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幸福院”讓村民健康養老 蓬萊張家窯、趙家村建起了老年幸福院

魯網煙臺6月27日訊6月26日, 蓬萊潮水鎮首個精准扶貧農村“老年幸福院”正式揭牌成立。 “幸福院”內, 村民們不僅可享受到醫療護理專家的定期義診, 還可在此休息、娛樂, 真正實現養老服務全覆蓋。

活動當天, 煙臺山醫院骨科、心血管內科、皮膚科、腫瘤內科、普外科、中醫科等9位專家和潮水衛生院一起為150余名村民義診

村裡建起了“老年幸福院”

隨著青年農民進城務工, 村裡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 老人健康養老問題日益凸顯。 煙臺山醫院駐趙家村第一書記徐穎鈞提出建設農村老人幸福院的設想, 並向煙臺山醫院黨委和潮水鎮黨委做了彙報, 決定讓張家窯村和趙家村一起開辦農村老年幸福院, 解決農村老人的健康和養老問題。

作為精准扶貧對口幫扶單位的煙臺山醫院張樹棟院長非常重視和支援老年幸福院的建設, 他說:“潮水鎮張家窯村、趙家村老年幸福院揭牌是對毛澤東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指示的持續踐行;是煙臺山醫院回應煙臺市委、市政府幫扶第一村書記5周年工作的檢閱;更是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改革醫聯體工作的有益嘗試。

煙臺山醫院作為煙臺市的大型三級甲等醫院, 心系農村, 走向基層, 將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醫療保障, 讓農民真正地感受到老有所醫, 老有所樂。 今後, 煙臺山醫院還將即時開展‘三級診療’和‘雙向轉診’以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更好地服務村民健康, 使更多的農村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

張家窯、趙家老年幸福院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 內設床位25張, 院內日常生活用品、娛樂設施、餐飲設施、健身器材一應俱全,

除了有醫療護理專家定期為老人義診, 老人們可以在寬敞的房間內看電視、下棋以及健身, 也可以在操場上打球或跳廣場舞, 累了還可以在日間休息室裡休憩。 除此之外, 還配備了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功能室, 充分滿足了老年人休息、娛樂等服務需要, 真正做到養老服務全覆蓋。 據悉, 為了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醫, 下一步還將在老年幸福院的基礎上安排保健醫生坐診, 達到小病不出村, 常見病不出鎮。

城市醫療走向農村“家門口”

當天, 煙臺山醫院皮膚科趙學福主任、腫瘤內科周冬梅主任、心血管內科宇大偉副主任、骨科劉克貴副主任、普外科王樹鋼副主任醫師、中醫科荊豐德主治醫師等9位專家為老人們進行了健康體檢和保健諮詢服務。 參加義診活動, 並和潮水衛生院醫務工作者一起為村民進行了B超、心電圖、血分析、尿檢、量血壓等健康檢查, 讓老百姓足不出戶享受到了三甲醫院專家的診斷和健康諮詢, 一上午, 專家們為150余名村民進行了診病,

記者現場看到, 煙臺山醫院南院骨科副主任劉克貴的診台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村民湯女士一直有腰疼的老毛病, 劉克貴主任仔細檢查後, 診斷湯女士的情況屬於腰背肌勞損, 建議她每天進行20個腰背肌練習, 平時注意補鈣, 另外就是少坐著, 坐著時坐姿要端正。

“腰腿疼是村民們的常見病, 多屬於腰背肌勞損, 這與他們平時幹農活一直彎著腰, 另外休息也多是坐著打麻將有關, 所以建議他們平時少坐著, 多鍛煉, 進行腰背肌練習。 ”劉克貴說。

心腦血管疾病同樣在村民中高發。 “村裡老齡化明顯, 多是五、六十歲的老人, 體檢發現老人們高血壓發病率高。 ”煙臺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宇大偉說, 很多村民知道自己高血壓, 但是吃藥控制得不好, 血壓達成率低。另外值得提醒的是,不少村民已有冠心病症狀,比如活動後胸悶、胸痛、憋喘等,他們多自己買一些藥吃,但沒有進行專業的治療,易導致心梗、心衰等,宇主任針對病情給村民寫了治療處方,並建議病情重的村民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正規治療用藥。

2012年起,煙臺市委、市政府通過“第一書記”駐村、包村幫扶的措施,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煙臺山醫院後勤保障科副科長徐穎鈞於2017年1月3日派駐趙家村任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深入調研,多方奔走,在去年道路硬化的基礎上,完成了趙家村1500米土路的硬化,實現了趙家村幾代人“一馬平川水泥路”的夢想;他在民盟煙臺市委的支持下,開展“送農業科技下鄉,果樹實用技術講座”活動,邀請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專家梁樹樂教授、于旭文教授、王茂興教授為廣大果農講授了果園土壤管理、化肥的正確使用、病蟲害的防治以及果樹修剪等方面的知識,指出農民日常果園管理中存在的誤區,提高農民果樹栽培與管理技術,為廣大農民送去農業生產的“科技大餐”;他利用農民的農閒時間走訪群眾,發現許多村民患有腰腿痛、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卻沒有進行規範有效的治療。他及時向醫院彙報,煙臺山醫院精心組織義診活動,通過這種醫療幫扶、醫療扶貧的方式切實為村裡的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血壓達成率低。另外值得提醒的是,不少村民已有冠心病症狀,比如活動後胸悶、胸痛、憋喘等,他們多自己買一些藥吃,但沒有進行專業的治療,易導致心梗、心衰等,宇主任針對病情給村民寫了治療處方,並建議病情重的村民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正規治療用藥。

2012年起,煙臺市委、市政府通過“第一書記”駐村、包村幫扶的措施,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煙臺山醫院後勤保障科副科長徐穎鈞於2017年1月3日派駐趙家村任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深入調研,多方奔走,在去年道路硬化的基礎上,完成了趙家村1500米土路的硬化,實現了趙家村幾代人“一馬平川水泥路”的夢想;他在民盟煙臺市委的支持下,開展“送農業科技下鄉,果樹實用技術講座”活動,邀請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專家梁樹樂教授、于旭文教授、王茂興教授為廣大果農講授了果園土壤管理、化肥的正確使用、病蟲害的防治以及果樹修剪等方面的知識,指出農民日常果園管理中存在的誤區,提高農民果樹栽培與管理技術,為廣大農民送去農業生產的“科技大餐”;他利用農民的農閒時間走訪群眾,發現許多村民患有腰腿痛、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卻沒有進行規範有效的治療。他及時向醫院彙報,煙臺山醫院精心組織義診活動,通過這種醫療幫扶、醫療扶貧的方式切實為村裡的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