先進性、可擴展性的綜合考驗。五年來,通過對CPU技術的深入研究,作業系統內核、協定棧、驅動的重寫,C++、GO、JAVA語言的合理運用,超低延遲軟體處理流水線的一次次重構和所有軟體模組的全面解耦,就是為了能不斷提升專案經理IT運維體驗。

天旦的產品在設計之初就配備有專門的產品經理,去通過設計合理的訪談,細緻的觀察使用場景,深入理解使用過程,綜合多個具備代表性的用戶場景,進行抽象,發現真實需求。更在專案建設時,質疑每一個看似合理的環節,比用戶思考地更深入,進而對產品持續改進賦予專案經理全新的能力,真正能將項目建設得又快又好,幫助項目經理提升IT運維建設效率。中國網來源 http://tech.china.com/article/20170626/2017062636069.html?qq-pf-to=pcqq.c2c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